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系辞下》曰:“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可知在春秋之前墓葬是不起坟茔的,考古资料显示,坟丘的出现应在春秋晚期,《礼记·檀弓上》记载了孔子关于合葬父母的一段言辞:“古也墓而不坟。今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弗识也,于是封之,崇四尺。”可见墓上垒坟原为辨别墓葬位置,但到了战国时代,《吕氏春秋·安死》已载“世之为丘垄也,其高大若山,其树之若林”,墓上垒坟已然成为当时风尚,彰显墓主身份的重要标志。而最高统治阶层天子的坟墓为区别于普通的“丘”“冢”之名,更被新称为“陵”或“山陵”,以体现皇权的至高无上。
贵族官僚与普通平民在丧葬的规模形制上差异巨大,贵贱分明,从墓葬的物化形态表现来看,无论是地下墓内陈设包含的墓道、墓室、棺椁、随葬器物,还是地面标记所涉的封土形状、礼仪建筑、雕刻碑碣,都是后者所不能企及的。伴随帝王制度始终的帝王陵寝,多建立于国都附近,缘于特殊地位的费心营构,陵寝大多规模恢宏、形制复杂,成为不同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墓葬物化形态。如距离现代社会时间较近的明十三陵、清东陵西陵,是帝王陵园建筑群的成熟代表;时代较早并未全面发掘的秦始皇陵,其陪葬墓坑兵马俑的发现受到举世瞩目,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为人所知。俑,即人偶,是代替活人殉葬的替代性丧葬用品,代表了古人复原、再现、重构逝者过往生活空间的努力,真人等大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即是墓俑的典型代表,是考察墓俑体量形制变化的关键参照物。可以说,帝王陵寝对了解丧葬制度及文化礼俗变迁具有重要意义。对普通人而言,更通俗的物化形态或许是墓葬讲究的“风水”,也被称为堪舆术、相地术。在早期文明中,受限于低下的生产力,古人高度依赖自然环境,涉及的营建均注意周遭地理环境和山川形势;在此后发展中,上述地理崇拜、鬼神观念与阴阳五行学说的糅合,促使古人对先人葬地的营造无比慎重,讲究墓穴方位、朝向、排列结构等,期望能够择吉避凶,庇佑后人。这种礼俗从秦汉兴起,到魏晋时期逐渐形成整套风水理论,传为晋代郭璞所作的《葬书》即为此术的经典之作,郭璞也成为风水鼻祖。夹杂着诸多风水传奇故事的流传印证,使上至帝王贵属、下至黎民百姓,无不对墓地与子孙命运仕途紧密连接颇为信服。唐宋以后,墓地选择极重风水,业已成为丧葬物化形态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影响深远。(www.daowen.com)
从某种意义上说,丧葬是人类社会的缩影,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丧葬习俗容纳古代社会的信息量颇为宏阔广大,是了解古代社会的一面镜子,且在丧葬礼俗的各个环节,古人均以经典辞章的文字记录形式积极参与,并借之留存于现世时空,展现对人类生命的永续关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