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阿尔羌寨:古老羌族村落,守护文化遗产

阿尔羌寨:古老羌族村落,守护文化遗产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村里99.3%都是羌族人,他们生活的地方,即是阿尔羌寨。阿尔羌寨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它不仅是南部羌族一个集中居住点,因山高沟深,这里也是古羌民风民俗、传承文化保留得较为原始与完善的羌寨,清代《汶志记略》中称其“壁立千仞、飞鸟绝迹、中通一线、路不容车”。除此之外,阿尔村更是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释比文化的传承地。阿尔村阿尔羌寨依山傍水,建筑皆以泥、石、木为主材,形状四方,多为三层。阿尔羌寨,一片原生的净土。

阿尔羌寨:古老羌族村落,守护文化遗产

文/陈康 陈文

羌寨是许多人心灵的归宿,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奔波太久,每个人都想去这样的乌托邦式的地方,能放空自己,接纳自己的灵魂。在四川西部,这样的羌寨不少,阿尔村便是其中之一。

阿尔村位于汶川县龙溪乡西北部,东临茂县,西接理县山查沟,2016年底,阿尔村被住房城乡建设部、原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原国土资源部、原农业部、原国家旅游局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村里99.3%都是羌族人,他们生活的地方,即是阿尔羌寨。

阿尔羌寨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它不仅是南部羌族一个集中居住点,因山高沟深,这里也是古羌民风民俗、传承文化保留得较为原始与完善的羌寨,清代《汶志记略》中称其“壁立千仞、飞鸟绝迹、中通一线、路不容车”。除此之外,阿尔村更是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释比文化的传承地。寨内保留有完整的古羌碉两座,羌族祭山神、释比文化、打枪子、羊皮鼓舞等具有神秘古羌色彩的民族绝艺更是让人叹为观止。有专家这样称赞阿尔村:“失落的天堂,遗失的美丽,万物皆有灵,世间之奇境。”

相传,5000年前第一次羌戈大战后,战败的羌人四处散落在西南边陲,很长一段时间不被人知,羌族人落脚于阿尔村是早在元朝之前的事。当时此地为峡谷,从威州通往茂州城的茶马古道从克枯一直延伸到龙溪乡的达拉(东门寨口子),又拐进此峡谷而直达现茂县的三龙乡和黑虎乡。最先到这里的羌人从南方到四川,经岷江沿岸而上,到杂古脑河达拉的岔口进入峡谷,又走了数里地就看到这个五岳耸立、进可攻退可守的战争要塞,后相继又来了十余拨羌人驻扎在五岳的两岸,形成阴阳十寨,分别是白家夺、巴夺、阿尔、立别、瓦坝、跛壁、阮布、涡甲、雪溜、木扎,此地的五岳细看就是一个很规则的五角星。民国时期此地由理蕃(今理县)管辖,新中国成立后归汶川管辖。为便于管理,利于发展,政府将居住较远的六寨都集中到立别、阿尔、巴夺、白家夺4寨中,并取名阿尔大队。“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农房重建,对龙溪乡各村进行统一规划,形成如今的阿尔村。

阿尔村

阿尔羌寨依山傍水,建筑皆以泥、石、木为主材,形状四方,多为三层。户与户相连,每户的屋顶都有1座牟比塔,塔头为白石。羌族人的建筑虽简朴但实用,石木耐用且冬暖夏凉,建在茶马古道河两岸,寨口有塔,寨内有碉。据传塔有辟邪镇妖之能,碉为防盗和传递信息之用。经历“5·12”汶川特大地震后,此类古老建筑民居已余不多。(www.daowen.com)

阿尔村村内高山峡谷,山势造型特别,忽高忽矮,有大有小,犹如佛尊,更像一把佛椅。逆溪而上,处处奇石众多,最为出名的是谷口的神龟奇石和谷尾的鹰嘴石。峡谷处溪流淙淙,飞瀑直下,浪花四溅,犹如银河落九天。在原始森林中,树木郁郁葱葱,风景秀美,上万亩的羊角花色泽分明、颜色各异;更有珍稀植物珙桐、莲香树、银鹊、圆叶玉等48种。野生动物中兽类40多种、禽类190余种,其中列为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的有大熊猫金丝猴、鹿、岩驴等30多种。在广阔的高山草甸上,鲜花盛开,绿草如茵。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上,终年积雪,与绿色的高山草甸形成鲜明对比。“陈东坝”是一片海拔3000多米的高山平谷,有多达20余个大小瀑布组成的壮美瀑布群,深秋初春更可看见壮观的冰瀑布;“龙池岗”是该处的最高山峰,站立此峰,你可以感受一峰望三县(汶县、理县、茂县)的豪情,还可看到神秘的高山海子——“龙池”的壮阔。

阿尔村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释比文化,该文化源于传说中4000多年以前的第二次羌戈大战,羌人信奉白石神和白色的羊神,借助神的力量战胜比自己多数倍的敌人,故羌人的祖辈就口口相传,把其中的法咒、羊皮鼓舞传予至今。在羌戈大战时羌人用羊祭旗,用羊皮制战鼓,战争结束后杀羊庆贺,用羊皮制更多的鼓,让战士们击鼓庆功,所以羌人就有在喜庆和丰收的日子里击鼓相庆的民俗。

《羌戈大战》是羌族“释比”在祭山还愿时演唱的经典之一。“释比”是羌族祭祀活动的主持者,是羌文化的最高传承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羊皮鼓舞,原是羌族“释比”做法时跳的一种宗教舞蹈,后演变为民间舞蹈。跳舞规定只准男性跳,由“释比”领舞。整个舞蹈鼓声和铃声相交,动作敏捷、矫健、激烈,节奏明快,烘托出一种严肃紧张而又热烈的气氛。领舞者一般左手持鼓,右手执鼓槌,脚踏鼓点,在双腿不断跳摆中连续表演“持鼓绕头”“屈腿左右旋转”“旋摆髋部”等复杂多变的动作,其腿部动作尤为有力,身体旋转幅度大。跳羊皮鼓舞一般需要6—11人,踏歌而蹈,气氛热烈,极富艺术渲染力。

村内保留的传统体育项目羌族推杆,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于广大的羌族地区。比赛时取一根长约一丈手臂一般粗细的木杆,一人紧握一端,并将木杆骑在两腿之间作为防守;另一人则握着木杆的另一端用力向前推,作为进攻。攻守双方木杆须保持水平,不能上下摇摆或忽然猛推。进攻者可逐渐增加人数,必须将木杆向前推至两尺以外的界线处才算获胜。

阿尔羌寨,一片原生的净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