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职教育花盆效应探究:功能分类研究

中职教育花盆效应探究:功能分类研究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广西中等职业教育局限类教育“花盆效应”现象各类别的功能,是促进还是局限,是参照体与对象选取偏向问题。(一)政策性局限性“花盆效应”功能中等职业教育政策性局限性“花盆效应”,指政策对中等职业教育本身某一个时期某一方面的阻滞作用明显大于促进作用的现象。(二)广西中等职业教育社会发展性局限性功能职业教育的发展,社会环境不可忽视,当地产业环境及区域产业环境保护不可忽视。

中职教育花盆效应探究:功能分类研究

事物的辩证性,使任何事物的存在与发展产生的功效,都存在辩证的两面性。

广西中等职业教育局限类教育“花盆效应”现象各类别的功能,是促进还是局限,是参照体与对象选取偏向问题。政策之于中等职业教育,时间段内局部局限、阻滞,偏离于中等职业教育本身期冀的目标,则为局限性效应。

(一)政策性局限性“花盆效应”功能

中等职业教育政策性局限性“花盆效应”,指政策对中等职业教育本身某一个时期某一方面的阻滞作用明显大于促进作用的现象。市场经济下,政策本身的功能,是关键时期调节控制、导向,利于社会发展则促进调控,不利于社会发展稳定,则限制调控。调控有自发调控和强制调控。市场经济下,自发调控为主,指导性调控辅助,强制调控少有,但存在。如广西壮族自治区目前正在做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结构优化,强制性调控教育资源利用,整合优势资源,以更利于职业教育整体发展和大局发展。政策调控主要控制教育的方向,满足社会发展、民众教育需要。

1.导向及特色自设、自调功能

政策的导向,关注的是国计民生,是民众刚需,是大局稳定,不具体到行业具体发展深度、广度。行业的发展,是众目之下,如何利用发展政策的导向,是行业软实力大小的体现。对于中等职业教育,政策的导向是高、大、上的,也是充满潜力和机遇的。抓住政策的机遇和潜力,就走在了职业教育行业的前列,此时政策“花盆效应”于中等职业校属于正向效应明显,走向高峰值。走在政策机遇社会化之后的,政策的调控就出现低峰值与低潮的局限效应。

计划经济时代,行业创业和发展是计划性的,教育是计划性的,中等职业教育也是计划性的。行业的发展处于政策计划控制限定下,教育只要满足行业发展计划需要就好,不存在不在政策计划内的行业,中等职业教育匹配当时的计划是当时社会发展需要。

在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市场的指挥棒是“需求”,一切社会民众需要的“需求”存在,都是合理的。是否成为职业教育专业,在于市场需求量及持续时间和社会供需满足度。政策在市场经济下,主要是对满足需求作大方向上的导向,不像计划经济时代的具体控制。例如,当计算机应用成为社会发展刚需时,政治上允许计算机应用专业入行入市,但计算机应用专业各具体专业及应用领域辉煌多久,在哪个层次存在时间更长,如何发展更迭,何时作为专业衰退,却不是市场经济下政策调控的内容,与计划经济有本质上的区别。基于此种种,市场经济时代,政策性“花盆效应”的导向功能一定时期内依旧明显,调控功能较计划经济时代的弱,跟随着市场需求沉浮涨落,出现调控的短时期的高峰峰尖期,然后逐渐回落。

由此可见,政策导向局限的显现,本质是职业教育自身软实力的局限。政策大方向既定,小方向、特色方向自设自创自由发挥,软实力起决定性作用。目前,广西中等职业教育思维,大部分依旧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思维模式,等待政策扶持,局限效应必定更显著。

2.优胜劣汰,发展调控功能

在计划经济时代,行业发展规模在计划中,行业人才需求类别、数量在计划中,人才流向在计划中。教育为计划经济服务,生源流向、数量须按计划指令完成,“一个萝卜一个坑”,超量或空缺,人才没办法安置到行业岗位上或造成岗位工作紧缺人才,都违反政策指令,简单说,政策需要,是计划经济时代行业和教育发展的“命脉”。市场经济时代,社会需要才是行业和教育发展的根本。

