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3.1 负压病房和负压隔离病房
现行国家标准《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GB 51039-2014中第7.5.3条规定,监护病房温度在冬季不宜低于24℃,夏季不宜高于27℃。负压隔离病房一般为重症监护病房,考虑到患者一般只穿病号服,且可能光着身子做各种检查,故冬季负压隔离病房设计温度不宜低于24℃。负压病房一般为确诊非重症患者病房,出于节能运行考虑,室内设计温度冬季为20~22℃,夏季为24~26℃。标准负压病房、负压隔离病房通风空调平面图分别如图3-4-2、图3-4-3所示。
(1)病房空气处理:
1)负压病房和负压隔离病房的新风机组设置粗效、中效、亚高效三级过滤,排风经过高效过滤;
2)负压病房及其卫生间排风的高效空气过滤器宜安装在排风口部,排风机组不设置过滤器;也可在排风机组设置粗效、中效、高效三级过滤,排风口不设过滤器。负压隔离病房及其卫生间排风的高效空气过滤器应安装在排风口部。
(2)病房通风量:
1)负压病房最小新风量应按6次/h或60L/(s·床)计算,取两者中较大者;负压病房宜设置微压差显示装置;与其相邻相通的缓冲间、缓冲间与医护走廊宜保持不小于5Pa的负压差,确有困难时不应小于2.5Pa;
2)负压隔离病房最小新风量应按12次/h或160L/s计算,取两者中较大者;每间负压隔离病房应在医护走廊门口视线高度安装微压差显示装置,并标示出安全压差范围;与其相邻相通的缓冲间、缓冲间与医护走廊应保持5~15Pa的负压差;
3)病房内卫生间不做更低负压要求,只设排风,保证病房向卫生间定向气流;
4)北京市地方标准《负压隔离病房建设配置基本要求》DB 11/663-2009第7.4条规定:“缓冲间送风口应安有高效过滤器,换气次数≥60次/h”,即在病房缓冲间设置带高效过滤器的空气自循环装置,净化缓冲间空气(换气次数为60次/h)。理论分析及实验结果[详见许钟麟所著的《空气洁净技术原理》(第四版)(科学出版社,2014年)]均表明该技术措施可大幅降低病原微生物从病房经缓冲间泄漏至医护走廊的风险。
(3)病房气流组织及风口布置:
1)负压双人间病房送风口应设于病房医护人员入口附近顶部,排风口应设于与送风口相对远侧患者床头附近下侧;单人间送风口宜设在床尾的顶部,排风口设在床头附近下侧;排风口下边沿应高于地面0.15m,上边沿不应高于地面0.70m;
图3-4-2 标准负压病房通风空调平面图
图3-4-3 负压隔离病房通风空调平面图
2)病房送风口应采用双层百叶风口,排风口采用单层竖百叶风口;送风口、排风口风速均不宜大于1.0m/s;
3)病房内卫生间不做更低负压要求,只设排风,保证病房向卫生间定向气流。
(4)阀门的设置:
1)每间病房及其卫生间的送风管、排风管上应安装电动密闭阀,可单独关断管路对房间进行消毒;电动密闭阀宜设置在病房外;
2)同时病房及其卫生间送风、排风支管上设置手动调节阀,在系统初期调试时进行风量平衡调节。(www.daowen.com)
3.4.3.2 缓冲间、卫生通过区、更衣区和备餐间
(1)缓冲间室内设计温度宜为冬季18~20℃,夏季 26~28℃。更衣区内设计温度宜为冬季22~25℃,夏季 26~28℃。
(2)与病房相连的缓冲间换气次数不小于6次/h。控制气流“医护走廊→病房缓冲间→病房”的流向。
(3)控制气流“半污染区→穿防护服→污染区缓冲间”的流向。穿防护服房间换气次数不小于6次/h。
(4)控制气流“半污染区→缓冲间→淋浴→脱口罩→脱防护服→污染区缓冲间”的流向。脱防护服房间换气次数不小于20次/h。
(5)控制气流“半清洁区→换鞋→一更→淋浴→二更→半污染区”的流向。更衣区换气次数不小于6次/h,淋浴间换气次数不小于10次/h。
(6)备餐间换气次数不小于6次/h。与相通的走廊宜保持不小于5Pa的正压差。
(7)送风口采用双层百叶风口,排风口采用单层百叶风口,上送上排。
(8)脱防护服房间、脱口罩房间、淋浴间和缓冲间的排风在排风机组设置粗效、中效、高效三级过滤,排风口不设过滤器。
(9)脱防护服、脱口罩区设置独立的空气消毒设备。
3.4.3.3 医护走廊(污染区)
(1)室内设计温度为冬季18~20℃,夏季 26~28℃。
(2)医护走廊最小新风量为6次/h。
(3)送风口采用双层百叶风口,排风口采用单层百叶风口,上送上排。
(4)新风机组设置粗效、中效、亚高效三级过滤。在排风机组设置粗效、中效、高效三级过滤,排风口不设过滤器。
3.4.3.4 污洗间、垃圾暂存间
(1)污洗间、垃圾暂存间只设排风,不送风。房间内最小换气次数为10次/h,与相通的走廊宜保持不小于5Pa的负压差。
(2)排风口采用单层百叶风口,设置在吊顶上。
(3)排风口设置高效过滤器并高空排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