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建立后,政治制度出现重大变化,宰相的职务被废除了。这一举措给明朝政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明朝还有哪些强化专制的措施?
明朝建立与君主专制的强化 元朝后期,政治腐败,民不聊生。1351年,爆发了刘福通领导的农民起义,起义军头包红巾,称为红巾军。在混战中,佃农出身的红巾军将领朱元璋势力逐渐强大,统一了南方。1368年,朱元璋称帝,定都应天府(今江苏南京),国号“大明”,朱元璋就是明太祖。同年明军北伐,攻占大都,推翻了元朝。
明太祖大力加强君主专制,对中央和地方官制进行了很大调整。
中央废除了自秦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皇帝集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于一身。
知识链接
明太祖废除宰相之后,工作压力猛增,每日早起晚睡,疲惫不堪。据记载,在1384年阴历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的八天之内,各机构上呈的奏章多达1,660件,共3,391事。这样他平均每天就要审阅200多份奏章,处理400多件事。
明太祖还将当时的最高军事机构大都督府分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五军都督府分担日常统兵权,但没有调兵权;兵部有调兵权,而无统兵权。遇到战事,兵部奉旨调兵,由皇帝临时任命将领统率出征。
在地方,改元朝的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1],负责民政和财政。另设都指挥使司负责军政,提刑按察使司负责监察和司法。它们合称“三司”,各自对中央负责,互不统属。
明太祖性格多疑,设立了特务机构锦衣卫,负责监视和侦察官民的言行,有权逮捕、施刑。锦衣卫由皇帝控制,不受政府司法部门管辖。
科举制在明朝也取得了重要发展。专门从《四书》《五经》中命题,回答时必须按照程朱理学的思想,模仿古代“圣贤”口吻写作,不许发挥个人见解。答卷的文体也有严格限制,其主要部分为四段对偶排比文字,俗称“八股文”。这种考试制度严重地束缚了士人的思想。
内阁与宦官 明太祖死后,其孙建文帝继位。不久建文帝的叔叔燕王朱棣起兵夺取了政权,将首都迁到北京。朱棣就是明成祖。
由于皇帝无法独自处理庞杂的政务,不得不找人协助。明成祖选拔了一些文官到皇宫内的文渊阁值班,充当秘书。从此形成一个常设的秘书咨询机构,称为“内阁”,内阁的官员称为某殿或某阁大学士。内阁的秘书工作后来形成比较固定的模式。皇帝将百官的奏章送到内阁,由阁臣替皇帝草拟处理意见,用墨笔书于小票(小纸片),贴到原来的奏章上,一并回呈皇帝,这个过程被称为“票拟”。皇帝参考“票拟”的内容,用红笔正式批复,称为“批红”。皇帝也可能就一些国家大事随时向阁臣进行咨询。明朝中期,内阁地位上升,阁臣有时被人比喻为宰相。其中,排名首位的大学士俗称“首辅”,尤其受到重视。
明成祖重用宦官,内廷宦官机构的设置逐渐增多,合称“二十四衙门”。各机构的主管宦官称太监,以后太监遂成为宦官的代称。(www.daowen.com)
明朝中期,宦官专权的局面逐渐形成。“二十四衙门”之首司礼监获得了协助皇帝“批红”的权力。内阁大学士有时长期见不到皇帝,与皇帝之间的信息交流、文书往来都要通过司礼监转达。明成祖时,增设特务机构东厂,后来也由司礼监提督。锦衣卫被拨归东厂节制,合称“厂卫”,宦官控制了整个特务系统。宦官还被派遣坐镇地方、监督军队、管理税收,实际上成为皇帝监视官僚机构的工具。
明朝的衰亡 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皇帝往往沉溺于享乐,不理政事,奸臣和宦官趁机窃取了权力。
明世宗热衷于修炼道教方术,内阁首辅严嵩长期控制朝政,贪污受贿,聚敛了巨额财产。不少官员奋起揭发严嵩的罪行,但严嵩深得世宗信任,反对他的人大多遭到报复,或杀或贬。
宦官的势力更为嚣张。明英宗时的王振、明武宗时的刘瑾,都权倾一时。王振被朝中贵戚尊称为“翁父”,刘瑾有“刘皇帝”“立皇帝”之称。17世纪前期明熹宗在位时,宦官魏忠贤主宰朝政,党羽遍布内外。以东林党为核心的正直官僚与他展开斗争,受到残酷迫害,主要人物都被关入锦衣卫监狱,折磨致死。在一片恐怖气氛中,全国掀起对魏忠贤的阿谀谄媚之风,到处为他建立生祠,尊称其为“九千岁”。
知识链接
“东林党”因其早期领袖顾宪成曾在江苏无锡的东林书院聚友讲学而得名。它以一批正派的江南士大夫为核心,也包容了政见相近、崇尚气节的其他籍贯的官僚,逐渐发展为一个有影响力的政治派别。他们批评时政,为民请命,深受百姓的同情和拥护。在东林书院大门两侧的楹联上写着顾宪成的名言:“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1627年,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思宗[2]即位。当时天灾不断,朝廷横征暴敛,大批农民流离失所。饥民王二在陕北首先起义,揭开了明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经过数年作战,农民军形成了李自成、张献忠两大主力。李自成被部下推为“闯王”,以“均田免粮”口号号召百姓,势力迅速膨胀。1644年,他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张献忠则占领四川,建立了“大西”政权。这一年,李自成大军攻占北京,明思宗自缢,明朝灭亡。
思考题:
1.朱元璋为强化君主专制制度采取了哪些措施?
2.明朝的内阁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在明朝中后期会出现宦官专权的局面?
[1] 布政使司在习惯上仍有“省”的俗称。
[2] 他的年号是崇祯,通常称其为崇祯皇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