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董云川
滇池与西山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
我的祖辈世居彩云之南的滇池之畔、西山之麓。1994年,也就是我加入党组织的那一年暑期,才第一次来到云南,探寻祖辈父辈足迹。
祖父董麟自幼好读诗书,晚清进士,先后被派赴四川自贡盐场及仪陇、彰明(现江油市)等县任知事。祖父的事迹多已不考,《仪陇县志》载,民国六年(1917年)祖父任仪陇县知事。祖父其人,用他致仕归乡第一年春节撰写的联语可以概括,上联是“三策贤良难补国”,下联是“五仕令尹未肥家”。这样的精神,也在父亲身上延续。
父亲董绍元(又名董绍园)1932年8月出生于云南昆明,童年时期经历了二次革命和抗日战争。初中毕业后,考入省立昆华师范学校就读。在初中和师范学校读书期间,耳闻目睹国民党残酷暴行,耳濡目染学生运动如火如荼,父亲的思想有了很大转变。
1986年,作者父亲董绍元(2排左4)与蓬安县杨家中学高86级1班毕业学生合影
在师范学校期间,父亲和一些高年级同学有了密切接触,知道他们都是“组织上的人”,便向他们借来《新民主主义论》等书籍,这些书籍对父亲思想启蒙作用很大。
在与“组织上的人”交往后,父亲提出加入组织的要求。1949年7月,父亲向组织递交申请,同年8月,父亲参加党的外围组织“云南民主青年同盟”,并与一名同志单线联系。
在“云南民主青年同盟”领导下,父亲积极参加宣传活动和示威游行请愿以及反征兵、反征粮、反征税等活动。(www.daowen.com)
1949年9月,昆明大中学校被解散。按照组织安排,父亲回到家乡开展宣传活动。同年12月,云南和平解放,父亲离校回乡组织武工队和参加区政府工作。
离开学校,组织上给了父亲一袋米和一些菜金,父亲和同志们组织武工队、妇女会、儿童团及农会、民兵,准备迎接解放军和建立政权。1950年3月,二野四兵团进入昆明建立军管会,昆明管辖的六个区建立政权,父亲担任第六区区政府财粮助理员。
1950年初到1951年初,父亲参加发动和组织群众征粮剿匪。这期间,父亲从第六区区政府调到第五区区政府,仍担任财粮助理员,后任减租退押工作组长。在最贫穷的农民家里同吃同住同劳动,发动群众进行减租,圆满完成征粮任务。
农村工作结束,父亲被调往云南省人事厅,先后担任科员、组长、团支部副支书等职务。
由于父亲仅师范肄业文化,因此于1956年参加高考,被录取到南充师范专科学校(1956年8月,四川师范学院本科专业迁往成都狮子山办学,专科留在南充,更名为南充师范专科学校;1958年11月,更名为南充师范学院,恢复本科办学;1989年1月,恢复四川师范学院名称;2003年4月,更名为西华师范大学)。父亲有参加革命和在省级机关工作的经历,在学校是学生会干部,一直敢于直言,多有诤言,于是一夜之间被划为“右派分子”。1959年父亲被摘掉“右派分子”帽子,1960年毕业分配到蓬安师范学校任教。
恢复工作后,父亲焕发青春,在乡村中学努力教学,深受学生爱戴。1988年父亲被评为南充地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同年被授予四川省特级教师称号,1989年被授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获得了一名乡村教师的最高荣誉。
1994年,父亲离休。离开心爱的讲台,父亲一心想在晚年做一些有益的事情。父亲的离休生活并不寂寞,先后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任职,并担任政协委员,为教育事业、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父亲的一生,见证了共和国革命、建设和动荡、发展;父亲的一生,见证了共和国在艰难求索和悲壮实践中走向辉煌的历程;父亲的一生,让我深切感悟到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
祖父的一生,目睹腐败的晚清和民国,不禁发出“难补国”的悲叹,所幸迎来了共产党、新中国;父亲的一生,虽经受磨难、曲折和艰辛、困顿,但无论在任何时候,他都做到了对党忠诚,从未放弃信仰、信念和信心。同时,他也为家族留下“五仕令尹未肥家”“两袖清风”的宝贵遗产遗训。无论多么艰难困苦,无论是在革命年代还是在困难时期,他始终保持了奋斗本色。
父亲的一生,平凡、曲折但又不乏精彩,在三尺讲台上取得荣誉、获得认可,在岗和不在岗都保持饱满激情。“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对于他来说,早已得到这个“始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