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戏曲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悄悄地萌生的时候,人们或许并未注意它的来历,也不关心它的去向。只有当它成了气候,以其光彩夺目的风姿摇曳于中华文化艺术园林中的时候,人们才怀着好奇的心理,去寻踪觅迹。宁海平调,就是这样一朵在众多戏曲中的奇葩,其在与温州、台州、金华等地的戏曲文化交会中成长起来,成为一个古老稀有的地方剧种。
宁海平调是高腔体系的一个重要支流,因用宁海地方方言演唱,且所唱的高腔曲牌比较平缓,故称为“宁海平调”。
宁海平调萌于明末,盛行于清。由于从艺者多为宁海本地人,又因在宁海本地演出的戏班很多,所以当地人称其为“宁海本地班”。
宁海平调的表演极富特色,在音乐上采用曲牌连缀,前唱后帮,不托弦、以鼓击节的特色,保留着宋元南戏的遗风;在表演上有“耍牙”“抱瓶滑雪”“一马双鞍”“吃粥”“雀步”等独具特色的技艺。“耍牙”是宁海平调传统戏曲中所独有的表演艺术,一般应用在宁海平调《小金钱》一戏的“独角龙”身上。耍牙表演要求演员必须经过长期刻苦的训练,具备深厚功底。獠牙藏于口内,仍要唱、做、念、打。口中獠牙根据需要有四颗、八颗甚至十颗。演员口中含着獠牙,以舌为主要动力,齿、唇、气为辅助,时而快速弹吐,时而刺进鼻孔,时而上下左右翕动。狂怒暴跳时倒竖两颗利齿,凶猛时刺进鼻孔,得意时咬牙“咯咯”作响,动作变化多端,惟妙惟肖地刻画出独角龙奸诈、凶恶、不可一世的骄横之态,令人叹为观止。
王春鸯耍牙
宁海平调较多地保留了古代南戏的风格,从形式上看,宁海平调的表演很像金华婺剧,又有些接近甬昆。像婺剧而较之粗犷,近甬昆而更显通俗。在表演中注重大起大落,寓细腻于粗犷之中。宁海平调又擅用特技,如《小金钱》中的“耍牙”,《卖菜吐红》中的“吃粥”等这些特技的运用,为塑造人物形象、刻画特定环境下人物的心理,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绝妙效果。
宁海平调是我国现有高腔剧种曲牌保留得较为完整的一个剧种。据统计,宁海平调原有各类曲牌300余支,现存的仍有190多支。这些曲牌的风格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激昂、奔放。这类曲牌大多用在戏剧人物中,面对不得志和世态炎凉、没有反抗能力,只好借助舞台来倾吐自己内心的压抑。
二是委婉、曲折。这类曲牌正是平调在音乐处理上的独到之处。通过切分改变强弱关系,可以打破曲牌演唱时强烈的节奏感,也可以达到语音与曲调更好的统一,使之更为细腻地表达情感。(www.daowen.com)
三是清丽、明快。宁海平调的曲牌虽有几百个,但实际上先有《点绛唇》,以《点绛唇》的第二句下半句作为胚胎发展成《混江龙》,由此逐一派生出了其他曲牌,而这些曲牌从本质上来看,与宁海当地的山歌、田歌、渔夫号子的主句颇为相似。宁海的山歌渔歌以其清新、明快为人们所称道,汲取这一特色作为曲牌音乐的基调,不能不说是平调曲牌音乐的又一独特风格。
宁海平调的唱腔与京剧、越剧等的板腔体不同,是以曲牌的形式呈现的。在演唱时,有时以一个曲牌为一段唱腔,但是在实际演出中,单个曲牌往往达不到剧情变化、角色情感表达的需要,因此常常把多个曲牌连接起来演唱。这种演唱方式叫“曲牌连缀体”,也叫“曲牌连套”。
宁海平调兴旺时,演出活动涉及地域较广,近至象山、三门、临海、仙居、天台、黄岩、温岭、奉化、宁波、舟山、绍兴等地,远至杭嘉湖乃至上海等地。据老艺人刘全本、刘增桃回忆,他们曾经在上海演过一至两年的戏。据载,1840—1920年,宁海平调的演出活动相当频繁。(《宁海平调口述史》)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叶全民辅导薛巧萍“独角戏”出场动作
宁海平调在辛亥革命后一度盛行,演出活动涉及地域也广,这促进了宁海平调剧社的发展。当时的平调班社很多,仅宁海一地就有邬聚元、宁舞台、王聚文、严聚文、中山舞台、杨聚文等十多个班社。据有关记载,民国初年,宁海平调比较兴盛,但在1932年之后,就渐趋没落,濒临消亡。
1956年宁海平调演出队成立,接着排演了不少传统剧目。后来在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成立了宁海县越剧团平调演出队。1960年,宁海县平调演出队从宁海县越剧团中分离出来,独立成立宁海县平调剧团,并着手发掘、整理了一批传统剧目和相关资料,先后上演了二十余个传统剧目和现代戏。但又因种种原因,平调演出曾中止过多年,不少传统剧目濒临失传。1978年,宁海县平调剧团又恢复了建制。到了1982年,宁海县成立了“平调整理研究小组”,重新整理、翻印了平调传统剧目三十九部、四十余个曲牌以及锣鼓点、器乐曲等大量资料。之后,平调剧团演出活动渐渐多了起来。
2006年,宁海平调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宁海县越剧团更名为宁海县平调艺术传承中心。2015年,浙江宁海被评为“戏曲之乡”。宁海平调,这个古老稀有的地方剧种,在中国文艺百花园中开放得更加绚丽多彩了。
《金莲斩蛟》剧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