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证中华路改造的顺利进行,市政府在工作中抓了三个重点:
一是加强协调。中华路的改造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要修建商业、服务业的高楼大厦,要抓紧给排水、电、煤气、道路、学校餐饮、文化设施等的改造建设,以完善基础设施、增强功能、改善环境。
1991年11月5日,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中华中路两个综合开发试验片区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确定了试验片区的范围,并且明确了在工程规划拆迁范围内停止办理户口的迁入分户;停止房屋的买卖、兴建、改建和扩建;停止商业摊点的增设及工商营业执照的审批。1992年4月20日,市政府下发了《关于改造中华路街区有关问题的决定》,明确了整个中华路两侧规划界定的片区为改造建设的范围。为控制和减少污染,该区所有饮食服务行业只能使用电、煤气、液化石油气、型煤等燃料。《决定》明确了改造建设项目缴纳配套费的标准,为支持有困难的国营建设单位制定减免、缓交的政策,还明确了免交配套费项目等。同时,要求建立联合办公制度,加快办理审批手续和项目的协调工作。
二是拆迁安置。“旧城改造难,最难是拆迁”。拆迁工作涉及改建范围内的家家户户,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稍有不慎就会出现不稳定或后遗症。参与中华路改造建设的同志,从市长到一般干部都耐心细致地做好工作。第一,做思想工作,把“政府为市民修路,市民为修路让路,政府为市民让路做好服务”的道理反复讲清楚,使拆迁户充分理解,愿意配合。第二,解决实际问题,不损害群众利益,严格按照拆迁条例办事,行动得早的还有优惠待遇,使群众自觉行动。通过细致的思想工作和政策鼓励,形成万众一心,共建筑城的可喜局面。
已开工建设的新百货大楼前,有一些老建筑需要拆除,相关单位和搬迁人员需要妥善安置。时任副市长的周鹏飞同志到现场了解情况,同搬迁单位负责人和搬迁人员座谈,协调好安置措施,使此地的旧房得以及时拆除,既为工程的进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后来的拆迁和安置工作摸索了路子。大家层层做工作,拆迁工作的进行基本上是顺利的。
三是重点项目。结合中华路的改建,当时确定了八个项目,号称“八大金刚”。即“文化用品大楼”“土产日杂大厦”“食品大厦”“时代广场大厦”“冠生园大楼”“再生资源贸易大楼”“第一浴室大厦”“万国大厦”。分管城建的副市长江厥中同分管商贸的副市长李玎、督导员周鹏飞秘书长卢守祥工作抓得很紧,他们多次召开专题会议,从楼层的高度、造型、各楼方案同周围景观的协调停车场的设计,一一做了要求,并明确要求考虑地下人防消防通道,处理好地下水防渗、防漏等。要求中华路各建筑在使用现代手法设计体现时代风貌的同时,要体现整体景观的效果。(www.daowen.com)
中华路的改造建设工作量大、政策性强,必须做得很细,晚上加班是常事。1993年7月26日晚,我会同江厥中、李玎、周鹏飞、卢守祥、许朗、周世康、李光荣等22位同志专题研究中华路商业重点工程中有关税费的问题。决定享受税费全免的有放线费规划设计费等22项,减的有3项,缓的有4项。会议一直开到深夜2点多钟。像这样的情况还很多,记得当时傍晚下班后,我常常约上时任秘书长的卢守祥等同志,在从市政府到市委的路上边走边聊,讨论工作安排。这种交谈提醒我及时而有针对性地和一些同志交换看法和意见,为开好市长办公会做好准备,这其中就涉及中华路改造的有关问题。
1994年我调到毕节工作,但是对中华路的建设和改造仍充满了感情,每见到一栋新的大厦在中华路矗立起来,都要驻足观赏良久。现在中华路已是高楼林立,有银行及其网点,华创证券大厦等金融机构20多家。鲜花大厦、峰会国际大厦、神奇世纪商务城分别坐落在大十字、中华中路、中华北路,去年从深圳迁来的周大生金店落户在中华中路,名店“百盛”在中华路就有3家。中华路改建中突出了商业服务业的特点,同时也保留和改善了文化、娱乐设施。
1991年,中华路有经营户890户左右,一年完成的工商税收、国营企业所得税和教育费附加合计大约550万元左右,到2007年,中华路上的经营户有1100户左右,完成税收和教育费附加合计大约19500万元。
中华路的改造建设是一个长时期的任务,从1987年算起,已经改造建设了20多年,融入了历届领导班子的心血。中华路今天的新貌是规划、建设及有关部门的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广大建设者辛勤劳动的成果。1997年、1999年针对中华中路,中华北路车行道窄,人车混行严重,又两次进行了道路拓宽改造。今天,随着邮电大楼、中华中路等几处地下人行通道相继建成投入使用,繁华的中华路上已不再有人行横道斑马线。
如今的中华路已成为名店、特色商店交错林立物丰人旺,集购物、休闲、文化娱乐旅游餐饮、商务、住宿为一体的商业金融街,已成为贵阳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