社会需求有时间性、供求性。供不应求时,行业兴盛,供大于求时,行业回落或衰退。政策服务于大众需要和社会稳定,是宏观大局普适的,与职业教育直接服务于行业,以行业发展为风向标不一样。在某一个技能、产品、人才成为社会刚需,是普遍性需要时,政策倾向于赋予其生存发展便利、空间,满足社会需求。职业教育可以不跟随这一需求大力推进这一专业的发展,而是寻求这一专业发展极限后的可持续发展,也即是常说的职业教育应该追求的是前瞻性的专业、职业发展,这是职业教育长盛不衰的法宝。现阶段的职业教育仅有高等职业教育有目标、有意识、有前瞻性地考虑专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较快地跟上职业行业发展。因此,行业政策导向和调控下,在调控的当年以及前后几年,教育某些专业出现发展峰值,如果很快市场就饱和或专业技能成为普遍素质时,就易出现政策短时变动,专业也随之变动,出现波动局限效应。就如广西在党的十九大之前10年职业教育攻坚,职教兴盛,在党的十九大以后,普通高中教育成了民众对教育的刚性需求,普通高中兴建成了高潮,职业教育出现政策引导下的局限效应。

(二)广西中等职业教育社会发展性局限性功能

职业教育的发展,社会环境不可忽视,当地产业环境及区域产业环境保护不可忽视。放眼世界,哪个国家、哪个地区产业兴,那个地方的职业教育必定兴——德国制造业发达,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走在世界前列;新加坡各种企业世界闻名,新加坡引企入校、校企合作职业教育模式成为世界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典范。社会于职业教育,是激励还是障碍,在于社会发展性功用。

1.社会选择功能

职业教育设置的专业以及专业教学的知识技能,一定是社会选择的需要的,至少也应当考虑当地行业选择需要或周边省市行业所选择和需要的。需要量大,供小于求时,职业教育处于发展的上升阶段;供大于求时,职业教育进入发展的衰退阶段,会否退出市场,取决于职业教育是否有行业需要的新技术、新发展方向,且新技术新方向是社会必需的。社会发展性局限选择功能,问题还在于职业教育的软实力与前瞻眼光上。

2.社会摒弃功能

社会是人工生态系统,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生态系统最基本的规律就是选择性淘汰,即摒弃功能。系统选择法则是生物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有名的“从林法则”“狼性法则”其实是系统的选择法则的摒弃功能——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教育也是如此,近十年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变迁频频,正是这一功能的写照、诠释。中等职业院校不可能避开这一生态规律的作用,只能是利用一切可利用条件、资源、实力尽可能将其局限效应降至最低,伤害降至最小,就是成功了。

3.社会容留功能

社会对职业的选择与摒弃,与职业的社会功能息息相关。生活必需行业,在高峰期后归于平稳,但必定不会消失。如农业,只换了社会、需求的形式,以不同的发展水平存立于世界——从粮食、农产品产量刚需到质量的追求,从质量的选择到品质的赏识追逐,从生存为目标到以生存质量为目标,是质的飞跃,是需求的改变,但农业从未离开市场。职业教育专业容留局限由专业必需程度主宰,人为阻止只能拉长容留时间或减缓消失速度,但毕竟也能让专业生存日久。

(三)广西中等职业教育生源性环境局限性“花盆效应”功能(www.daowen.com)

区域大环境的改变,常导致相关联的生源数量、质量、流量等的改变,相应的量变、质变功能也因此而显现。量变与质变互相依存,互相影响。

1.量变功能 

如图3所示,广西人口数量在“十二五”期间持上升态势,意味着中等职业教育生源可争取来源量是上升的,但实际获得或争取到的生源量有些地方是升势,有些地方是降势。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的通知》(桂政发〔2017〕24号)数据[2],“十二五”期间,广西普通高中毛升学率是上升的,与中等职业学校存在着生源竞争性。

环境产生生源量变功能,影响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发展,局限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化发展速度。以钦州市为例,钦州市2012—2018年中考生数量及就读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数量情况图,如图4所示。在生源量上涨时,钦州市的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生数量也在变,是持续上涨的量变;但2018年,中考生源上涨了,中等职业学生就读数量并未与前几年一样继续上涨,反而下降,钦州市中等职业教育只完成自治区教育厅任务的92%[3]。而实际就读普通高中学生数量一直稳定上升。与华经情报网统计的全国2010—2017年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的数据比较,钦州市的情况在这一时间段内,都是涨幅。由此可见,环境生源量变及地域环境社会心理选择效应明显。

