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庆
20世纪70年代的高笋塘
“高笋塘”本成都市一地名,位于成都北二环与解放路的十字路口,北临驷马桥,南望梁家巷。那么,高笋塘这地名又是如何与孝道联系在一起了呢?这还得从民间流传的一则故事说起。
传说,唐朝诗人崔沔幼时随父亲居家成都。在他8岁时,父亲崔皑不幸染疾而亡,从此幼小的崔沔便与母亲相依为命,艰难度日。知书贤淑的母亲用她瘦弱的肩膀承担起了家庭重担,她既要为一天的生计忙碌,又要为崔沔的学习操心,因为她不想看到崔家这个书香门第之家后继无人。崔沔是个孝顺的孩子,母亲的辛劳他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除了刻苦读书外,他也常常帮母亲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在崔沔13岁这一年,灾祸再次降临到了他们头上,母亲因操劳过度患上了眼疾。面对突如其来的不幸,懂事的崔沔仿佛一夜之间长大了,他觉得自己应该像个男子汉一样撑起这个家,于是他自作主张变卖了家产为母亲求医问药。命运弄人,即使变卖了将近全部的家产,仍然没能治好母亲的眼睛。这让少年崔沔内心非常痛苦。于是,他在心中暗下决心,母亲的眼睛虽然治不好了,但自己一定要将母亲照顾好,母亲看不见,自己就是她的眼睛。
从此,小小少年不畏辛劳,边读书,边干活,边侍奉母亲。明代《德育古鉴》将崔沔的孝道收进了“孝顺篇”,文载:崔沔“躬身奉养,不脱冠带者三十年。温清适时,每美景良辰,必扶持游宴,笑谈陈说于前,母忘其苦也。”
有一次,他们在外面吃饭,崔沔将一种菜拈给母亲吃。母亲说这菜好吃,细嫩脆滑并且爽口,便问:“这是什么菜?”崔沔回答道:“这是高笋”。难得母亲能有属意的东西,崔沔默默将它记在心里,也开始留意起这种植物来。
高笋是中国特有的水生蔬菜,古人称高笋为“菰”。唐代以前,高笋被当作粮食作物栽培,它的种子叫菰米或雕胡。后来人们发现,有些菰因感染上黑粉菌而不抽穗,但其茎部却不断膨大,逐渐形成纺锤形的内质茎,这就是现在食用的高笋,也叫茭白。这样,人们就利用黑粉菌阻止高笋开花结果,繁殖这种有病在身的植株作为蔬菜。
不久,崔沔便在门前池塘里的浅水处试着植种起这种植物来,为的是让母亲能吃上这种蔬菜。(www.daowen.com)
对母亲的孝道还贯穿于崔沔生活的点点滴滴当中。家门口的水塘边,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是附近人家早晚往返的必经之路。一天晚上,母子俩正在吃饭,忽然听见门外有嘈杂的呼叫声,崔沔急忙跑出去一看,原来是一个小孩摸黑路过塘边时,不慎掉进了水里,幸好被人发现及时救了上来。
回到屋里,母亲对崔沔说:“沔儿,你明天在屋门前挂一盏灯笼嘛!这里路窄,晚上又黑,照起灯笼就会避免人掉到水里。”当时崔沔还有点犹豫,担心用油要多花钱。母亲说:“能与人方便,我们节约点就行了。”崔沔是个孝子,便依了母亲的意思。第二天,天刚黑的时候,他就在屋门口挂起了一盏灯笼。时间一长,大家都很感动,知道崔沔家里穷,便你一家我一家送点油过来,从此再没有人掉进水里了。
不久,崔沔在科举考试中中了进士,后又参加了朝廷选拔人才的另一项特殊考试(制举),对策为天下第一。后来,崔沔的官越做越大,但他始终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照样躬身侍奉左右。
一次,唐睿宗召他进京为官,授中书舍人。但他因为母亲的病不忍离去,坚决辞让,请求能侍养其母。在荣华富贵和孝道面前,崔沔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后者。《新唐书》卷129崔沔篇也有载:“性情敦厚,纯谨无二言,事亲笃孝。”
成都高笋塘旧景
母亲去世后,崔沔很是伤心。他回到自己简陋的家里为母守孝,并在塘里遍种高笋,每年清明时总不忘给母亲送上一份高笋,白玉一样的高笋承载着崔沔的拳拳孝心。当时崔沔的孝行在十里八乡广为流传,感动了无数人。后人为了纪念崔沔对母亲的孝心,就把这口池塘叫作“高笋塘”。
读完这则历史故事,真为成都有这样的历史文化积淀而骄傲,也为崔沔的孝行而感动,他能进《德育古鉴》当之无愧!文王《周易》说得好:“君子以厚德载物”。不管任何时代、任何社会,只有厚德者能受多福,也只有道德高尚的人能担当重任;同时,厚德也能育人,崔沔的儿子崔佑甫,后来成为唐德宗李适一朝的贤相;崔沔的孙子崔植也成为唐穆宗李恒一朝的丞相。后人认为崔沔子孙的富贵,是崔沔的孝心与善行所积下来的福报,我更觉得这是崔沔厚德育人的结果。
今天,我们在记住“高笋塘”这个具有厚重历史文化内涵的地名的同时,更应践行它背后所承载的“孝行”与“善念”的精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