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宁波戏曲文化:探寻昆曲的源流与影响

宁波戏曲文化:探寻昆曲的源流与影响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昆曲,原名“昆山腔”,简称“昆腔”,是一种中国古老戏曲声腔、剧种,清代以后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昆曲是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昆曲的音乐属于联曲体结构,简称曲牌体。到了明万历末年,昆曲经扬州传入北京、湖南,跃居各腔之首,成为传奇剧本的标准唱腔,有“四方歌曲必宗吴门”一说,可见昆曲在当时的影响之大。甬昆戏班由“前场”“后场”“衣箱”“外场”四部分组成。各部分分工明确,配合有序。

宁波戏曲文化:探寻昆曲的源流与影响

昆曲,原名“昆山腔”,简称“昆腔”,是一种中国古老戏曲声腔、剧种,清代以后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昆曲作为我国的一种传统文化艺术,堪称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誉为戏曲百花园中的“兰花”。

昆曲是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据有关资料记载,昆曲最早发源于元末明初苏州地区昆山,是一种民间曲唱艺术。它与起源于浙江的海盐腔、余姚腔和起源于江西的弋阳腔,合称为明代四大声腔,同属南戏系统。它不仅有一套优美、婉柔的曲调,还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以及武术的表演艺术。现在人们所说的昆剧一般是指作为一个戏曲曲种的舞台表演形式。

昆曲素有“百戏之师”的雅称。许多地方剧种,从晋剧、蒲剧、湘剧、川剧赣剧、桂剧、邕剧、越剧到广东粤剧、闽剧、婺剧、滇剧等等,都受到过昆曲艺术多方面的影响和滋养

昆曲的伴奏乐器,以曲笛为主,辅以笙、箫、唢呐三弦、琵琶等,时伴有一般的打击乐器。因昆曲曲调本身典雅、委婉的特点,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艺术特色。昆曲的音乐属于联曲体结构,简称曲牌体。它所使用的曲牌丰富多彩。据不完全统计,有一千余种,南北曲牌来源于唐宋时代的大曲、词调等,还杂有民歌和少数民族歌曲。它以南曲为基础,兼用北曲套数,并以“犯调”“借宫”“集曲”等手法进行创作。

到了明万历末年,昆曲经扬州传入北京、湖南,跃居各腔之首,成为传奇剧本的标准唱腔,有“四方歌曲必宗吴门”一说,可见昆曲在当时的影响之大。明末清初,昆曲又流传到四川、贵州和广东等地,由此,渐渐发展为全国性的剧种。

昆曲所代表的美学趣味凝聚了中国广大地区文人的美学追求和艺术创造。正是由于它是文人雅趣的典范,才具有极强的覆盖能力,得到广泛传播的可能,并且在传播过程中,保持着它在美学上的内在的一致性。

作为昆曲四大声腔之一的余姚腔,植根于宁波这片土地也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宁波昆剧,简称“宁昆”,俗名“甬昆”,老宁波人叫它“本班”。这种叫法,以区别于温州的“永昆”,金华、台州、黄岩的“草昆”。甬昆曾经在宁波地区的鄞县、镇海、奉化慈溪、余姚、宁海、象山等地广泛演出,盛极一时。甚至在舟山定海、岱山等地的山区、海岛,也有它的足迹

昆腔大约在清康熙、乾隆年间传入宁波。到太平天国年间,逐步兴盛起来。当时,宁波城市商业繁华,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了进出口贸易交流频繁,以海运起家的富豪巨商和一些官宦之家,常把听昆曲作为他们茶余饭后的享受节目。昆曲的引进,让宁波城乡各阶层人士开阔了眼界。他们对于高雅的昆曲也有新的需求。“余姚腔”的传播基础给甬昆的繁荣提供了成长的沃土。当时甬上文人荟萃,各种文学艺术形式的创作十分繁荣。有些有识之士对昆腔剧目进行改编,这也是甬昆在浙东一带得以较快发展的原因之一。

