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四川营山翻山铰子,160年历史,被列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川营山翻山铰子,160年历史,被列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营山民间舞蹈翻山铰子至今已有160多年历史,是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营山翻山铰子耳濡目染明德乡地处营山县东北部,与巴中市平昌县、达州市渠县相邻,乡内有远近闻名的千亩茶园,有全县面积最大的国有林。同时,该乡因是营山翻山铰子起源地,被四川省文化厅列为“四川省民间艺术之乡”,声名在外。1953年,营山县举行民间文艺调演,“翻山铰子”首次被搬上舞台与全县人民见面。

四川营山翻山铰子,160年历史,被列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营山县地方志办公室

欢快地击铰、漂亮地翻腕、潇洒地甩绳……2018年8月18日,《乡村大世界——走进营山》在央视7套首播,其中特色歌舞《翻山铰子》以其精彩的表演,欢快的节奏,浓郁的地方特色,受到不少观众好评。

营山民间舞蹈翻山铰子至今已有160多年历史,是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8年12月12日,我们走进营山县明德乡,寻访翻山铰子省级非遗传承人吴明远,听他讲述与铰子的情缘。

营山翻山铰子

耳濡目染

明德乡地处营山县东北部,与巴中市平昌县、达州市渠县相邻,乡内有远近闻名的千亩茶园,有全县面积最大的国有林。同时,该乡因是营山翻山铰子起源地,被四川省文化厅列为“四川省民间艺术之乡”,声名在外。

吴明远是明德乡磨盘村人,其舅舅罗声洪是翻山铰子第三代传承人,吴明远从小耳濡目染,很早就跟在舅舅身后学习翻山铰子。“我和舅舅是门对门,从小就看他表演,儿时的兴趣为后来学习翻山铰子提供了很多益处。”1992年,17岁的吴明远正式拜罗声洪为师,开启了学艺之路。

“翻山铰子”以唢呐为主奏乐器,以铰子(铜质小镲)为道具,主要有打、擦、翻、转这四种形式。“翻山铰子的技巧性很强,不仅要学习一系列的舞蹈动作,还要熟练掌握每一种乐器和上百首音乐。”吴明远介绍,表演者要合着节拍,挥动双铰,利用铰上所系的绳子,在各个不同部位击打,看似简单,其实难度相当大。

“因为像小帽子的铰子,边缘比较薄,如果舞得不到位就会砸到身上,打出伤口流血。”吴明远介绍,那时候和他一起学艺的有八九人,很多都是农村娃,大家都是利用农闲或晚上的时间练习基本功。

因为勤奋、肯钻研,吴明远学习翻山铰子比其他人要快一些,很快就掌握了“水漩莲花”“苏秦背剑”“黄龙缠腰”等40多种舞蹈套路和特技。

翻山越岭(www.daowen.com)

据《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四川卷》记载,四川汉族民间舞有39种,翻山铰子就是其中之一。吴明远介绍,1857年,一个叫聂信忠(又名聂老五)的人,从平昌一位漆姓民间艺人那里,学得翻山铰子表演技艺,并带回营山县明德、老林一带传习,常见于婚嫁、节庆等场合,至今已有160多年历史。

1953年,营山县举行民间文艺调演,“翻山铰子”首次被搬上舞台与全县人民见面。1956年参加四川省民间音乐舞蹈汇演并获奖,由此声名大噪。在吴明远的记忆中,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翻山铰子十分红火。

从1994年开始,吴明远就跟随师傅走乡串户进行表演。“那时候,每年的农历八月到第二年的二月,结婚的人最多,基本上天天都有演出,有时候一天下来要连续表演三四场。”吴明远说,表演团队无论走到哪里都被奉为座上宾,十分受欢迎。“我清楚记得第一次登台表演时,我负责敲锣,一天下来分得7.3元钱。”吴明远说,那时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在明德乡等地有“离了和尚不念经,离了铰子不送亲”的说法,翻山铰子因动作舒展灵活、刚健粗犷,气氛欢快,十分红火热闹,深受山区人民喜爱。“跟随师傅,翻山越岭,奔走在营山广大农村,在一次次表演中,我也对翻山铰子有了深刻的认识。”吴明远说,旧时人们在办喜事时,都会请艺人到家表演,因大多艺人须翻山越岭开路,“翻山铰子”之名由此而来。新中国成立后,劳动人民翻身得解放,因此翻山铰子又被称为“翻身铰子”。而现在,广大农村百姓都过上了幸福生活,翻山铰子多在节庆时表演,成为百姓精神生活的一种追求。

创新表演

在吴明远的从艺生涯中,他不断创新表演技巧。他自创了“鲤鱼跳龙门”“白鹤闪翅”等又像杂技又像舞蹈的技艺,还能在9张重叠起来的桌子上表演自如,让传统翻山铰子看起来更加有观赏性。近年来,由他主演的《铰子情》《翻山铰子》等节目多次登上省、市、县的各大舞台,让翻山铰子这一传统技艺受到更多人的关注。

2004年,翻山铰子在四川省群众舞蹈比赛中获创作银奖、表演银奖、民族民间艺术再创作特别贡献奖。2006年被列为四川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5月,“翻山铰子健身舞”参加了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民健身自编自创大众健身舞比赛”,荣获一等奖第一名。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翻山铰子”的演出市场日渐萎缩,鲜有年轻人愿意学习这门技艺,“翻山铰子”的传承曾一度面临危机。近年来,营山县将翻山铰子精心挖掘整理,在保留最具地方特色的曲牌和传统表演动作的同时,融入现代舞蹈元素和生活情趣,增强了音乐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逐步发展成为一种融舞蹈、音乐、杂技于一体,大众乐于参与的健身项目,并在各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推广。

作为省级非遗传承人,吴明远身上也肩负着传承责任。这几年,吴明远先后培养了6名徒弟作为第五代传承人,其中还有两名是“90后”。1992年出生的徐斌,跟随吴明远学艺近10年,现已是翻山铰子的县级传承人。

“从年轻人身上,我看到了翻山铰子的未来,虽然传承面临着众多的困难,但是这门古老技艺不会失传。”吴明远说,特别希望有年轻的学生来系统全面地学习,让民间艺术世代相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