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桑宜川
京师模范监狱
在成都市中心的繁华大街上,与树德中学一墙之隔的购物中心“新城市广场”,曾是老成都宁夏街186号大院旧址。在老成都人眼里,那里是一个尽可能避而远之的神秘所在,被成都人称为“四大监”,即民国时期的“四川省第一监狱”,1949年后的“成都市看守所”。
这座监狱整体呈扇形布局,分内监(关押已决犯)、外监(关押未决犯)、女监和病监四部分,因此被坊间称为“四大监”。在辛亥革命暴风骤雨的冲击下,“四大监”建成不久,清王朝便被推翻,纷乱的民国岁月接踵而至。
当年,在这一片街区里,能有这么一座连体建筑,是很扎眼的,狱吏谓之“王八楼”,因狱中的五排监舍以中心岗楼为圆心散射开去,状似王八而得名,也有点相似于美国“五角大楼”。这座监狱始建自清末宣统二年(1910年),次年完工,遂即投入使用。
回望历史,历代关押罪犯皆由地方郡县衙门负责。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戴鸿慈等五大臣到欧洲考察宪政回国后,立即着手变革,改刑部为法部,设典狱司,并改刑部监为“管守所”。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京师法律学堂开设了监狱专修科,特聘日本监狱博士小河之次郎为教习。宣统元年,法部尚书戴鸿慈奏设京师模范监狱,并令各省一律仿效成立。
成都宁夏街
成都新城市广场
所谓“模范监狱”,即是监狱的样板,与历代衙门相比,不仅在建筑上效仿西方,在管理人员的选择、管理方法上也具备现代的色彩。这“四大监”之所以有名,除了它处于市中心的位置因素外,更多的还是因为它是经过慈禧首肯后,在四川建造的第一所模范监狱。
史料记载,民国时期,北洋政府由于长期割据混战,无力发展经济,整饬政治,其监狱近代化的进程比较缓慢。时有1700多所监狱,其中绝大多数是清代旧监。(www.daowen.com)
到了1926年,全国所谓的新式监狱也仅建60余所。在政权频繁交替的状况下,北洋政府进行了一些改良监狱的活动,筹建各类“新式监牢”。民国北京第一监狱,是当时最大的监狱,也是设备最齐全最豪华的监狱,关押过许多重要人物。四川的四大监也效仿,而且监狱还会时常接一些外来单子,给犯人们安排一些活计,比如男犯干打砖之类的粗活,女犯则作编藤器、搓麻绳之类简单的劳作。
近半个世纪过去了,如今的宁夏街已经沧桑大变,演绎着不同的时代故事。
早在1967年扩建道路时,成都市政从新华路一直贯通下来,便已把宁夏街拦腰切断。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拆迁“四大监”之前,宁夏街还有两个茶铺。西街口的茶铺叫“笛楼茶社”,名字雅致,在从街口沿西大街延伸的2楼上,每天座无虚席,不少茶客从一早坐到茶铺打烊。中途要回家吃饭,或出去吃点东西,就把盖碗茶盖扣在茶座上,表示人还要回来。在宁夏街转弯处的茶铺不算大,生意也不错,名叫“弥罗茶社”,在不对外营业的2楼上,供奉有好几尊泥塑小罗汉,故名。那时宁夏街上还有贾家、余家两家汤圆摊铺,贾家住的是铺面房,打开铺面就可做生意。余家住的是大杂院,就只好在离西街口不远的屋檐边上摆摊营业。两家汤圆都不错,食客不断。
在宁夏街与灯笼街、江汉路交接的街口,时人称为高家口,那里有一家北方大饼铺,烤制的是南方人较少见的又大又厚的大圆饼,淡甜淡甜的,大饼皮很香脆。还有一种是小一点、薄一点的椒盐千层饼,也是香味四溢。
在市妇联旁边有一个小炒货店,专门卖炒花生、胡豆、瓜子等。老板手艺还不错,花生炒得尤为香脆。铺子里挂的招牌是西北花生仁,大家却都称其为“茅房花生”,因铺子斜对面有一间公厕,这一俗名比正名流传得广,至今老街坊们都还记得。
宁夏街的小学斜对面有一个糖饼摊,常常吸引小学生去转金龙、摸“赵”字。所谓摸“赵”字,就是摊主在小竹篓里装有写上百家姓的小牌子,摸到不同的姓氏,就会获得不同的糖饼。“赵”是百家姓之首,所以只要摸到“赵”字,就会赢得一百个糖饼。
那年月,成都的老人们对淘气的小孩子发起火来,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再不听话,就把你弄到宁夏街去关到起!”
与宁夏街186号“四大监”同类的还有成都状元街52号,如今也已不复存在。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那里曾是成都市公安局拘留所,俗称“状52”。原来的状元街是从市中心红照壁、新光华街路口直通到指挥街、菸袋巷的一条小街。到了20世纪80年代,那里变成了最早的家具一条街。往事悠悠,在沏好的一壶四川茉莉香茶里,都付笑谈中!
都说街巷是一座城市的肌理,只有走过,才能懂得。宁夏街又何尝不是如此?虽然已经找不出任何过往历史的痕迹,但我相信,它的人文并不会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就此消失,它的历史微痕,已镌刻在老成都人的共同记忆里,代代相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