甬昆在清乾隆、嘉庆年间,戏班林立,昆伶如云。鄞县姜山绅士顾凤卿创办的戏班“老宝凤”就是其中之一。该戏班在太平军进驻宁波时,曾经倾力慰问演出。由此,“老宝凤”的艺人们,得到了太平军的热情鼓励和奖励。老一辈艺人中传诵着这样一首民谣:“姜山绅士顾凤卿,‘老宝凤’班子做戏文;太平天国万万年,庆祝贺喜闹盈盈。”从中可知,此时戏班与太平军的亲密关系

咸丰年间,除上述较早创班的“老宝凤”外,还有“老庆丰”“新庆丰”“老瑞丰”“赛庆丰”等戏班。众多戏班各有拿手好戏,深得观众欢迎。如当时宁波人对“老瑞丰”戏班也有一首赞词:“班子‘老瑞丰’,行头主才东(人名);每日在西门外行宫,做做《三打韩通》。”据甬昆老艺人毕春桂先生说,《三打韩通》是一出有名的武戏,演出时场面非常火爆,深受观众赞赏。

此外,“老庆丰”“新庆丰”两家班子也很有名,尤其是奉化一带的观众,对这两个班子怀有特殊的感情。当时,民间传有两句口头禅:“蜡烛要点‘大同元红’,班子要是新老庆丰。”(“大同”是宁波城里一家著名的南北货店的店名,“元红”是牌号。)

光绪年间是甬昆的全盛时期,当时戏班多达几十家,著名的有“老庆丰”“新庆丰”“老聚丰”“老凤台”“老绪元”“老景荣”“老三绣”“大庆丰”“时庆丰”“余庆丰”“大聚丰”“大庆荣”等等。这时,各班演员阵容整齐,生旦皆备,还涌现出了一批名角,他们技艺超群,表演精彩纷呈。

至清末民初,甬昆因广大观众的喜爱,不仅舞台演出频繁,而且学唱昆曲的人也越来越多。由于观众和演员的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甬昆演员的技艺日益精进,而观众的欣赏水平也不断提高。很多观众看戏时,已不单是消遣,而是达到了欣赏和品味的地步。此时,宁波市民学唱甬昆蔚然成风,而且这阵风还进入了学校。商人秦润卿先生捐资所办的“普迪学校”中就有学生学唱昆曲。在该校建校十周年之时,有学生演出昆剧《卧薪尝胆》。学生们的精彩演出受到了全校师生和乡里绅士们的高度赞扬。

昆曲在现在看来,好像是曲高和寡的“古董”。但是,在民国时,它却是广受市民欢迎的一种戏剧。据有关资料记载,当时,昆剧除在几个大的剧场终年有演出之外,在普通的百姓聚会作乐的老城隍庙边二层楼房里,也经常有班子来演出。20世纪40年代,城隍庙里上演昆剧还是十分频繁的。1962年,苏州市戏曲研究室的同志来宁波调研甬昆的情况,追溯昆曲的历史渊源及影响时,发现了一支早年生根于浙江宁波一带的甬昆队伍,联系上了当年在宁波名噪一时的老生陈云法、高小华,正旦周来贤,四旦王长寿、林根兰等甬昆老艺人。这些老艺人不久被邀请至苏州追忆往日的艺术生活,口授身传甬昆技艺。苏州市戏曲研究室还为他们编印了一本《宁波昆剧老艺人回忆录》,这本回忆录如今成了研究甬昆极其珍贵的资料。