图3 广西“十二五”期间人口发展统计图

图4 钦州市2012—2018年中考考生数量与就读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数量

2.质变功能

中等职业教育在四年制学制时代,招生以高中毕业生为主;大学招生并轨后,流向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量大量减少,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渐渐以初中毕业生为主,还划定入学分数线。2000年开始,中等职业学校生源,变为入学无中考成绩门槛的初中毕业生,这是生源文化素质质变的开端,然后是每况愈下。归根到底,生源素质质变,是生源大环境量与质协同变化的结果。高中教育的量变,导致中等职业教育的量变和衍生的质变,是社会大环境在发展变化中的不可抗力,有政策导向,有社会需求导向,有行业发展导向。变中求生存,是行业发展必需的,教育不可独存。

3.社会人功能

生源素质水平,决定了教育的模式、水平、目标。目前广西中等职业教育履行的,更多的是社会人教育功能,职业教育的本质在淡化、边缘化。为了稳定教学秩序,职业教育中有“只要学生不搞事就行”论调,行业专家学者提出“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以适应或迎合目前中等职业教育生源素质水平。教师管理交流中,“先教会学生做人,再做学问”的社会人功能提的频率较高,认同率也高。这不背离职业教育本质,只是主导功能变换更替,社会人功能强于职业人功能。

(四)师资状况与发展局限效应功能

师资力量对教学水平的影响,以上海、江苏、广东等中等职业教育发达省份以各种优惠条件引进师资可略见一斑。师资力量、师资水平所产生或衍生的功能,对职业教育水平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在不同的环境下,这种影响可体现为以下功能。

1.放大功能

师资力量对教育水平的放大功能,可能是正向放大,也可能是负向放大。正如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蒋文沛副院长在第二课堂创新群里跟大家比较不同学校里的专业介绍时举的例子:同是职业学校,同是计算机专业,在学校新生入学时由专业带头人介绍专业情况、参观学校专业设施及建设情况,专业教师带新生进行了一个星期的网络公司见习。而师资配备不足的职业学校,新生入学时,专业教师只给学生做了专业介绍,参观本校专业设施。这种现象常见,对第一个学校,师资力量的放大功能效应就是正向的,让学生觉得学校实力强大,师资力量雄厚,社会资源丰富,能学到东西,会大力地向自己的同学朋友推荐。对于第二类学校,放大的功能就是负向的,让学生觉得学校师资设备不足,可能教学也不好,要提醒同学或朋友不要选择。例如,上面所提的广西中等职业教育生师比,当生师比例远大于国家规定比例,师资严重不足,易引发教师疲累甚至产生职业倦怠。例如,有些学校有些专业,一个专业老师教授本专业6门课程,每周24课时甚至28课时,试问教师有多少时间和精力投入去研究和思考教学方法,反思教学得失、创新教学模式?

2.循环传播功能

学校,看似像军营,“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学生像士兵一样,不断地更换。实际上,军营和学校还不一样,士兵退役后对下一批新兵没有太大的影响,范围太广,相聚相见的机会不多。学生却是与学长、学姐、同学、校友联系颇多,对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一届一届往下流传,循环往复。“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学生之间的闲聊,正向评价流传不广泛,负面信息却流传迅速。因此,不得学生青睐的师资,在这种循环传播功能之下,负面影响、破坏力远超我们的预想。

3.同化功能

师资力量水平的同化功能;一是显现于教师身上;二是显现于学生身上。是提升作用的同化还是局限作用的同化,与师资力量、水平能否满足需要有关。

当师资力量充沛时,教师之间是竞争性的,存在着优胜劣汰,师资水平自觉提升就易获得竞争性优化同化;当师资力量不足甚至严重不足时,教师之间因精力、时间等的不足,出现工作量超负荷,出现工作推诿,责任推卸现象,是负能量的同化。师资力量充足时,对于学生的教育投入会明显加大,时间、技能训练、培育、管理等方面投入都不同程度增加,学生心理上产生教师、学校负责心理上的认同,不管出于监管更到位还是对教师教学的认同,学生学习的情绪、态度正能量更大,正能量易被传递,同化更多身边的人。相反,师资力量匮乏时,教师投入于教学管理的精力减弱,对学生热情缺乏,管理态度、教学都受影响,并且感染同化学生,学生之间的负面议论传播,负面同化功能被放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