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之一,它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戏曲的优点逐渐演变而成的。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徽戏开始进京。最早进京的徽班有享有盛名的安徽“三庆班”,随后有“四喜”“和春”“春台”诸班,史称“四大徽班”。当时,徽班所唱的声腔以二黄为主。二黄声腔起源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在徽戏“吹腔”和“高拨子”的基础上演变成的“四平调”进一步发展变化而成的。四大徽班和以后陆续进京的徽班,以其优美动听的唱腔和卓越的表演受到观众的欢迎。
清嘉庆、道光年间,湖北汉剧艺人李六、王洪贵等进京,并加入徽班中演出。汉戏(汉剧)所唱的声腔除了二黄之外,还有西皮。西皮是源于甘肃、陕西一带的秦腔流传到湖北襄阳地区后,与当地民间曲调结合演变而成的。徽、汉艺人的合作,二黄和西皮的合演和相互影响,为京剧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当时,昆曲逐步衰落,但因其艺术水平较高,又受到地方掌权者的支持,在北京戏曲舞台上仍占有较重要地位。徽班为了与昆曲、秦腔相对抗,适应北京观众的需要,在艺术上进行了一系列变革,在继承徽调和汉调基础上,还广泛吸收其他戏曲的长处,特别是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艺术,并吸收了民间流行的一些曲调,逐步形成了相当完整的艺术风格和表演方法。(www.daowen.com)
道光二十年(1840),京剧正式形成。此时,京剧的各种唱腔板式已初步具备,京剧的艺术特点也已形成,角色行当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拥有了一批具有京剧特色的剧目。京剧第一代演员已经出现,其中,有被称为老生“三鼎甲”的余三胜、张二奎、程长庚。程长庚对京剧的形成和发展贡献很大,是京剧在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
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清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舞台上活跃着享有盛誉的老生“后三杰”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小生徐小香,旦角梅巧玲、余紫云等。其中,谭鑫培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他创立了影响巨大的京剧“谭派”。后来老生的很多流派都是从谭派演变而来的。此时京剧艺人经常被召进宫廷内演出,京剧逐渐取代昆曲的地位。京剧的传统剧目很多,有一千多个,常演的有三四百个,尔后,京剧的传统剧目逐渐影响了其他剧种。
清时,虽然京剧在京城、上海已有较大影响,在宁波,尽管也有相当多的人喜好吟唱京剧,但在民间尚未形成主流,也没有一个完整的戏班子,更没有著名演员出来撑台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