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对父志有影响,三苏祠见志未遂,苏辙勉励不庸碌

对父志有影响,三苏祠见志未遂,苏辙勉励不庸碌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苏祠受父亲苏序影响,苏洵热衷功名、有志当世,曾巩在《苏明允哀词》中说“颇喜言兵,慨然有志于功名者也”。苏辙《许昌三首》(其三)云:眉山三苏祠“所经生日,六十有七,来日无几,有志未从。”七十三岁的苏辙,仍然感叹自己有大志、无大才。苏辙的文章中回忆母亲“志节不群”“志节凛然”,除了勉励自己,也勉励子孙、勉励他人,不可庸碌一生,不可没有“鸿鹄之志”。

对父志有影响,三苏祠见志未遂,苏辙勉励不庸碌

文/刘清泉

以科举作阶梯进入仕途,以仕途作平台实现抱负——治国安邦,是三苏家庭教育的最终目标。这与苏轼祖父苏序倡导子孙读书做官、科举入世密切相关,亦与苏洵、程夫人,以及苏轼、苏辙兄弟的言传身教密切相关。

在郑瑄《昨非庵日篡》中,记载苏序所说的一句话“我欲子孙读书,不愿富”,意思是我希望子孙读书做官,不希望他们经商赚钱。作为“三世皆不显”的贫寒人家,通过个人奋斗、读书科考,是走上仕途的重要途径。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理想抱负,“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治国安邦,造福苍生,泽被后世,没有走上仕途这一个平台,恐怕再远大的理想都是美丽的肥皂泡。苏序的倡导读书,至关重要,影响深远。

三苏祠

父亲苏序影响,苏洵热衷功名、有志当世,曾巩在《苏明允哀词》中说“颇喜言兵,慨然有志于功名者也”。苏洵《谢相府启》说:“洵幼而读书,固有意于从宦,壮而不仕,岂为异以矫人?”苏洵从小就熟读经史,也曾有治国安邦、经时济世的理想,原本打算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的,却未能如愿。不遇于时,壮而不仕,遂至于老,因郁郁不得志,以至于有“壮心偶傍醉中来”之叹。

苏洵《上皇帝十事书》说:“臣本凡才,无路自进,当少年时,亦尝欲侥幸于陛下之科举,有司以为不肖,辄以摈落,盖退而处者十有余年矣……”由于雷简夫、张方平、欧阳修韩琦等人的大力推荐,嘉祐三年(1058年)十一月,朝廷诏苏洵参加舍人院考试,苏洵上书仁宗,说自己不参加科举考试已经十余年了,恐怕自己不合有司之意,以辱没皇帝圣明,拒绝参加考试,说“唯其平生不能区区附和有司之尺度,是以至此穷困。今乃以五十衰病之身,奔走万里以就试,不亦为山林之士所轻笑哉”,既然不参加考试,那么上书何意?苏洵说“欲效尺寸于当时,以快平生之志耳”,可见平生之志始终萦绕在他的胸中、脑中。

苏辙《藏书室记》云:“先君平居不治生业,有田一廛,无衣食之忧,有书数千卷,手缉而校之,以遗子孙,曰:‘读是,内以治身,外以治人,足矣。此孔氏之遗法也。’先君之遗言,今犹在耳。”先君指苏洵。回忆父亲有藏书数千卷,并从中选择一些文章,编辑、校对之后,作为子孙读书的教材。苏辙说,父亲的话仿佛还在耳边回响,那句话是讲读书作用的,也是孔子遗法,读书内以治身,外以治国。指出读书具有内在作用和外在作用,前者说可以修身养性,后者说可以治国安邦。(www.daowen.com)

苏辙《坟院记》说:“夫人程氏,追封蜀国太夫人,生而志节不群,好读书,通古今,知其治乱得失之故。有二子,长曰轼,季则辙也。方其少时,先公、先夫人皆曰:‘吾尝有志兹世。今老矣,二子其尚成吾志乎?’”说母亲的志向、气节与众不同,喜欢读书,熟悉古今治乱得失,苏辙年轻时听父母说过,希望有一番轰轰烈烈的作为,但没有得到机会,现在年纪已大,只有把希望寄托在两个儿子身上了。

眉山三苏祠

苏轼《谢除龙图阁学士表二首》(其一)说:“少时忘意,盖尝有志于事功;晚岁积忧,但欲归安于田亩。”作于元祐四年(1089年)三月十六日京城,有“伏蒙圣恩,以臣累章请郡,特除臣龙图阁学士知杭州者”,可知,这是苏轼上奏哲宗皇帝的,“除”,授,拜(官职)之意。苏轼多次上奏章,请求到地方上去任职,皇帝拗不过,特意授予他龙图阁学士杭州知州。此句是说,自己年轻的时候得意忘形,曾希望能够建功立业。但是到了晚年却有太多的忧虑,只想回故乡种田。厌倦官场,由于朋党之争,心灰意冷,唯愿退归田里。苏轼《醮北岳青词》说:“少年出仕,本有志于救人;晚节倦游,了无心于交物。”绍圣元年(1094年)闰四月初,朝廷贬谪苏轼知英州,此文作于尚未离开定州之时。北岳即恒山,在河北曲阳县西北,青词为道士斋醮上奏天神的表章,此乃苏轼上奏北岳山神之表章,以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此句是说,自己年轻时进入仕途,原本有拯救黎民的理想;年老之后却厌倦仕途,一点儿也没有兴趣与人打交道。话虽如此说,但有些言不由衷。我们知道,苏轼贬谪英州途中,又多次接到朝廷贬谪的诏令。在这种情况下,到了鄱阳湖畔,登望湖亭,作《南康望湖亭》诗,竟然有“许国心犹在,康时术已虚”的诗句。即使贬谪海南将渡琼州海峡之时,还与苏辙开玩笑说:“岂所谓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者耶!”渡海前夕,临行赠别,面对汪洋,苏轼是怎样一种心境呢?是慷慨悲壮吧!面对渡海的危险、面对死亡的威胁,苏轼显得超然。试想,能够投身于孕育万物、包容万物的大海的怀抱,又何必“托体同山阿”呢?苏轼一生以民为本,关注民生,积极从政,宽简爱民,为了实现他德治仁政的政治理想,甚至“惟当披露腹心,捐弃肝脑,尽力所至,不知其他”。

苏辙《四十一岁岁莫日歌》云:“少年读书不晓事,坐谈王霸了不疑。”少年时期,以为饱读诗书,就可以在谈笑之间,成就君王的霸业。苏辙《许昌三首》(其三)云:

眉山三苏祠

“所经生日,六十有七,来日无几,有志未从。”六十七岁的苏辙,感叹自己“有志未从”,有志向却未实现,四处碰壁,壮志难酬。苏辙《七十三岁作》云:“一生有志恨无才,久尔萧萧白发催。”七十三岁的苏辙,仍然感叹自己有大志、无大才。我们知道,苏辙曾官至枢密副使(副宰相),在元祐时期的政坛上可谓叱咤风云。著名学者曾枣庄教授有一篇论文题目为《元祐之政实为苏辙之政》,论文以翔实的论据论证了自己的观点,由此可知,苏辙曾经一展抱负。可是,老年的苏辙却认为,自己没有实现德治仁政的政治理想,于是感叹岁月已逝、华发早生,致使自己抱憾终身!苏辙的文章中回忆母亲“志节不群”“志节凛然”,除了勉励自己,也勉励子孙、勉励他人,不可庸碌一生,不可没有“鸿鹄之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