理论教育 贵阳故事:图云关见证贵阳解放70周年

贵阳故事:图云关见证贵阳解放70周年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贵阳市政协从主席到委员对图云关历史的关注程度令人非常感动,2013年,促成了修建“图云关纪念碑”。2015年贵州省外办和贵阳市外办联合在图云关举办《国际援华医生抗战七十周年纪念活动》,国内外红十字救护总队的后裔相聚;中共中央给在图云关战斗过的相关人员颁发了“抗战胜利纪念章”,找回了抗日英雄的光荣。

贵阳故事:图云关见证贵阳解放70周年

杨永楦

我是共和国的同龄人,我的童年和少年沐浴在共和国的阳光里。在“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让我们荡起双浆”的歌声中,在学校“三好学生”的掌声中,走到初中毕业,歌声和鲜花似乎都为我的人生张开飞翔的双翅。

阳光裹挟着乌云不期而至,初中毕业因“家庭成份”问题,1965年8月我被迫离开了心爱的学校到农村插队。更突然的是,1968年8月黑云压顶的文化大革命夺走了爱我疼我的母亲,父亲也被关进了“牛棚”。1970年知青大返城,我却找不到工作。家中爷爷奶奶年事已高,弟妹又还年幼,那是风暴席卷全国的日子,想当教师的梦想破灭了,那年我21岁。

十年的梦魇结束时,全国恢复高考,可我已是一个孩子的母亲,在集体所有制工厂工作,感觉读书机会不再,翅羽折伤,心存遗憾。

改革开放的春风一路吹来,万象更新,文革中的苦难,变革中的压力,激励我去寻找那本属于我的一缕阳光。1980年贵阳市职工业余大学为我敞开了读书的大门,我进入《机械制造与设计专业》学习。我非常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在克服了家庭、小孩、工作给我带来的困难之后,1985年我以优异的成绩留校任教。十年的教育断档加大了我们这一代人如饥似渴的求学欲望,国家也为这代人开启了多种求学的渠道。1987年我考入中南工业大学《计算机软件》助教进修班,和年轻的研究生们在一个班上课,尽管我已近40岁,却以平均分数80分以上的成绩完成了学业,我和我的祖国一样,这段时光真可谓用“拼搏”来形容。一年后回职工业余大学任教,担任“电气专业”主任(即系主任)。在那个极度缺乏人才而又快速成就人才的年代。1993年至1998年,我从助教、讲师到副教授,实现了当老师的梦想。

计算机吸引我,鼓励我,锻炼我,我把握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讲课、辅导上机、出题、改卷一整套程序。1983年到2000年的十七年教学生涯,带出电气专业12个班,近600名毕业生,同时为全校各专业上计算机操作课;为社会各界(有贵阳市县级干部、银行金融财务税务公安建筑美术服装等班级)讲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培训。写出了三本计算机教程和十多篇论文。我所教的专业生源不断,当我看到职工大学的学生们在陌生的键盘上敲打“五笔”和“拼音”,琢磨操作系统(DOS)时,我感觉我们的祖国正在蓄势待飞!

时代的发展改变着个人的命运。2000年,因工作的需要我交流到另一个领域,从此告别了学校,来到小河区政府任副区长,分管教文卫体工作。这是一个全新的工作,对我的思想对我的能力也是一个全面的提高,同时对我也是一个极大挑战和考验。经过半年的调研,我拟出了清晰的工作思路,定位了卫生要和计生互补,教育要把企业子校收编,资源共享才能改造农村学校。我从村、办事处把卫生站和计生站的关爱孕妇婴儿的功能合二为一,“两站合一”的作法得到中央两办(中办、国办)的肯定。《当代贵州》《贵阳日报》等媒体作了专题报道。

在小河工作期间有几桩事令我终身难忘,那是2001年初,金竹镇李家村爆发肺结核,村民和小学校的老师学生疑似感染100多人。情况非常危急,我立刻和贵阳市结核病院联系,调来移动X光机,摸清楚患者情况,全村300多人,确诊患病7人,其中学校老师2人。那时候我经常到村里,“逼迫”患者按标准服药,半年以后全部康复。同时组织区卫生局职工对贫困户进行帮扶,自己带头捐款。村民在过后的日子里,没有忘记我对他们的“严厉要求”和关心,这是对我工作的肯定,我感到很是欣慰。(www.daowen.com)

2003年的“非典”,我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学校、农村、工厂、医院组织抗击非典并且安抚各方人员,被贵州省政府评为全省“抗非典先进个人”。

2001年我说服了区委区政府的各位领导,同意区里接收西南工具厂的“航二中”和“航二小”,两所企业学校。2003年小河区有近十所企业子校都处于企业养不起,政府管不了的困难境地,在省政协副主席李金顺组织的全省地州市分管教育副区(县)长大会上,小河区企业学校校长们把企业学校收编政府管理的希望寄托在我的身上,他们把我视为是与企业子校心连心的副区长,我就是怀着这样的负重感努力地工作,一点也不敢懈怠。这个问题终于在国家重视教育的政策下得以彻底解决,企业子校、农村学校统一归属教育局,完成教育一体化,不仅解决了教师的后顾之忧调动了积极性,也促进了当地教育质量的提高,这是我多年的愿望,我也因此而激动不已。

2004年我担任民革贵阳市委主委,2007年作为政协贵阳市十届副主席,对抗战时期(1939年—1945年)中国红十字救护总队,国际援华医生,救护伤病员的大后方“贵阳图云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里曾经是派往全国各个抗日战区医疗救护队的总队部,这里曾经是为抗战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地方,这里有许多可歌可泣令人难忘的故事,于是图云关成为我呼吁要修建纪念馆来牢记历史的动力。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各界和红十字救护总队的后裔开始探寻和关注图云关。2005年贵阳市档案馆出版《战地红十字》一书,解封了900多卷档案,把被掩埋的历史、被蒙蔽的真相挖掘出来了。贵阳市政协从主席到委员对图云关历史的关注程度令人非常感动,2013年,促成了修建“图云关纪念碑”。现在我退休了,但是我继续不断奔走呼吁修建纪念馆,纪念曾经在图云关战斗的医护人员,我是永远的“专职”。

2015年贵州省外办和贵阳市外办联合在图云关举办《国际援华医生抗战七十周年纪念活动》,国内外红十字救护总队的后裔相聚;中共中央给在图云关战斗过的相关人员颁发了“抗战胜利纪念章”,找回了抗日英雄的光荣。2017年贵州省档案馆整理了3000余卷封存了七十余年的档案,众多的人物,精彩的故事,更是一展当年图云关如火如荼的民族斗争精神。

2017年11月,中共中央发文批准在图云关修建《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图云关抗战纪念馆》。我在为纪念馆展陈工作献力出策时,发现在网络上,有许多抗战时期图云关的老照片和视频,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咬紧牙关渡过了反法西斯战争最艰苦的年代,取得了最后的胜利!网络上的影像证明图云关已经从贵州大山中走出来飞向全国、飞向全世界。我虽然已退出职场,淡出官场,但我仍愿为家乡为贵阳尽我微薄之力,这是时代赋予我的责任感,也是我的祖国蒸蒸日上而赋予我的自豪。

我的70年人生路,正是伴随着新中国从弱到强、从艰难起步到发展壮大的70年。我可以骄傲的说:我是新中国的建设者,我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参与者,我是祖国繁荣富强的见证者。伟哉70年!壮哉70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