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4.1 技术规定
(1)医疗应急设施的污废水应将污染区、半污染区与清洁区和半清洁区的污废水分流排放,应做到同一洁净等级区域的排水单独排放。
(2)粪尿污水中含有活体冠状病毒,保证污染区排水管道通畅至关重要,污水管道水力计算应符合以下规定:
1)排水立管和横干管的最大设计排水能力取值不应大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 50015规定值的70%;
2)病房卫生间排水出户汇合管段根据流量计算管径增大一级,且不应小于DN150mm;
3)应保证排水管道内水流和气流组织畅通,减少排水造成的管道气压变化对水封造成的影响;污染区所有排水管道均应设有通气措施,一层应急医疗设施污染区排水也不应例外。
(3)排水系统应采取防止水封被破坏的技术措施,防止管道内有害气体溢出污染环境,危害健康,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减少地漏的设置,除准备间、污洗间、卫生间、更淋区域等应设置地漏外,护士室、治疗室、诊室、检验、医生办公室等房间不宜设地漏;
2)地漏宜采用带过滤网的无水封地漏加P型存水弯,存水弯的水封不得小于50mm,地漏应采用水封补水措施,并宜采用洗手盆排水给地漏水封补水的措施。
(4)医疗及设施排水通气管应高空排放,上至屋面的排水通气管四周应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宜将通气管中废气集中收集进行处理,通气管出口应设置无阻力型高效过滤器或紫外线消毒器等相关设施。
(5)检验科应设专用洗涤设施,核酸检验等污水应在高温消毒灭菌后才可排放到室外排水管网。
(6)空调冷凝水作为重要的潜在污染源需要统一收集,有组织地排放到室外污水管网,不得散排。
(7)手术供应室高温废水应单独设置管道收集排放,不得和区域内其他洁具共用排水管;在消毒蒸锅高温热水排放口应设专用汽水分离设施且在存水弯上端设置通气管至屋面排放,排放尾气经紫外线消毒器或光氢离子空气净化装置杀菌消毒。
(8)由于应急医疗设施排水点较多,在保证排水畅通的原则下,应采取技术措施减少安装开洞对结构主体的影响。
(9)负压机房排水具有病毒传染性,应采用密闭一体化排水设备消毒排放。
3.3.4.2 排水量
应急医疗设施建筑内的排水量应根据给水量计算确定,考虑到安全性和排水系统的密闭性,排水量不考虑折减系数,等于给水量。
3.3.4.3 设计
(1)应急医疗设施病区卫生间污水宜污废合流,医护区域及医技部分排水根据污水性质以及室外污水管线设计情况综合考虑,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1)当应急医疗设施规模较小(100~200张)时,宜在所有区域采用污废合流,方便统一收集预消毒;
2)当应急医疗设施规模较大且功能相对齐全时,排水系统分区域进行单独考虑,病区卫生间污废合流,医护和医技区域根据排水性质在满足现行相关标准的要求下进行分流,以方便收集处理为原则;
3)当室外化粪池设置确有困难时,病区卫生间排水可采用污废分流。
(2)病房标准模块单元排水应满足以下技术要求:
1)病房标准单元模块一般为三个集装箱体拼装而成,包括两个卫生间、两个病房和一个缓冲间,排水可两个卫生间统一污废合流排出;
2)缓冲间洗手盆处在半洁净区,宜与卫生间分开单独排放,如一起合流排出时手盆下部要设存水弯,水封高度不宜小于75mm,保证水盆频繁使用且水封高度不被破坏;
3)受集装箱体底部架空高度限制,病房卫生间出户后排水管在室外埋地汇合,按照现行团体标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染病应急医疗设施设计标准》T/CECS 661-2020中的要求设置室外清扫口和通气管;
4)病房卫生间排水出户汇合管段根据流量计算管径增大一级,且不得小于DN150mm;
5)空调室外机、人行步道等与架空层安装的排水出户管位置要进行综合汇总,出户管地面裸露管道需要采取保护措施。
(3)为加快模块化安装速度,当应急医疗设施病房卫生间采用集成卫浴时,应满足以下技术要求:
1)集成卫浴排水应在马桶排水上游设置带P型存水弯的多通道地漏,且利用洗手盆进行补水;
2)集成卫浴排水管安装尽可能压缩安装高度,应结合集装箱体结构进行无障碍安装衔接;
3)当病房为两层,受两层屋顶和地板影响,完成无障碍安装有困难时,在保证水封完好的情况下应最大可能地减小排水管安装高度,且和病房地面做无障碍斜坡;
