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鹿鸣山涧,蜀南风光尽收眼底

鹿鸣山涧,蜀南风光尽收眼底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响水洞位于鹿鸣村南“底水路”右侧下行600米处,在清纯飘逸的石宝天河畔左岸。仁和乡鹿鸣村传统村落远景钱家大院沿响水洞上行500米处,在一高15米、宽20米的巨石之上,有穿林而出的石宝天河轰然倾泻而下,形成三叠瀑布的壮美景观。依托现有资源,鹿鸣村打造出近20个人文、自然、红色旅游景观,年均接待旅客5万余人次,与蜀南竹海、兴文石海、夕佳山古民居、连天山森林公园、僰王山等景区遥相呼应,有彩带缀明珠之感。

文/陈宗碧

仁和乡鹿鸣村鸡冠寨红军洞遗迹

仁和乡鹿鸣村传统村落远景

鹿鸣村位于江安县仁和乡中部,面积13平方千米,距仁和乡集镇2千米。据传,鹿鸣村的村名源自《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之句,幻化出鹿鸣村地域远古那清灵天籁的优美画卷。山村民居错落有致,山民们生活在溪流淙淙、翠竹掩映的群山之中。

来到鹿鸣村落,你可以流连于响水洞、长滩子、莲荷池的飞瀑仙境奇音,也可追溯仁和古寨、接引寺摩崖造像石刻(漏仓子)、鹿鸣古民居的历史文化底蕴,更不能放弃欣赏村落民俗别样风情。

响水洞位于鹿鸣村南“底水路”右侧下行600米处,在清纯飘逸的石宝天河畔左岸。仅一步之遥的石壁之间,常年传来雄浑悠远的流水声音。此处本无洞穴,流水声是从一天然石壁中传出,且只有一步之遥,形成世所罕见的“不见波涛去,但闻水声来”的绝胜奇观。即使是天旱断流,而水声依然。

仁和乡鹿鸣村传统村落远景

钱家大院

沿响水洞上行500米处,在一高15米、宽20米的巨石之上,有穿林而出的石宝天河轰然倾泻而下,形成三叠瀑布的壮美景观。石壁梯台错落,水纹跌宕起伏,气势宏伟;瀑布坠入深潭,涛声喧嚣轰鸣,溅起水花如簇。远看似白虹饮涧,玉龙下界,晴雪飞滩;近看如银河倒挂,素练铺山。四周竹树掩映,白鹭翻飞,直令人赏心悦目。因为一对有情人幽会的传说,响水洞瀑布也有了“夫妻瀑”的别称。

长滩子是石宝天河流域的1.5千米段落。一湾清亮的溪流,在两岸苍翠欲滴的竹林树丛中蜿蜒浮动。依石板路沿溪而上,一路浓荫蔽日,兰蕙幽香袭人;奇花异草纷繁迷乱,壁挂飞泉泻玉流光。百鸟鸣啭,空谷传韵;时遇奔兔穿林,更见鱼跃清波。悠然信步其间,让人油然而生去烦忘忧之感。(www.daowen.com)

在长滩子的尽处,因溪流陡下而成一汪碧潭,水花四溅,形如莲花绽放,故称“莲花池”。池畔有一天然“洞天石屋”,可容百人,且冬暖夏凉,历来是当地居民进山出山的“歇脚”之处。

鹿鸣村现存30多处不同型制的传统建筑,依其地理形态及“客家人”习俗,风格独具。一般民居多选址山体的二级台阶地段建房,坐北向南,门向视野开阔,以远山迭现或作调头朝拜之势为佳,左右有山峦呈护卫之状,后山来势起伏柔和,大忌陡峭跌落。门前或远或近多有河溪环绕,寓“山管人丁水管财”之意。与其他区域所不同的是,居址后背左右山中必须要有长年不断水源流下,以便“简水”取用。村落民居至今还保持着用“竹简槽”接水的传统设备。

村落格局大致以牛心山为中心,平面布局以长方形、丁字形、三合院(亦称撮箕口)、四合院等型制为主。屋脊多为叠瓦平脊和埵灰硬脊两种,“风山”有悬山式与歇山式,也有少量硬山式结构。梁架为木质三穿、五穿、七穿等穿斗式结构,壁有木质板壁与竹篾夹壁两类。落地以三间五柱、五间七柱、七间九柱结构,柱础多为石质方形、圆形和棱形。个别建筑在左右厢房出挑处建有吊脚楼。屋顶均为小瓦铺面,有单层和双层两种形式。墙白壁,石砌台基。

典型的村落如武举宅邸王家大院(2010年被列入江安县文物保护单位)、仁和古寨(县级古遗文物保护点)、民国民居钱园(被民间称为“五福临门”的典型方位胜地)等,蹀躞其中,溪流婉转,青山叠翠;在蓝天白云之下,但见山家错落,田畴如画。信步其间,更有潺潺溪泉,淙淙流响;竹影婆娑,移步换景。幽谷兰蕙,香馨袭人。莺啼鸟啭,天籁清婉。

古法造纸

至于接引寺摩崖造像,形酷似一匹巨型奔马,位于鹿鸣村西北1000米处,别名“漏仓子”,始凿于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清道光五年(1825年)及以后又历经增刻。造像共2龛6尊,分布在长、宽各4米,距地表2米的天然石窟右侧石壁之上。紧邻鹿鸣村还有月亮村的明代九莲洞摩崖造像群、佛耳村佛耳岩上的明代鸡冠寨摩崖造像、伏龙村的清代牛栏丘摩崖造像、青年村的清代白云洞摩崖造像、来龙村。

鹿鸣村传统支柱产业是造纸业。村内纸业鼎盛,远销云南、贵州长江流域。土法生产的“潼河纸”(草纸),就远销南疆边陲与东部沿海,旧时一进村落,但见家家辗料,户户舀纸;山间垇上,人流运输皆是草纸、竹料。鹿鸣村所在的仁和乡,清代中叶即开始以嫩竹造纸,起于安徽移民陈氏家族,其先祖从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境内的潼河流域学成此法,借鹿鸣村盛产竹子之优势,将造纸技术在鹿鸣村发扬光大。纸业鼎盛时期,仁和乡域内及周边区域,有大小造纸作坊5000多家。清代至民国,官方在仁和还设有专职管理生产与营销“潼河纸”的机构。民国时设立的纸业经销机构,就在鹿鸣村首任纸业经纪人王秀和的王家大院。2005年起,因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政策,仁和乡关闭各类纸厂作坊,到2007年全乡小作坊造纸已退出历史舞台。但这项工艺已经成为江安县第五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世居仁和域内的陈氏家族嫡裔陈义付系第五代传人。

依托现有资源,鹿鸣村打造出近20个人文、自然、红色旅游景观,年均接待旅客5万余人次,与蜀南竹海、兴文石海、夕佳山古民居、连天山森林公园、僰王山等景区遥相呼应,有彩带缀明珠之感。这里还有不用鞭炮的耍牛灯,展示太平景象的吹花号,悠扬酣畅的仁和山歌,传承600余年的“蔡伦会”……别样风情,尽在鹿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