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惠小勇 黄卧云 黄毅
如今李庄镇已成为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是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抗日战争时期,李庄曾是我国重要的文化中心。探究在那个特殊的艰难时期,学者们何以能迸发出如此惊人的创造力,于今,仍有现实启示意义。
往事回眸:江岸小镇成学术重镇
1937年日本精心策划“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多地陷入战火之中。上海沦陷后,同济师生迁徙到浙江金华、江西赣州、广西八步镇,最后进入云南。但在1940年,日军飞机对昆明的轰炸越来越密,同济大学决定再次迁徙,在四川寻找一个更为安全的地方。
得知同济欲迁川的消息后,李庄的罗南陔约请全镇名流开会,共商支持抗战、欢迎同济来李庄安顿之事。很快,李庄向同济发出电文“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
李庄古镇
李庄中国营造学社旧址
栗峰山庄 中央研究院史语所旧址
为国家分忧、为民族解难,当时人口仅3000多的李庄镇,接纳了从昆明等地迁徙来的近10家教育科研学术单位的学者、师生及家属共1.2万多人。镇内各宫庙、会馆、祠堂、民间大院全部被清空,神像被请出,用以安置这些单位。全镇每一户人家,均住进了避难人员。
此时的李庄,梁思成、林徽因、梁思永、金岳霖……学术精英云集,群星璀璨。“中华文化的薪火在李庄熊熊燃烧起来”。李庄成为抗战时期中国后方四大文化中心之一。
一批令人景仰的学术大师也在李庄成长起来,为我国历史学、民族学、考古学、语言学、建筑学、体质人类学等诸多现代学科的建构,做出了开拓性、奠基性贡献,梁思成被誉为“中国建筑科学之父”,李济被誉为“中国现代考古学奠基人”……
“在李庄有一摞大师,每个人都可建一座丰碑。”
科学救国、学术报国,治学强大动力
在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历史背景下,科学救国成为一代学子的理想。在侵略者一路追寻轰炸同济大学,企图摧毁中华科技与文化的危急时刻,爱国的学者们自觉将科学救国、学术报国的理想融入文化抗战的时代主题中。
到李庄避难的学者中,许多人曾被敌伪势力争取过,但他们不为所动,坚持留在后方,怀着“文化不灭则其国不亡”的理念,以刻不容缓的紧迫感投身中华文化的整理、研究、发展和传播中,在文化战线上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战。与祖国在一起、与民族共患难,是那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特质、家国情怀。
尽管生活陷入赤贫状态,但是中国的学者忍辱负重,愈挫愈勇,创造了一批重要的开创性学术成果:中国现代建筑学开山之作《中国建筑史》、甲骨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殷历谱》、中国第一本大型田野报告《城子崖》……
甘于清贫、淡泊名利,坚守学术象牙塔(www.daowen.com)
1940年代的李庄,社会衰落,经济凋敝。整个镇子没有一所医院,也没有任何药品,人的生命在这里仿佛被抛向原始的自然状态。在疾病面前,即使是同济大学医学院也无能为力。
而且受战争、自然灾害等影响,当时的李庄“物价上涨可惧”,人们的生活陷入贫困。中央研究院是当时中国最高学术研究机构,但是史语所、社会所的学者们还是时常面临缺粮断炊的困境。
据《发现李庄》一书记载,生活最困难的时候,傅斯年每餐只能吃一盘“藤藤菜”,有时只喝稀饭,甚至卖书买粮度日。每次卖书换来的粮食,除解决自家燃眉之急外,还周济朋友。
但是疾病、贫穷、悲伤没有击倒李庄的学者们,他们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坚守学术象牙塔,甘于清贫、淡泊名利地做学问、搞研究。
譬如,劳榦在李庄的农舍里默默工作了三四年,最后独立完成了居延汉简的全部整理和考释,并发表了20多篇居延汉简的研究论文,他的《居延汉简考释·释文之部》和《居延汉简考释·考证之部》两部巨著相继在李庄出版。
站在学术前沿,取得国际瞩目成果
1943年,英国学者李约瑟来到李庄,为同济大学师生作科学演讲。他同童第周教授进行了密切的交流。令他惊讶的是,童教授在极为简陋的条件下所做的研究,“与地球另一端的权威霍尔特弗莱德博士的最新观点不谋而合”!
偏居川南一隅以及纷飞的战火,没能阻绝李庄同世界学术界保持活跃的交流。站在学术前沿,许多学者取得了国际学术界瞩目的学术成果。
例如,董作宾的《殷历谱》为中国学术争得世界性荣誉,不仅胡适、陈寅恪等中国著名学者有文章讨论和赞扬,而且国外学者德效骞、李约瑟等也有讨论和请益。
1946年10月,美国耶鲁大学聘请梁思成前去讲学,他带着《中国建筑史》等著作的书稿、图片,将中华文化瑰宝展现在国际学术界面前,他的研究成果也得到国际学术界的重视和赞扬。
李庄同济大学医学院旧址
“学术社会”,厚植良好学风土壤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一批学术团体如天文学会、地质学会、气象学会、物理学会等纷纷涌现,形成了傅斯年所称的“学术社会”。在李庄的这些科研教育学术单位,就是“学术社会”的缩影,这里有着良好的学风和学术环境。
在李庄期间,李济曾决心辞去史语所考古组主任兼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主任的职务。他请辞,绝不只是由于失去亲人的悲伤,更是为了集中精力于学术。李庄学者中,凌纯声等人曾辞官不就。不以仕途为意,专心学问,是许多学者的选择。
厚植良好的学术土壤,在李庄,一些起初只是帮助做辅助性工作的非研究人员,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在良好的学术风气熏陶下钻研学问,终成学术大家。比如罗哲文,被招考进营造学社做练习生,在李庄开始接触建筑方面的知识,担任抄写、绘画工作,最后成为著名的古建筑学家。
滚滚长江东逝水,70余载岁月虽已远去,但这些前辈树立的科学救国、学术报国的丰碑,至今仍屹立在李庄的土地上。古镇的上空,星光依然璀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