4)集成卫浴地面应留有清扫口;
5)卫生间集成卫浴宜考虑在洗手盆下存水弯上方集成排水插口。
(4)应急医疗设施排水通气管和尾气处理设备安装需要满足以下技术要求:
1)不同洁净级别区域的排水通气管不得合并伸顶排气;同洁净级别宜按区域进行通气管汇合,减少屋顶开洞和尾气净化消毒装置数量;
2)通气管管径不得小于排水立管或横干管的管径,汇合通气管管径要按相关规范计算确定,且与选用的尾气处理设备安装尺寸一致;
3)应急医疗设施为一层时,可在排水出户管上沿外墙做通气管上屋顶排气,避免环形通气连续穿越箱体结构板造成的施工不便;
4)当应急医疗设施加装坡屋顶时,通气管应伸出屋顶,尾气处理设备可安装在屋顶夹层中;
5)病房区域室外汇合排水管应沿建筑外墙设置通气管上屋面,通气管间距不得大于50m;
6)通气管要远离室外正压送风和排风机组,以免影响通气管排气效果或风机吸入空气质量;(www.daowen.com)
7)尾气消毒可选用紫外线消毒器、光氢离子消毒装置,当采用高效过滤器时,应保证出气口无压差阻力;
8)尾气消毒设施均应有产品合格证明以及检测报告,不得现场自制产品;
9)尾气消毒设施安装应预留电源,安装位置由产品要求决定;当安装在屋面时,要有防雨措施;
10)与紫外线消毒器相连接的塑料通气管应选用耐腐蚀性管材,或在接口处设置放照射保护措施。
(5)应急医疗设施以下部位的排水应采用间接排水:
1)水泵房断流水箱溢流管、排水管排水;
2)空调冷凝水排水,空调机组排水;
3)饮水设备、生活热水机组排水;
4)工艺制水制水设备、高温灭菌设备排水。
(6)应急医疗设施地面排水地漏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淋浴和空调机房等经常有水流的房间应设置地漏;
2)卫生间有可能形成水流的位置宜设置地漏,病房卫生间地漏不应超过2个;
3)对于空调机房等的季节性地面排水,以及需要排放冲洗地面、冲洗废水的医疗用房等,应采用可开启式密封地漏;
4)地漏应采用带过滤网的无水封直通型地漏加存水弯,地漏的通水能力应满足地面排水的要求;
5)地漏附近有洗手盆时,宜优先采用洗手盆的排水给地漏水封补水。
(7)应急医疗设施以下区域排水管管径不应小于DN100mm:
1)病房卫生间排水管;
2)污洗间、倒便器排水管;
3)医护集中更淋和手术集中淋浴排水管;
4)手术供应室洗消、高压蒸锅排水管;
5)水专业相关站房排水管以及工艺用水制水间排水管。
(8)排水管布置敷设时,卫生器具至排出管的距离应最短,管道转弯应最少,横干管或一层出户管长度不宜大于10m。
(9)空调冷凝水应有组织收集排放,每个病房卫生间宜采用带P型存水弯的多通道地漏预留冷凝水排水插口,排水插口管径为DN32mm,季节性变换不使用时,应有封闭措施。
(10)应急医疗设施排水管管材应选用内壁光滑、低噪声、耐腐蚀、耐高温、易安装的排水塑料管材。
(11)底层排水管设计时,为避免涌水问题,管道坡道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 50015-2019的规定,建议采用通用坡度。
3.3.4.4 污水提升
改造建筑应急医疗设施地下有相关医疗功能需要提升排水时,应满足以下技术要求:
(1)医疗功能区域内,所有污水排放均应采用密闭式一体化提升装置。
(2)地下区域医疗功能布局及用水点布置应提前根据集水坑位置及尺寸现状,经专业间进行沟通确定。
(3)一体化污水提升设备应设通气管,通气管管径不宜小于DN100mm,并伸到建筑屋面进行通气,通气管合并以及尾气消毒均应遵守其设计、安装的相关要求。
(4)当一体化污水提升设备通气管伸出屋顶消毒排放有困难时,应在箱体内集成杀菌除臭装置。
(5)应根据集水坑现状尺寸选装体积较小的一体化提升设备。
(6)应选用双泵一体化提升装置,且箱体材料应坚固、轻便、耐腐蚀。
(7)一体化污水提升排水泵应有防缠绕和阻塞的功能。
(8)一体化污水提升设备应自动化程度高,具有液位控制及故障报警功能。
(9)排水管敷设较长时应设置环形通气管,环形通气管不得与一体化提升设备通气管合并,需单独伸到屋面通气。
(10)受改造建筑集水坑位置限制,现有集水坑无法满足功能排水需求时,宜采用真空排水系统。
(11)当有坡道入口时,需对坡道排水集水坑按50年重现期进行容积校核,并按计算雨水流量更换提升泵组。
(12)地下消防电梯集水坑及事故排水应按相关规范要求进行复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