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地方志办公室
2019年5月17日,汶马高速已正式分段试通行,从马尔康到汶川只要3个小时。被誉为“云端天路”的汶马高速通车后,马尔康真正意义上进入了全省旅游圈,成都到马尔康从过去六个半小时的车程缩短到四小时,这将成为以家庭为单位的省内游客“快旅慢游”的新目的地。可以预见,天南地北的游客将沿着汶马高速公路纷至沓来。不仅是马尔康从此进入了“高速时代”,马尔康的旅游发展也将进入“高速时代”。
卓克基土司官寨
卓克基土司官寨,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100个景点红色旅游景点之一。建于清乾隆年间,是清末最后一个土司的居所,在嘉绒藏族的历史发展上有着重要意义。1935年7月,毛泽东及中央机关在长征途中曾于此办公住宿。藏族作家、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阿来写的小说《尘埃落定》,反映的就是“四土”土司走向衰落的历史。卓克基官寨将藏汉两种不同风格的建筑艺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卓克基土司官寨
西索民居
官寨建筑规模宏大,构造精细,几乎囊括了嘉绒建筑艺术之精华,是藏汉民族建筑艺术高度融合的典范。清代一诗人观赏官寨后赋诗曰:“重岩叠嶂真无数,千崖万壑疆无度,故垒巍峨扼重关,卓采(卓克基)官寨冠诸夷”。美国著名记者、作家、《纽约时报》总编索尔兹伯里将其赞誉为:“东方建筑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该地也是土司制度兴衰和艰苦卓绝红军长征精神的历史见证。
西索民居
西索民居位于马尔康市卓克基镇西索村,与卓克基土司官寨隔河相望。西索民居被当地人称为“卓克基赶枪巴”,意思是卓克基老街,因旧时这里居住的大多是卓克基土司的“科巴”,即差人、商人和民间手艺人,故名。该民居建筑特色浓郁,保持了嘉绒先民“垒石为室”的传统石木碉楼式建筑风格,是嘉绒藏族最典型的民居群落,2005年11月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整个寨子鳞次栉比,错落有致,从高处望去,犹如一座壁垒森严的古堡。进入寨子,铺着青石板的小路把各家各户紧密连为一体。高耸的石雕壁、飘动的经幡、屋顶窗台堆放的白石,嘉绒藏族同胞的热情好客,让人感觉仿佛进入了古朴神秘之国。
松岗柯盘天街
松岗柯盘天街位于马尔康市松岗镇松岗村,核心建筑群位于梭磨河南岸海拔2600多米的山脊上。相传,清朝康熙年间,松岗土司仿照西藏布达拉宫,在山脊间大修新官寨,并把新旧官寨连接起来,自称“第二布达拉宫”,也有“小布达拉宫”之称。
柯盘天街属于具有代表性的嘉绒民居建筑群。“天街建筑群”修建于民国年间至新中国成立初期,主要有松岗土司官寨遗址,以及当时土司的仆人、工匠、商人等居住的房屋。整个村寨34幢民居建筑依山就势,顺山梁建在两侧山脊。在河谷仰之耸入云端犹在天际,登高眺之则远山青黛河道蜿蜒,可谓风情万种气象万千,故称为“天街”。
2014年,马尔康市启动“天街”旅游景点山脊开发项目:以清朝建设的官寨建筑群为核心,在保留最传统的文化元的基础上,进行文化与艺术的升级与改造;以嘉绒藏式风情酒店为体验式旅游的承载,全方位还原和创造体验嘉绒藏族的民俗风情场景。2019年5月1日,松岗柯盘天街正式开门迎客。(www.daowen.com)
目前,马尔康市松岗古碉群文化旅游区正在积极争创AAAA级旅游景区,景区核心区在松岗柯盘天街、直波村,外围延伸东至松岗镇移民新村,西至大藏文化旅游区旅游环线,南至莫斯都,北至松岗梁子。
梭磨河峡谷风景名胜区
“梭磨”,藏语含义为“岗哨多”,又有“帝王之梳篦”之意。梭磨河两岸石壁峻峭,森林覆盖率高,植被丰茂且垂直分布明显,气候带分明,形成了不同季相和林相。峡谷上游林木蓊郁、杜鹃如霞,有长鳞、美容、大叶金顶等杜鹃30多种。
此有四景:杜鹃如霞、秋林如屏、悬冰流珠。热足河口峡谷,三山竞秀,两水争流。龙头滩峡谷,左岸山岩陡峭,水流湍急,有“小三峡”之美誉,右岸杂树丛生,斑斑驳驳。
松岗柯盘天街
梭磨河峡谷风景名胜区
昌列寺圣山
昌列寺圣山位于马尔康镇英波洛村的山上,初创于13世纪40年代,属佛教宁玛派,距近已有700多年历史,是阿坝州著名寺院之一。
昌列寺圣山地处海拔3300米的高山草甸之上,地势开阔,环境优美,于周围的雪山森林、高山草甸等风景相映生辉,有诗赞曰:“春之圣山杜鹃艳,夏之圣山绿地毯,秋之圣山彩林灿,冬之圣山结佛缘”。
大藏风光
大藏寺位于大藏乡,距马尔康市城约100千米,海拔3530米。大藏寺号称西藏甘丹寺之后第二座禅寺院,为黄教寺庙,占地200多亩,规模宏大,建筑装饰工艺精美。其中护法殿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内有明代壁画,保存完好。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这条通往云端之路上,还有众多美丽的风景。天造的自然与厚重的人文相互融合,形成了其他地方实难一见的不可方物之视界。
昌列寺圣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