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年龄的称谓:古代中国的年龄称谓及历史背景

年龄的称谓:古代中国的年龄称谓及历史背景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古人根据人的生理特征,对不同的年龄,用不同的代称。首先,关于年龄段的称谓,如襁褓、婴儿、孩提、黄口、舞勺之年、舞象之年、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命之年等,这些词都有特定的使用范围。还有诸如总角、垂髻、束发、白首等年龄称谓的词,也有悠久的历史。女子十二岁称金钗之年,十三岁称豆蔻年华,十五岁称及笄之年,十六岁称碧玉年华,二十岁称桃李年华,二十四岁称花信年华,行将出嫁的年纪称摽梅之年。

年龄的称谓:古代中国的年龄称谓及历史背景

古人根据人的生理特征,对不同的年龄,用不同的代称。这些代称背后,都带有一定的寓意。丰富多彩的称谓,一方面增加了语言的趣味性,另一方面则显示了文化的深厚内涵。古代年龄称谓,形成已久,了解年龄的称谓、来源、含义及大致范围,有助于我们准确地理解和运用相关词汇,也能够将具有文化底蕴的称谓很好地传承下去。

首先,关于年龄段的称谓,如襁褓、婴儿、孩提、黄口、舞勺之年、舞象之年、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命之年等,这些词都有特定的使用范围。襁褓,亦作“襁緥”“繦緥”等。襁指背负婴儿用的宽带,褓指包裹婴儿的被子。“襁褓”一词最早见于《列子·天瑞》:“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已行年九十矣,是三乐也。”唐张守节《史记正义》称:“襁,长尺二寸,阔八寸,以约小儿于背;褓,小儿被也。”(见二十四史修订版《史记》)襁褓,借指1 岁以下的婴幼儿。“婴儿”这个称呼是由人初生时需要被抱在胸前喂奶的现象而来的,“婴”可与“膺”通假,“膺”者,胸也,婴儿即为抱在胸前之儿。“孩提”出自《孟子·尽心上》:“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也,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颜师古注:“婴儿始孩,人所提挈,故曰孩提也。孩者,小儿笑也”。孩提也作“孩抱”或“提孩”。黄口,也指幼儿,《淮南子·氾论训》有云:“古之伐国,不杀黄口,不获二毛。”高诱注:“黄口,幼也。”黄口,本指雏鸟的嘴,这里借指幼儿。古代户役制度称小孩为“黄”,各朝代略有不同,如隋代以不满三岁的幼儿为“黄”,唐代以刚出生的婴儿为“黄”。需要指出的是,黄口的语义本指幼儿,后来发展为无知的年轻人,用以讥讽他人年幼无知,如“黄口小儿”“黄口小雀”等。舞勺之年,典故出自《礼记·内则》:“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孔颖达疏:“舞勺者,熊氏云:‘勺,钥也。’”意思是,勺是一种乐舞,古未成童者习之。古代,孩童十三之时学此舞勺,后用来代指幼年。舞象之年,亦出自《礼记·内则》。孔颖达疏:“成童,谓十五以上;舞象,谓舞武也。熊氏云:‘谓用干戈之小舞也。’”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命之年等描述年龄的词语,来自《论语·为政》的记载,“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还有诸如总角、垂髻、束发、白首等年龄称谓的词,也有悠久的历史

其次,关于具体数字的一些年龄称谓,也颇有文化内涵。《礼记·曲礼上》中说:“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传;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焉。百年曰期颐。”《礼记》所载,对后世影响很大,后人常把“幼学”“弱冠”等作为年龄称谓。女子十二岁称金钗之年,十三岁称豆蔻年华,十五岁称及笄之年,十六岁称碧玉年华,二十岁称桃李年华,二十四岁称花信年华,行将出嫁的年纪称摽梅之年。男子十三岁称舞勺之年,十五岁称束发之年,十五至二十岁称舞象之年,二十岁称弱冠之年,三十岁称而立之年,四十岁称不惑之年,五十岁称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六十岁称花甲之年、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七十岁称古稀之年、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八十岁称杖朝之年,八十至九十岁称耄耋之年,九十岁称鲐背之年,一百岁称期颐之年。人生百年,数字丈量,各有所称,内涵丰富。(www.daowen.com)

当然,古代年龄称谓并不只这些,还有许多散见于各类古书中,因较少使用,这里也不再介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