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叶子
2019年10月17日,两年一届的国际非遗节在成都盛大开幕。在这次盛会中,一种名为四川车灯的戏曲吸足眼球。那么,四川车灯究竟是一项怎样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呢?
它是四川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西南各省。演唱时,由一二人或数人,两手各执“四页板”自打拍节,边歌边起舞。清代宣统元年出版的《成都通览》记载“车车灯”:“一男子作妇女装,乘假车步引,口唱词曲。”这个“车车灯”,就是我省非遗之一——四川车灯。在民间,它又叫“划旱船”“逗妹”“车幺妹”“彩莲船”。
车灯戏表演
一般认为,四川车灯起源于清末,当时名叫“小车舞”。民国时期,在四川汉族地区,每逢春节,许多地方都有“灯班”的演出活动。1953年,唐心林、孙清河、李康生等人对车灯调的前奏、间奏及结尾音乐、锣鼓和伴奏手法进行了较大改动,使其规范化;同时完善了竹板的敲击技法,并形成出场、亮相、台步、身段等表演程式,使车灯的唱腔方式及伴奏基本定型。
四川车灯对唱、念、打、演、写等综合素质要求很高,光打板就有慢板、快板、摇板、碰板之分,唱腔也有高腔、平腔、下河腔和落魂腔多种,不苦下功夫学个一两年,根本无法用专业木板打出多变节奏。
车灯以传情记事为主,一般以八句为一段,每句五至十字,也有“七字灯”和“全十字”灯,但最后一句都是众人重复高唱(帮腔),场面极为壮观。
“座车匠”车幺姑每表演完一段,就打锣鼓,渲染气氛,自然调整逗、唱人员。灯首将马灯提起来,鼓乐即停,随即演唱下段。
成都市金牛区文化馆的著名表演艺术家夏曼云是四川车灯的代表性传承人,曾多次为周恩来、刘少奇、朱德、贺龙、陈毅等中央领导人以及国外来宾表演。
1947年,夏曼云出生在成都一个教师家庭。父亲是语文兼数学老师,母亲是班主任兼带音乐,曾在学校表演《夫妻观灯》。夏曼云嗓音条件好,集甜、润、清、脆于一体,加之家庭的影响,她自小就喜爱唱歌跳舞。11岁时,她去参加成都市戏剧学校的招考,以一曲《我的祖国》被录取。当时教清音的老师是著名清音演唱家李月秋,故选择清音的同学很多,其中就有著名四川清音演唱家程永玲。夏曼云听说车灯载歌载舞,便选择主修车灯,辅修清音,再修习了乐器琵琶。经过3年苦学,她的车灯表演远超同窗,受到观众们的喜爱。(www.daowen.com)
毕业之后的夏曼云被留在曲艺团工作。她曾在金牛坝为朱德演出集体车灯,为刘少奇演出《妈妈当了炊事员》。1968年曲艺团撤销,夏曼云被调到歌舞团,由于舞蹈底子好,芭蕾舞《红色娘子军》对她来说都不是问题。
1970年,怀有身孕的夏曼云从歌舞团调到歌唱队,却惊人地拿下了《红色娘子军》最难唱的二部。夏曼云时常感恩当初学的东西全面,车灯、清音、金钱板、萧、琵琶等都难不住她。在学校练就的扎实基本功让她唱美声、跳芭蕾、演谐剧极好上手。
1971年曲艺团恢复演出,当时专业的车灯演唱者也就她一个人,她选择对车灯进行革新,去掉帮腔中的金钱梅花落、荷花闹海棠,借鉴融合粤剧、四川民歌、川剧的精华,在打板里加入浪板、碰板、摇板。
同许多优秀的艺术家一样,夏曼云不仅有天赋,基本功扎实,她的好学与刻苦程度也是常人难以企及的。为了能够经常创造新节目,她成了四川省图书馆的常客,以致当时的图书管理员都认识她。
从艺几十年,她创作了很多作品,代表作《巫峡哨兵》曾多次在人民大会堂表演,代表省市赴云南、西藏边防慰问。《懒汉和鸡蛋》荣获曲艺最高奖——牡丹奖和国家二级演员称号。在第四届国际非遗节上,她组织编排多达200人的车灯表演获得金奖。《姐妹观灯》被四川省文化厅录制成磁带呈送联合国收录;她的谐剧《出国迷》《麻辣烫》《掀宴》《喜上芙蓉城》也深受观众喜爱。
2003年,56岁的夏曼云退休,她没有选择清闲下来,而是将精力放在了公益事业上。她收徒精心教导以传承车灯艺术,兼任金牛艺术团、石油之春艺术团的指导教师,并担任主要演员。她接受成都市各区文化馆邀请去教社区居民曲艺表演,每天忙碌又开心。她带着自己的中老年曲艺学生们到德国、意大利等地参演,许多外国人都连连称赞。传统艺术不能只靠专业演员来传承,普通市民的参与也非常重要。
在2018年的“群众献瑞百花闹春首届天府院坝文化群众春晚”上,她组织表演的《赶花会》荣获“最受观众喜爱奖”。四川清音的演唱风格,载歌载舞的演唱形式,唱功舞美的珠联璧合,受到观众的热捧。春节期间,他们还参加了武侯耍都美食广场表演、邛崃平乐古镇惠民演出、简阳“成都文化四季风民俗闹春活动”等演出,在“成都文化四季风民俗闹春活动”中《赶花会》获二等奖。《赶花会》演出也被省、市新闻媒体《四川日报》《华西都市报》和《成都日报》采访报道。
从接触车灯开始,夏曼云就坚定了发扬车灯的信心。夏曼云说:“我唱了一辈子车灯,爱了一辈子车灯,希望能尽我所能,将这门欢乐的曲艺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