甬昆戏班由“前场”“后场”“衣箱”“外场”四部分组成。各部分分工明确,配合有序。据甬昆老艺人王长寿、周来贤、陈云法等口述记录:甬昆戏班就其组织阵容的差异分为“三三六”和“二二六”两种。“三三六”是指组织完备的戏班;“二二六”是指角色不全,演员年龄较大的戏班。一般来说,“三三六”戏班有三十五人,“前场”演员为二十五人。角色分为:副末;正老生、二榜老生、三榜老生;正小生、二榜小生、三榜小生;正大面、二榜大面、三榜大面;正二面、二榜二面;正小面、三榜小面;老旦、正旦、作旦、四旦、五旦、六旦、七旦、八旦、九旦。

昆剧相传有十个“家门”,但甬昆的旦角却只有九个“家门”。据甬昆老艺人王长寿、周来贤口述记录:

九旦这个旦角是打基础、学本领阶段的行当,因此,一般都由艺徒担任,只给一些宫娥、彩女、使女和小孩一类的角色,演员的表演技巧也比较简单。八旦和九旦一样,一般也只是演宫娥、使女等简单的角色,但它比九旦要求多一些,要能演折子戏,以便习练技艺,使之更熟练。

所以,八旦、九旦和其他的旦角不同,严格地说不是真正的行当、家门。而七旦又称“花旦”,角色要求相对较高,必须五官端正,嗓音甜润,身材适中,口齿清晰,眼风灵活,身段轻盈,还必须有熟练的唱功和一些武功底子,方能胜任角色。如扮演《西厢记·跳墙、着棋》中的红娘,《义侠记·挑帘、裁衣》中的潘金莲等。(www.daowen.com)

而六旦比七旦要稳重,戏量不多,但要求对生活有较丰富的经验,这样才能把剧中人物的不同性格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来,要求还是比较高的。如扮演《水浒传·活捉》中的阎婆惜,《白蛇传·断桥》中的青儿,《玉簪记·偷诗》中的陈妙常等。五旦要求稳重文静,眼风生动,要达到“眉挑目语、五官传神”,如扮演《昭君和番》中的王昭君,《长生殿·小宴》中的杨贵妃等。

四旦,又称“泼旦”,要求嗓音响亮,要有泼劲,还需要武功底子。它不同于其他旦角,要有一定的年龄,才能体会所扮戏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从而逼真地把它表现出来,如扮演《铁冠图·刺虎》中的费贞娥,《水浒传·刺惜》中的阎婆惜,《白蛇传·水斗》中的白素贞等。

作旦,也叫“闺门旦”。要求端庄稳重,雅静秀丽,有内在美,能表演出端庄文秀,笑不露齿,步不动裙的闺阁千金的形象。《牡丹亭·游园、惊梦》中的杜丽娘,《钗钏记·投水》中的史碧桃这类角色需作旦来饰演。

九门中的重要旦角称“正旦”,它要求演员嗓门大,仪态端庄稳重,扮演中年妇女较多,如扮演《琵琶记》中的赵五娘,《白兔记·出猎》中的李三娘,《烂柯山·痴梦、泼水》里的崔氏。

最后还有一个重要的角色“老旦”,这角色一般由年纪较大的演员来饰演,要求嗓音响亮,功架凝重,如演《荆钗记·见娘》中的王夫人,《西厢记·拷红》中的崔夫人等。

总之,甬昆对旦角的要求很严格,讲究表情。要求演员对所饰角色完全做到传情达意,在做派上能眼波流转,顾盼自如,喜、怒、哀、乐尽在表情中。

甬昆的“后场”也很有讲究,配有乐队人员六人,其中打鼓、打小锣、打大锣各一人,这在甬昆中称作“武边”;吹笛、弹弦、吹笙各一人,称为“文边”。除此之外,“衣箱”设管理人员二人,专门管理演员的戏衣。其中,也有不同的分工,管理蟒袍、花袄衣箱一人,称为“大师父”。管理盔头、靴子等衣箱一人,称为“二师父”。还有负责后台管理道具、舞台布置、放烟火等人,除此以外,还有承担戏班的伙食、茶水、杂物等人。

