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宁波戏曲文化:姚剧传承和创新的力量

宁波戏曲文化:姚剧传承和创新的力量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姚剧是宁波比较早流行的一个剧种。姚剧最早被称为“余姚腔”,是余姚、慈溪一带的戏文子弟所创的声腔。2008年,姚剧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余姚市艺术剧院被确定为“姚剧传承基地”。自此余姚姚剧团为了余姚姚剧的传承、创新不懈努力。姚剧《王阳明》先后在余姚、宁波、杭州公演,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反响。古老的姚剧紧跟新时代的前进步伐,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宁波戏曲文化:姚剧传承和创新的力量

姚剧是宁波比较早流行的一个剧种。姚剧最早被称为“余姚腔”,是余姚、慈溪一带的戏文子弟所创的声腔。余姚、慈溪历来是浙东物资的集散地,为戏剧创新、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社会物质基础。据陆容《菽园杂记》和祝允明《猥谈》载,明成化、正德年间余姚腔已流行,由此推理,其起源当更早一些。据徐渭《南词叙录》,嘉靖年间余姚腔已传播到长江下游地区。

余姚腔形成过程中,除接受宋、元南戏(流行于温州地区的一种戏剧,也叫“戏文”,是浙江省内最早出现的戏剧之一)的音乐传统外,因余姚的戏文子弟经历了走南闯北的大流动,余姚腔也受到北曲的影响。

余姚腔,受北曲影响较大,具有很多北曲成分;它不托管弦,实行干唱,用小音量打击乐器;它的唱口比较平稳,旋律级进,它的音调不会太高,音色比较清软、抒情。“余姚腔”就是“姚剧”的最初阶段。

姚剧就其特点和表演形式来看,属于滩簧类地方剧种,脱胎于当地“车子灯”“采茶篮”“旱船”等民间歌舞及“雀冬冬”等民间说唱艺术,从“余姚腔”发展演变为一种表演剧种。因用余姚方言演唱,故俗称“余姚滩簧”,简称“姚滩”。

清乾隆年间,姚滩盛演于余姚、慈溪、上虞城乡,当时已经有比较成熟的演出班子,有虞才华带班的“才华班”。著名艺人有马楠本、周兰英、楼阿木、月月红、小山宝、大桂香等。这些艺人大多挂牌演出于“余乐园”“高升楼”“如意楼”等演艺场。20世纪30年代,由小山宝、大桂香演唱的《卖小糖》一剧,曾由高亭公司灌制唱片。在姚滩发展的鼎盛时期,曾有职业班社二十余个。

因姚滩艺人在演出时常有插科打诨的即兴发挥,内容涉及针砭时弊,加之大多演出的剧目都表现男女爱情,争取婚姻自主,故被当局列为“淫戏”而屡遭禁。抗日战争时期,时局混乱而冲击了演艺市场,姚滩生存空间每况愈下,至解放前夕,姚剧班社已所剩无几。

1953年,在浙江省文化局的重视和余姚县文化馆的扶植下,由黄承炳等十七位“姚滩”艺人组建了“余姚滩簧小组”。1956年“余姚滩簧”定名为“姚剧”,同年9月,经省文体局批准,正式成立“余姚姚剧团”,该剧种从此进入了发展的新阶段。(www.daowen.com)

“滩簧”时期,演出阵容较简单,一般为“四花(生角)、四旦、三后场(乐队)、一里厢(走台,即道具师傅)”共12人,角色行当分“花脸”“旦堂”两种。即一切生角不分年龄文武,但有身份之分,文人秀士或有财富地位的,戴瓜皮帽,穿长衫,称为“长衫花脸”。“旦角”分“上旦”“下旦”两种。“上旦”为有身份或上了年纪的女性,“下旦”为年轻女性。

姚剧在滩簧时期上演的剧目多为一花(生)一旦的“对子戏”和多角的“同场戏”,代表剧目有《打窗楼》《十不许》《大闹花灯》《秋香送茶》《采石榴》等七十二本传统戏。另有自绍剧移植而来的《双贵图》《宝莲灯》《两重恩》《珍珠塔》四整本大型剧目。

1956年,成立了余姚姚剧团后,姚剧有了飞速发展。姚剧随着时代的发展,演艺水平不断提高。在演出剧目上,改变了对子戏、同场戏的套路,并对一些传统老戏做了去芜存菁的处理,除了保留优秀传统剧目外,开始为本剧种创作新剧目。1957年,出现了一批紧密联系现实生活的现代剧目,如《玉兰拜寿》《搭壁拆壁》《红灯志》《雷锋》《焦裕禄》《柏树坡》《女儿大了,桃花开了》等,其中有多台优秀剧目在各级调演中荣获大奖。与此同时,姚剧还积极向兄弟剧种,如沪剧锡剧、甬剧等学习、借鉴,移植适宜本剧种演出的剧目,如《碧落黄泉》《双推磨》《半把剪刀》《天要落雨娘要嫁》《杨乃武与小白菜》等,至今这些剧目都成为姚剧演出的保留剧目。

2008年,姚剧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余姚市艺术剧院被确定为“姚剧传承基地”。姚剧著名表演艺术家沈守良和寿建立分别被确认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和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自此余姚姚剧团为了余姚姚剧的传承、创新不懈努力。

2018年1月,余姚姚剧团创作了姚剧历史剧《王阳明》,把王阳明重视民生的思想主张完美地融合进了戏剧情节,通过丝丝入扣的场景演绎,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弘扬传播了王阳明思想和阳明文化。姚剧《王阳明》先后在余姚、宁波、杭州公演,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古老的姚剧紧跟新时代的前进步伐,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姚剧作为戏剧文化中的一脉,因时而兴,乘誉而变,随时代而行,与时代同频共振,推陈出新,为戏曲文化的发展作出不懈努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