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上官村志:忠义行事报效国

上官村志:忠义行事报效国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村里古代的资料已无从查考,仅从近代史料和人物事迹来看,报效为国、为国尽忠尽责的氛围很浓烈。十四年抗战中,一人牺牲,多人身负重伤。从统计资料来看,村中历年参军人员共有127名。这是移孝作忠、尽心为忠的浩然正气,也是先祖们对后代子孙的殷切希望。忠义传家,自古是家族的根基文化。千百年来,先辈们修仁爱之心用以教子持家,行仁义之事用以行事待人。

上官村志:忠义行事报效国

岁月悠悠,逝者如斯。沧海桑田,天道使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上官村各姓氏的先祖们经历过怎样的繁衍变迁与成功失败,涌现过多少名人贤达,留下过哪些可供后人代代传承的文化传统与精神乳汁?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眼前的故乡早已今非昔比,浪淘尽代代风云人物,中间有多少兴衰往事应收笔底,先祖的优秀品德依然是后辈们的精神故乡和心灵的家园,一代一代的新秀热情地关注自己生命的来龙去脉。

上官村建村早,村民聚族而居,民性坚强,刻苦耐劳,耕读传家。历史上人才济济,学有成就,具有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和代代相传的家训、家规、家风。其主要内容是“尊祖宗,孝父母,和兄弟,严夫妇,训子弟,睦家族,厚邻里,勉读书,崇勤俭,尚廉洁,恤贫孤,戒赌博,戒奢侈,戒懒惰,戒酒色,戒淫逸”等,以家庭伦理为主体,以勤俭持家为根本,重视齐家善邻和修身成德。

在古代儒家传统中,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家国同构,家国一体。孔子曾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一个完整的人格成就途径,由内及外,读书明理,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涵养、有气质的人,才能管理好家庭家族,家庭家族管理好了,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修身是齐家的基础,齐家又是治国平天下的前提。村里古代的资料已无从查考,仅从近代史料和人物事迹来看,报效为国、为国尽忠尽责的氛围很浓烈。在外敌入侵、国难当头、金戈铁马的岁月,村民们背井离乡,勇赴前线。十四年抗战中,一人牺牲,多人身负重伤。在抗美援朝中印反击战、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中,村里都有一批批热血青年勇赴前线,保家卫国,荣立战功。从统计资料来看,村中历年参军人员共有127名。一个村中就有100多名人员参军参战,心有大我,志诚报国,这十分的难能可贵,也是全村人的光荣。村中老辈人常讲:“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火要空心,人要忠心。”

“文化大革命”前,我们曾在几户家族的祖先神轴上看到一副对联,“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这是移孝作忠、尽心为忠的浩然正气,也是先祖们对后代子孙的殷切希望。(www.daowen.com)

忠义传家,自古是家族的根基文化。忠是忠心,义是义气,所谓忠就是国在心中即为忠,尽心尽力办好每一件事;义者,人字出头,加一点,在别人有难时伸手援助,帮人一把,即为义。千百年来,先辈们修仁爱之心用以教子持家,行仁义之事用以行事待人。存好心,做好事,说好话,做好人。义字当头,仁行天下,对老弱病残、鳏寡孤独、妇幼贫病等有困难的人都要出手相助,甚至日常的行为都要体现忍让,空手让挑担,轻担让重担,莫与饥人争饭,莫与劳人加担,修桥补路,助人扶困。善良是一种本性,心底善良的人,哪怕自己过得清贫,也不会视别人的难处而不见。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村中的老话说道,“人在做,天在看”,“人善人欺,天不欺,别人欠你,天将还你”,“人好心好,有好报,别人不晓,天知晓”。我理解为,这里所说的天,就是人心、众人之心,应该清醒地看,欣赏别人是一种境界,善待别人是一种胸怀,关心别人是一种品质,理解别人是一种涵养,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

过去村中几个大的家族同灶而食,合地而耕,和为贵,善为本,诚为先。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不吃闲饭,不看冷脸,不揭人短,不笑人穷,不欠人钱,不招人烦,做一个好人。其实好人,就是没有时间去干坏事,没有时间去说别人的坏话,而是忙于成长自己,忙于发家致富,没有时间去苛责别人,所以结局就是心好命好富贵到老。

人品是人生最坚硬的底牌,总会在人群中闪闪发光,你拉我的手,我助你的力,你捧我的场,我借你的光。相互的好,才是真正的好、对等的情,才是永恒的情、交换的心,才是透明的心。人抬人,抬出伟人;僧抬僧,抬出高僧。把你身边的人、家中的人,看成宝贝,你被宝贝包围着,你就是聚宝盆;如果你把周边的人都看成草,你被草包围着,那你就是草包。所以善待别人,宽容别人,实际上是给自己心灵松绑,给自己脸上贴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