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职教育花盆效应探究:特征与成果

中职教育花盆效应探究:特征与成果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动态性教育“花盆”生态系统具有易变性,容易受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并随着人类活动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中等职业教育“花盆”的协同发展,还反映在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基础课教育的关系上。2000年,以前的中等职业教育“花盆效益”出现重记忆、轻理解,重理论、轻实践,从而导致“高分低能”的现象,与社会脱节,培养的学生不适应社会的需求。

中职教育花盆效应探究:特征与成果

(一)整体性

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的功能单元,其存在方式、目标和功能都表现出统一的整体性,是生态系统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教育花盆”生态系统,是由主体和外界多维生态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所构成的网络,各个单元和因子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作用和影响,形成一种复杂的结构,在功能上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的参数及其变量,彼此间具有互相调节和制约的作用,从而产生整体效应,俗话说“牵一发而动全身”,就是这种效应的表现。

例如,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开设有通识教育课程、德育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等。本专业培养适应新型工业化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必备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掌握汽车制造与维修技术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具有较强的汽车制造、维修能力,在汽车检测、汽车维修、汽车生产制造、汽车整车销售汽车配件销售等企业从事车辆维护接待、检测接待、修理接待、整车销售、配件销售等方面的中级职业技能人才;具有相关设备的操作、维护技能;具有专业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工作创新精神,面向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的高素质、多技能并有明确职业岗位定位的中级技能型人才。在整体课程系统中不是技能重要,就可以不上通识教育课程和德育课程,学校必须开设有德育课,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成为有德之人,加上专业知识的充实,成为德才兼备的技能人才。

例如,果树生产技术中的嫁接技术,学生不仅是简单地掌握嫁接操作,而是包含嫁接工具的准备、砧木的选择、接穗的选择、嫁接时期的选择、嫁接操作、嫁接后的整理、嫁接后的管理等嫁接的生态系统环节。如果不会工具准备,或者不合理,不进行准备工作检查;虽然工具准备了,但是其中嫁接刀不锋利,又大大降低了成活率;虽然嫁接成活了,但是嫁接口愈合不好,苗木生长不良。同样学生嫁接结束后,不及时回收工具、打扫现场、处理垃圾,久而久之,便养成草率、敷衍的不良作风和习惯。而且,不及时处理垃圾并进行分类处理,缺少环境保护意识。这样,一种因素往往会引发出多方面的影响。同样,一种情况的出现,会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因此,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必须具备整体意识。

(二)动态

教育“花盆”生态系统具有易变性,容易受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并随着人类活动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例如,教育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会随着社会的需求而发生变化,政府部门通过调整教育的政策可以改变教育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例如,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在“文革”期间,我国整个职业教育体系被破坏。其中,中等教育结构单一化倾向尤为明显。1976年,中等职业学校仅占高中阶段的6.1%,随着国家深化职业教育改革,20世纪90年代我国调整中等职业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同时集合社会力量办学。到1996年,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数占高中阶段的57.68%。随着职业教育从计划体制转向引入市场驱动机制的转型,由包分配、免学费转变为自主择业、缴费上学,招生比例不断下降,招生数出现负增长。加上经济体制改革深化,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困难,高校扩招,出现普通高中热招,中等职业生源数锐减。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数与普通高中教育在校生数持平。

(三)协同性

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之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也就是说,当生态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系统内各组成成分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能量、物质的输入与输出在较长时间内趋于相等,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在受到外来干扰时,能通过自我调节恢复到初始的稳定状态。在生态系统内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之间,在一定时间内保持能量与物质输入、输出动态的相对稳定状态。生态平衡时是动态的而非绝对静止的平衡,在生物进化和群落演替过程中就包含不断打破旧的平衡,建立新的平衡的过程。而且,平衡存在于一定的范围之中。一般来说,多样性能导致稳定性。所以,现在强调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为了保护自然生态平衡。教育生态系统也是如此,教育协同发展是一个由“平衡——不平衡——平衡”的生态平衡。例如,在一段时间,中国只有大量的普通中学和少数中等专科学校,没有或很少有职业中学。曾经提倡过兴办农业中学,但又未能坚持下去,因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大批初中学生毕业后,只能报考普通高中,没有中等职业学校可以报考。高中毕业后,大家拥挤在升大学这一条路上,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生态平衡严重失调。近年来,国家通过教育改革,加快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与普通高中教育持平,以适应各行各业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要求,明显地改变了教育生态层次结构极不平衡的状况。就教育“花盆”的主体而言,各中等职业学校之间各类学校之间的比例构成,各中等职业学校内在的专业比例关系,学校的专业设置与学校的区域布局等关系,都存在结构性或功能性的生态平衡、协同发展的问题,彼此间既有相适应,又有相促进的关系;搞得不好,则相互牵制,产生不良的影响。中等职业教育“花盆”的协同发展,还反映在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基础课教育的关系上。2000年,以前的中等职业教育“花盆效益”出现重记忆、轻理解,重理论、轻实践(实验、实习),从而导致“高分低能”的现象,与社会脱节,培养的学生不适应社会的需求。2000年之后,随着教改重视,一些学校又过度强调操作,出现了重实践轻理论,放松对通识内容的要求,大大削减语文数学、德育课程,在校1年、企业2年,把职业教育变成了流水线教育,严重制约学生的进一步发展。这些生态不平衡现象,其影响是深远的,必然严重影响人才的全面素质,刺激教育部门和学校进行教育改革。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设备、实习实践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以保障学校正常运行,促进学校协同持续的发展。例如,当前存在的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虽然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但是滞后于生产技术的要求,跟不上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现代工艺的进步,学校为了发展,就会强大师资队伍、配置先进的教学设备、建立足够的实习实训基地、引企入校开展校企合作等手段完善人才培养途径。正是在这种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了学校与学生的协同发展功能。

在任何一所学校的内部,师生人数之比,教学人员、管理人员、后勤人员之比,教师、学生与实验技术人员、图书资料人员之比以及校内总人数与绿化面积、运动场地面积之比等,都属于教育花盆协同发展的关系问题。(www.daowen.com)

(四)平衡性

教育系统也具有生态平衡的功能。如学校师资数量和学生数就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关系。师资不足,必然会引起学校教学质量、服务功能下降,办学效果不好,学生就流失,也会影响到学校的声誉。为了学校的发展,学校就会引进师资,达到合理的师生比例,达到新的平衡;相反,如师资过剩,老师无课上、无事可做,收入降低,老师就会离职流失。学校为了自身的生存,就会想尽一切办法,解决生源问题,扩大招生,去保护和培育生源环境,从而在这种破坏与保护之间,实现生态平衡的功能。

(五)开放性

中等职业教育“花盆效应”具有开放性,教育不是孤立的,依赖外部环境,受到当下社会影响。如中等职业学校从企业、科研单位特聘行业专家、教授充实师资队伍,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通过校企合作进行产教融合,做到了学校与企业信息、资源共享,学校利用企业提供设备,企业也不必为培养人才担心场地问题,实现了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节约了教育与企业成本。

【注释】

[1]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168.

[2]曾祥跃.网络远程教育生态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82,16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