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焕亮
一九三八年六月,侵华日军占领了凤台县城,对附近的村庄反复进行“扫荡”,所到之处,毫无人性地实行“三光”政策,烧杀抢掠,奸淫妇女,无恶不作。广大群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我家世代居住凤台县城东大山镇境内教门巷(教门巷居住的都是回民)。胡保顺、胡保青哥俩,分别是家里四兄弟中的二哥和四弟,是我的亲叔叔。为了活命,也为了躲避日本鬼子的祸害,我二叔和四叔带着不满十五岁的侄女、我的堂姐出门逃难。慌乱中他们与家人走散,随着逃难的人群,一路颠沛流离,来到寿县境内一个叫作老龙头的小山村。谁知这个村子也时常有鬼子前来抓鸡捉鸭、牵牛拉羊。我叔叔他们刚进村,就远远看到两个鬼子,其中一个还像个军官,腰里挎着“王八盒子”,手握一把明晃晃的军刀。另一个鬼子则凶神恶煞般地端着三八大盖枪,警觉地站在那里。两个鬼子正叽里呱啦地面对一棵大树说着什么。
原来,在此之前,同样逃难的一个中年男子带着两个尚未成年的女儿,刚经过此处,就遇见了鬼子,于是慌不择路,逃进了村子旁边的一小片芦苇丛中,但最终没能逃脱鬼子的魔爪,中年男子被打得遍体鳞伤,两个幼女被凌辱。折腾够了,鬼子又把父女三人带进村子,用绳子把他们捆绑在一棵大树上。
就在这时,鬼子发现了我二叔胡保顺一行三人。于是那个军官模样的鬼子留下来,看守被捆绑的父女三人,另一个鬼子端着枪,而且把枪栓拉得哗啦哗啦直响,嘴里狂呼着:“花姑娘的有!”向他们三人冲去。我二叔、四叔见形势不妙,便拉起我堂姐冲进附近一户宅院。看样子这是一户较有钱的人家,家中有正屋,有侧房,还有厨房和粮仓,只是也早逃得没了人影。他们三个顾不上细看,分别找地方躲了起来。我四叔胡保青一闪身跃进了厨房隐蔽起来,二叔胡保顺也就近藏身。慌乱中,我堂姐钻进了这户人家的粮仓中。粮仓中堆放着杂物,圈着粮食。我堂姐见无处可藏身,急得团团转。正着急间,她突然发现两个粮圈中间有一道窄缝儿,便侧身挤进了缝里。哪知那个鬼子兵随后赶到,直奔粮仓,一边叫着“花姑娘”,一边伸出魔爪就抓。但他怎么也够不着,就用刺刀向里猛扎,其中一刀划破了我堂姐的额头,鲜血直流。
眼看我堂姐危在旦夕,躲藏在对面厨房中的我四叔胡保青,时年十九岁,正值血气方刚之际,况且他自幼习武,身手不凡,胆识过人。侄女的危险处境,一声声凄厉的惨叫,令他心急如焚,便低声而又急切地对我二叔胡保顺说:“二哥,看来我们今天要死在这两个鬼子的手里了,反正是死,不如拼了,动手吧!”见平时就胆小怕事的二叔胡保顺还在犹豫,四叔胡保青忍不住了,不等二哥答应,从藏身的厨房中摸了一把菜刀,纵身来到对面的粮仓,悄悄靠近门边,向里观望。此刻,那个鬼子捅累了,把枪靠在一旁,弯下身子去抓圈缝中的我堂姐。说时迟,那时快,四叔胡保青一个箭步跃到鬼子身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伸出左手向前一推,推掉了鬼子头上的钢盔,几乎与此同时,举起右手的菜刀,狠狠向鬼子头上砍去。
那鬼子挨了这一刀,虽未被砍死,却受到了重创,也顾不上拿枪,转身就向门外跑去。岂料他因血流满面,睁不开眼,出门便一头撞在走廊的柱子上。这一撞可不轻,使他反弹了几步,重重地一屁股跌坐在地上。这时,四叔胡保青随后赶上,一不做二不休,冲上去又是一顿猛砍。那个鬼子开始还在乱滚,呜哇乱叫,后来腿一伸就不动了。(www.daowen.com)
院外那个手持军刀的鬼子军官,听到院内的打斗声,觉得院内有情况,便挥着军刀,怪叫着冲进院内。此时,四叔胡保青早已躲进粮仓,隐蔽在门后。持军刀的鬼子破门而入,还没等他弄明白怎么回事,握刀的右手就被我四叔胡保青铁钳似的大手牢牢抓住。紧接着,我四叔的左肘重重击打在鬼子的胸部,与此同时,下面出腿一钩,那个鬼子便仰面倒下。然而四叔胡保青始终没松开鬼子握军刀的那只手腕。两个人在屋子里围着那把军刀,翻来滚去,几个回合后,我四叔胡保青的肩部被军刀划了一道长长的血口子。情急之中,他向门外的我二叔胡保顺大喊:“二哥,还不快动手!”惊呆了的二叔如梦方醒,他顺手操起一把劈柴用的斧子,冲到近前。刚好这时鬼子翻在了上面,二叔胡保顺手起斧落,只听“扑哧”一声响,那鬼子就被打蒙了,瘫倒在地上。
我四叔胡保青从地上一跃而起,夺下鬼子的军刀,对着鬼子连刺带砍,看他不再动了才罢手。此刻,兄弟二人紧张极了,我四叔警觉地跑到大门口向四处张望了一下,见没什么动静,与我二叔对视了一下,便一人一个,把鬼子拖出院子,扔到了院外的一个水塘中。这时,有不少逃散的乡亲聚拢来,看到眼前的情景,都情不自禁地伸出大拇指连连称赞:“真是好样的,大家如果都能像你俩这样,看小鬼子还敢这样狂不!”
二叔、四叔兄弟俩又与大家一起解救下被捆绑在大树上的父女三人,安慰了一番,然后对大家说:“我们也是迫不得已才连杀了两个鬼子,此处不宜久留,大家赶快离开这个地方吧!”于是,兄弟二人又带着惊魂未定的侄女继续逃难,历尽艰辛,辗转多日,最后才回到了自己的家中。
打那以后,我二叔胡保顺、四叔胡保青两兄弟怒杀鬼子兵的壮举,便成为淮河两岸的父老乡亲茶余饭后的一桩美谈,一直流传至今。
根据当事人侄儿胡忠文老人口述著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