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宁波戏曲文化:甬剧兴起、独特魅力|最全甬剧曲牌、剧目统计

宁波戏曲文化:甬剧兴起、独特魅力|最全甬剧曲牌、剧目统计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甬剧原是农民、手工业者在劳动时和劳动之余自我娱乐,或是夏天乘凉时,或在家族庙会祭神、喜庆堂会时演唱的。串客和串客班的出现,标志着甬剧逐步完成从田头山歌、唱新闻的曲艺形式,到滩簧的戏剧形式的过渡。甬剧作为宁波地方戏曲,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鲜明的地方特色。据统计,甬剧曲牌有近一百种,在晚清时成熟的剧目有《打窗楼》《庵堂相会》《双玉蝉》《卖草绳》《卖橄榄》《大沛沧州》《拔兰花》《双落发》《还披风》等。

宁波戏曲文化:甬剧兴起、独特魅力|最全甬剧曲牌、剧目统计

清中叶以后,地方戏兴盛起来。甬剧作为宁波地方唯一的本土剧种,从源于农村的田头山歌、“唱新闻”基础上,吸收了马灯调、四明南词等民间曲调演变而来。甬剧原是农民、手工业者在劳动时和劳动之余自我娱乐,或是夏天乘凉时,或在家族庙会祭神、喜庆堂会时演唱的。演唱的内容大多是经过加工的社会新闻、民间常流传的生活故事,无表演动作,也无乐器伴奏。而在民间流传最频繁的“唱新闻”仅凭有眼疾的艺人,一个竹筒小鼓,一面小锣,根据演绎故事的各个节点,而穿插敲锣打鼓,自由自在,倒也不缺所唱节奏,颇受下层市民的欢迎。

乾隆年间,受“苏滩”影响,开始出现简单的表演和胡琴伴奏,这种形式称为“串客”。道光十年(1830)后,出现了营业性演出的“串客班”,其表演的舞台不大,可在郡庙、茶室,甚至在大户人家的院子里表演。串客和串客班的出现,标志着甬剧逐步完成从田头山歌、唱新闻的曲艺形式,到滩簧的戏剧形式的过渡。到了光绪年间,串客班风行一时。

晚清处于封建社会,那些宣传男女青年追求爱情和婚姻自由的演出内容,被清政府看作是“大逆不道”。清政府把串客班的节目视为“花鼓淫戏”,因此串客演出屡遭查禁。道光十九年(1839)后,宁波府所属六县发布通令,捉拿“串客”,并处以拘禁或罚款。同治七年(1868),又提出查禁串客剧目,被禁演的有《卖草囤》《拔兰花》《捉垃圾》《庵堂相会》等。从此,串客班终止了在城市里的表演,转入山乡农村活动。

光绪十六年(1890),宁波串客艺人邬拾来、杜通尧等应上海茶馆老板之邀,赴上海演唱。他们打着“宁波滩簧”(后一度称“四明文戏”“改良甬剧”)的旗号,在小东门凤凰台、白鹤台等茶楼献演,轰动一时。(www.daowen.com)

宁波滩簧进入上海不再称“串客”。当时上海滩活跃着苏滩(苏剧)、本滩(沪剧)、锡滩(锡剧)等剧种,宁波滩簧为了有别于其他滩簧,适应新环境和新观众,在舞台艺术音乐唱腔、剧目内容等方面都做了较大创新,一时成为上海滩上一支新的滩簧戏队伍,为甬剧的诞生起到了重要作用。

甬剧作为宁波地方戏曲,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它以浓郁的宁波土话作为表演的说白,采用当地的民歌曲调作为甬剧的基本曲调,如四明南词、二五、小调插曲(浙东山歌、马灯调)。由于唱词、对白通俗易懂,形象生动,朴素真挚,唱腔语言结合紧密、流畅,深受民众欢迎。据统计,甬剧曲牌有近一百种,在晚清时成熟的剧目有《打窗楼》《庵堂相会》《双玉蝉》《卖草绳》《卖橄榄》《大沛沧州》《拔兰花》《双落发》《还披风》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