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春节过后,天气开始有点暖意,但在早晨依然给人春寒料峭的感觉。这一天,太阳三竿高,快要到早饭的时候了,一堆人仍然兴趣不减地在三官庙前闲聊,忽然发现远处有几个外乡人带着几个七八岁大的女童,向庙前走来。到了庙前,几个人迫不及待地坐在庙前的台阶上,经过一番询问,才弄清他们是东边河南省人,因家乡被日本兵占领,又遇上大灾年,日子没法过,一路辗转,逃荒来到这里。他们衣衫褴褛、风尘仆仆,每个人都显得饥饿疲惫。当天,这一家人暂时在三官庙安顿下来。后来,有三个女孩以童养媳的身份,落脚在了村里,其中胡胡老汉就给自己儿子定了门婚事。
胡胡老汉年轻时跟别人学过一阵子乐器,他本人还真有点灵气,后来居然学会了拉板胡,另外还能唱上几板秦腔戏。农闲或阴雨天时他都拉一拉胡胡,遇上村中邻里红白喜事,他都跟着村中秦腔自乐班前去凑热闹,时不时地改善一下生活,还能弄点烟叶子抽抽。这门手艺,也就玩玩,平时也看不出有多大用处,可是每年腊月大年之前,那可就派上大用场了。腊月初五,要吃“五豆”,为了鼓励小孩多吃点,大人们就说,“吃了五豆,不冻指头”。也有人说,“过了五豆,人都糊涂,好好过年”。翻过两天就到了腊八节,村中人都要吃米儿面,“两米子”就是在米锅里放上各种蔬菜,再下上面条一块煮。这也有个说道,“吃了米儿面,财源总不断”。再过半月就到了腊月二十三,每家都要买些玉米熬的灶糖敬奉灶王爷,祈盼他嘴甜一点,防止他上天说错了话。“腊月二十三,灶王上九天。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从这一天起,年货的准备就到了关键阶段,村中的富裕人家,杀猪宰羊、蒸馍、煮肉、置办年货。胡胡老汉家境贫穷,过了腊月二十三,他也要实施他的年货采购计划。老头背上褡裢,提着胡琴,走出家门,到村子那些大户人家的大门口,拉上一段秦腔曲调,唱上一段喜庆祝福的词语,家家都要给胡胡老汉一些东西,五六天下来,馍馍、包子、蔬菜、肉应有尽有,他也能过个好年了。(www.daowen.com)
光阴似箭,夏去冬来,很多年过去了,胡胡老汉该给儿子办婚事了。上官村秦腔自乐班的同仁们,在他家鼓弦乐伴奏,唱了一天秦腔,期待着他家的日子好过一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