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在清代由盛而衰并最终于清末被废止。清朝科举制虽承袭了明代的制度,却同中存异。
与明代一样,清代的学校也是科举的必由之路。清代的学校教育也分中央与地方两级。中央最高学府即国子监,地方有府、州、县学。地方学校的学生叫生员,即秀才。清代秀才也具有与明代相似的特权。成为秀才也要像明代一样经过童试、院试。未通过院试的童生,不论年龄大小都称“童生”。中央委派的学政,亦称提督学政,督管地方学务及主持各种选拔考试。国子监的肄业生徒通称“监生”,有贡生和监生之别。按来源分,贡生有恩贡生、拔贡生、优贡生、岁贡生、副贡生、例贡生;监生有恩监生、荫监生、优监生、例监生等。其中拔贡生、优贡生、岁贡生、优监生都是各省学政从地方学校中选拔的。例贡生、例监生则可以出钱纳捐。清代的监生与明代的一样,享有各种科举为官的便利条件。如在以上国子监生徒中,恩贡生、岁贡生、优贡生、拔贡生和副贡生,合称五贡,可以和举人、进士一样出任官职。在国子监肄业的其他贡生、监生,有的坐监三年期满后,送往各部学习,经考核后再授以官职,有的每逢乡试之年,经国子监考试合格,即参加乡试。清代国子监在光绪三十一年废除科举制度的同时被裁撤。
清代科举取士也实行三级考试制度:乡试、会试、殿试,时间、内容、方式与明代基本相似。特别要指出的是考试时间上,清代三年一试的“秋闱”“春闱”在正科外,还有加考的“恩科”。遇有皇帝、皇太后“万寿”,皇帝登基等庆典时特诏开科取士,称为恩科。康熙五十二年,圣祖60 大寿,朝廷首开乡试恩科。会试在乡试正科次年举行的,称为会试正科;在乡试恩科次年举行的,称为会试恩科。科举最后是殿试。清代殿试日期、地点几经变化,在乾隆年间定为四月,地点在保和殿。皇帝在钦定名次时,只御批第一甲前三名,其余各卷发内阁官员领收。传胪唱名后及第进士要参加诸多礼仪活动,如参加礼部赐进士恩荣宴,到孔庙、国子监拜谒孔子等。清朝进士授予官职前,实际要经过三次考试,会试后殿试前有一场复试,而后殿试,殿试后还有朝考,凭三次的考试成绩等级分别授予相应的官职。一甲前三不参与朝考。朝考第一名叫“朝元”,可授翰林院编修。清代科举亦兴八股取士。这种空泛僵化的文体,徒托空言,无实用价值,虽受到明清两代有识之士的批判,但没能扭转这种风气。清朝科举乡试、会试时还增加了试帖诗。这是一种五言八韵的古板诗体。帖,即帖经,根据孔孟之道来阐述,要求依题写作,主旨须歌功颂德、粉饰太平。清代科举走向衰败的原因之一是它不仅没有革新明代以来禁锢僵化的考试要求,而且还依瓢画葫、愈演愈烈,导致举子思想的异化、科举逐渐背离选才的初衷。清代科举一个比较有特色的科目是翻译科。这是授予八旗旗人及其子弟特权的一种考试。该科考生仅限于八旗子弟(主要是满人,其次为蒙古人),考试内容大体为翻译汉文一篇或作满文一篇。(www.daowen.com)
科举考试一向标榜为公平竞争、公平取士,实际上却无法轻易办到,清代也不例外。纵观清代科考,科场营私舞弊现象较之他朝有过之而无不及。如康熙五十年的江南乡试,正、副主考官左必蕃、赵晋勾结两江总督噶礼贿卖关节,多取盐商子弟。事泄之后,千余考生聚集道观,抬五路财神像到府学明伦堂内,争相作歌谣予以嘲讽,如“左丘明两目无珠,赵子龙一身是胆”,借此讥讽考官左必蕃、赵晋。还有人用纸将贡院的匾额糊上,将“贡院”改为“卖院”。虽然有违法违纪官员受到惩处,但科场受贿舞弊屡禁不止。
清代中期以后,随着清朝统治走向没落,科举制度呈现衰败景象。光绪末年,维新变法已成一种不可阻挡的潮流,科举制度受到维新之士的群起攻击。光绪三十一年八月,迫于各方压力,德宗下诏停止科举取士。至此,在封建社会推行了1 300 余年的科举制度寿终正寝,退出了历史舞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