相比昆剧,甬昆更具有地方性的艺术特色。宁波老戏迷说它是“昆曲笛子,调腔锣鼓,做工考究,话音带土”的综合艺术。这种说法确实道出了甬昆的艺术特色。

甬昆在做工上的特色,举例如下。

如在《白蛇传·水斗、断桥》中的“蛇行”特色,《雁翎甲·盗甲》中的“雀步”功夫,都为同行和观众所赞赏。《白蛇传》中演员为刻画白素贞的特征——为蛇所化,表演时做到上身保持挺直,身段却婀娜轻盈,台步细碎快捷,把蛇在水中蜿蜒游动的形态演得活灵活现,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而在《雁翎甲·盗甲》中,为显示时迁具有飞檐走壁的绝技,和能在鼓上窜来窜去不露声色的“鼓上蚤”功夫,演员的台步总是保持一蹲一跳,忽飘忽着,显得敏捷轻灵,无拘无束。

甬昆台步中还有一套突出的绝技——“矮步”和“打蹲坐”。如在《义侠记·诱叔、别兄》中,演武大郎的演员出场时,左手托饼盘,右手拿折扇,双腿蜷曲,贴近胸口,腰背挺直,摇摇摆摆地走外八字步,乍看就比普通人矮了一截。无论是扑、坐、踢、跳、纵等动作,演员都能用“矮步”,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一个矮子形象。

甬昆最富特色的是演唱时伴有“和腔”,这是其他地方昆剧所没有的。在演出时,演员在台上演唱,后场人员在台后应声唱和,这让听众感到新鲜悦耳,颇有艺术表现力。

甬昆虽然说是宁波本地的昆剧,其演出范围却相当广泛。如1912年夏天,甬昆戏班“老凤台”远赴汉口演出;1912年8月,以“老三绣”为名的班底,改名“四明文吉祥”,赴上海演出。1919年农历四五月里,“老凤台”戏班在上海连续演出九天九夜,座无虚席。在甬昆演出期间,当时上海著名京剧名人李春来等,几乎每天买票观看,在观看时,还不断摘录“甬昆”的表演技巧。由此可见甬昆当时在外地的影响之大。

然而,甬昆还是应了宁波人的一句老话,叫“好戏不长”,这话也反映了甬昆由盛至衰的过程。在清末民初,徽班早流传到宁波一带,与甬昆争夺观众。徽班的剧目很多,大多是历史剧,剧情热闹,文武戏兼备,唱词、道白又比甬昆通俗,易为观众所接受。因此,外来戏班的业务呈蒸蒸日上之势。在此情况下,甬昆艺人虽努力汲取其他剧种的特点,在编剧上下了功夫,大量编排新戏,与徽班抗衡,以期占领舞台,争取观众。但是在改变和创作新戏上,只一味追求场面热闹,努力添加武打动作,在创作上深度不够,致使甬昆逐渐走上了末途。到了20世纪,宁波京剧大盛,甬昆却一蹶不振,逐趋衰落。到了1933年,“甬昆”仅剩下三副戏班子。没过多久,在浙东一带流行百年有余、盛极一时的甬昆销声匿迹,宁波人很难再听到、看到甬昆的轻歌曼舞了。

昆曲这一我国传统戏曲中的古老剧种,虽然自20世纪初以来面临传承危机,但现今又迎来了春天。2001年5月,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和一批专家把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扛鼎之作五十五折的《牡丹亭》压缩成可供演出的二十九折。自2004年4月台北开演以来,青春版《牡丹亭》巡演足迹遍及北京、上海、杭州等地,所到之处备受追捧。青春版《牡丹亭》如同一个新兴的文化符号,成为被多人追捧的、流行与古典的双生儿,自此掀起了一股“昆曲热”。然而,作为富有宁波地方特色的甬昆,何时能在舞台再现它的艺术特色呢?这应该也是宁波昆曲爱好者的美好期盼吧!

《牡丹亭》剧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