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冯晖
蒋旭忠摄影 蒋玉华收藏并授权使用
这是在成都长顺中街拍摄的一张照片,是一张非常难得的“街拍”照。
1972年,蒋玉华从成都十四中初中毕业后,每天在家除了看书学习,就是帮哥哥姐姐带小孩,同时自己做一些活儿减轻家里的负担。她穿的鞋子都是自己做的。
二哥蒋旭忠是成都二十四中初68级的,当时从大邑础江煤矿调回成都工作,在望江化工厂上班。他平日喜欢摄影,那天是借了同事的海鸥120相机拍摄了这张照片。
拍摄的时间是1977年4月下旬的一天,拍摄的位置是在她家门外的街边。21岁的蒋玉华当时坐在一张藤椅上,专心致志地看书。那时候,喜欢看书的街坊邻居大多习惯抬把椅子,坐在街边看,因为一般家庭是没有什么书房的。右边停放着两辆28圈的自行车,一辆是二哥的,一辆是邻居的。路面比现在窄多了,估计只有十多米宽吧。街面上没有一辆机动车,除了骑车的,只有三三两两的行人。街对面是一排斜坡顶的瓦房。
成都三江鞋厂
蒋玉华脚上穿一双布鞋。这双鞋子是在人民商场买的塑料鞋底,用做裤子裁剪下来的多余布料自己动手做的鞋面,并且自己用上做鞋子的专用锥子,用打蜡的上鞋线将鞋面和鞋底连在一起。自己动手做一双布鞋大概要两天时间。鞋子感觉有些大,一字形鞋扣的颜色和鞋面不太一样,要深一些。(www.daowen.com)
白塑料底布鞋流行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流行了好几十年。最早是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在上海、北京生产,后来风靡全国。我对这布鞋了如指掌。在成都二中读初中时,我的鞋除了解放军式的胶鞋,就是布鞋了。只有上体育课的那天会穿胶鞋,其余时间都穿布鞋。布鞋是北京布鞋,白色塑料底,黑色布面或灯芯绒鞋面。
当时我特别爱踢球,穿布鞋时也忍不住放学踢几脚球。而每次踢球,几乎都会把鞋踢破。所以,为了不让父母发现后,禁止我踢球,每周都会自己悄悄地补鞋。我有一个补鞋用的专业锥子,锥子前段有一个倒钩,有点像鱼钩的设计原理。布鞋最常见的问题就是鞋面与鞋底开裂。我会准备两根粗一点的棉线,一根在鞋面,顺鞋边水平走向,另外一根在鞋底,顺鞋底的凹槽布线。从鞋面往下,锥穿到鞋底,利用倒钩将鞋底的棉线拖回到鞋面,形成一个U型口,鞋面的棉线穿过来自鞋底的U型棉线,然后将两根线拉紧,如此反复,让鞋面和鞋底紧紧连在一起,天衣无缝。
我长期做这件手工活,熟能生巧,每天像老工人一样,只需要非常短的时间就可以修好一双鞋,严格讲是修好一只鞋,因为我踢球习惯右脚用力,所以一般都是右脚的鞋破掉,需要修补。我当时想,将来如果考不上大学,还可以到三江布鞋厂上班,我感觉自己自学成才的修鞋水平已经非常不错了。
制作千层底
老字号“三江”布鞋前身是“达三江”布鞋,据说最早开店是在上升街,后来开到三多里。1971年工厂从三多里搬到现在的花牌坊街附近的王家巷。最红火的是20世纪80年代,厂里每月生产的鞋子有近万双,供不应求。三江布鞋厂生产的男鞋鞋底布料厚达28层,世人俗称“千层底”,一双看似普通的布鞋前前后后竟然有30多道工序。现在,三江布鞋厂已消失了,原址变成了一家叫“无里”的店。
我总觉得这拍照的姿态非常眼熟。仔细查了资料发现,在1959年7月,中共中央在庐山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期间,毛主席拍摄了一些坐在藤椅上的照片,当时全国的报纸和杂志都有图片报道。1969年,庐山会议的十周年纪念时,又恰逢制作毛泽东像章的高潮,于是不少单位根据毛泽东在庐山坐藤椅的照片,制作成了大批像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