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花盆”规律是指以生态学观点来研究教育与外部生态环境之间以及教育内部各环节、各层次之间本质的、必然联系的基本规律。主要包括迁移与潜移律、富集与降衰律、教育生态的平衡与失调、竞争机制与协同进化四种规律。
(1)迁移与潜移。教育生态系统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在宏观上主要表现为径流,即较明显的迁移,而在微观上则表现为潜流,即不明显的潜移。国家财政部门拨款给教育部门,教育部门通过银行转给各学校,这是径流;能量流入学校后分散到系、部,再到教研室以至教职员工个人,逐渐即由径流变为细小的潜流。在此过程中,能量逐渐耗散。对信息系统的相似分析,尚需借助关于人脑、神经系统的知识。
(2)富集与降衰。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多渠道、多种方式解决学校的资金,可以理解为一种富集作用,这将给学校教育生态系统带来活力和动力。一般地,富集度越高,系统越向高水平发展,但是能量富集过多会造成浪费。总之,富集要与不同的发展水平和层次相适应。降衰作为富集的对立物不难理解,如作为能量流的经费拨入学校后,经过横向分解,再纵向层次逐级下拨,能量流越来越细,反映出逐级的降衰过程。经过一段时间后,经费在不同层级完全耗散,因此需要投入新的经费,输入新的能量,以保证教育生态系统内部机制的正常运转。
(3)教育生态的平衡与失调。教育生态理论的核心问题之一,正是教育的生态平衡。把握教育生态平衡的规律,能从根本上揭示教育方面存在问题的实质,推进教育发展。教育生态平衡可以从教育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两个不同角度来分析。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恢复教育生态平衡或建立新的教育生态平衡周期表,加上教育的效果滞后,有些平衡失调在一段时间呈隐性,一时难以反馈、显示出来。这就要求人们根据平衡原理,主动去观察、分析,采取超前对策,能动地加以调节,否则,将付出高昂代价。(www.daowen.com)
(4)竞争机制与协同进化。无论是国家与国家、学校与学校,还是人才之间,从教育生态系统到群体、个体,竞争都是长久存在并导致优胜劣汰。例如,某些学校创办后消亡。另外,竞争的积极意义也是众所周知的,竞争对教育者、受教育者都可以产生推动力,竞争可以促进整体教育改革,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与渗透,推进学科间,院、系间的协作,促进教学质量与科研水平的提高。从相互竞争到协同进化,这是管理者、教育者、受教育者的共同愿望。尽管有时不适当的竞争也可能导致相反的结果,但对教育生态系统而言,协同进化将永远是主流。
(5)教育生态的良性循环。教育圈是一种大教育系统,包括初始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对象包括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员,还包括教育发展所依赖的客观条件与环境,即社会、经济、科技、管理及对人才的需要等。教育圈内的人才流、能量流、物资流有自己的良好循环机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