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上官村志:社火节目《扇蛾》《扑蛾》源自唐代盛行的二月蝴蝶会

上官村志:社火节目《扇蛾》《扑蛾》源自唐代盛行的二月蝴蝶会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上官村每年正月的社火节目是有传统的。《扇蛾》《扑蛾》流传已久,是群众喜爱的一种民间社火节目,相传最早源于唐代盛行的“二月蝴蝶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上官村的扑蛾节目多次参加省、市、县民间艺术汇演,受到了奖励。村里最佳的放蛾杆子手,要算住在后街东头的张政民先生,他在村里的小学任过教,村里社火节目的筹划、编排他是主导,实际上他就是村里社火节目的总导演兼化妆师。

上官村志:社火节目《扇蛾》《扑蛾》源自唐代盛行的二月蝴蝶会

上官村每年正月的社火节目是有传统的。《跑竹马》《扇蛾》,年年表演,年年十里八乡的观众看不够。跑竹马,顾名思义,就是演员驾着一匹竹子编的道具马进行表演。竹马队的演员,一般十人左右,这要根据戏里角色多少而定。竹马队里,每个人都要扮演一角色,全队角色组成一出戏来。首先要确定每个队员扮演的角色,根据角色给每个人画上脸谱。和唱大戏一样,演员的服装都是整套的戏装,披战袍,靠盔甲,扎背花,该啥是啥,一点都不马虎,还得戴上各式头冠,配上宝剑,跨上大刀。别看这是乡土节目、农民作品,可它一点都不简单,相当有文化品位,它还彰显村子里的财力、化妆师的功力,以及整个村子里的文化底蕴,也就是要看演员的服装是否光鲜,头饰是否华贵,角色脸谱是否规范,扮演的人物是否恰当,演员们的服饰、道具是否合乎规矩。内行人在看门道,外行人在看热闹,跑竹马上场先巡游一周,然后列队,踩着鼓点,跟着节奏,变化队形,纵横穿插,锣鼓配乐,紧抓道具,人马合一,碎步跑动,注意间距,整齐划一,手眼配合。一场下来,演员气喘嘘嘘,观众掌声雷动。

《扇蛾》《扑蛾》流传已久,是群众喜爱的一种民间社火节目,相传最早源于唐代盛行的“二月蝴蝶会”。传说当年唐明皇每逢农历二月,春光明媚、百花盛开、群蝶翩翩起舞之时,便携嫔妃宫娥来到富平行宫郊野赏花扑蝶,观赏大好春光。以后便形成了蝴蝶会习俗。另一传说是,古时关中有游春踏青的习惯,每逢春暖花开、草绿花艳之时,少男少女踏青遨游,追逐戏耍,春心萌动,互倾爱慕之情,扑蛾就再现了这种古朴的乡俗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上官村的扑蛾节目多次参加省、市、县民间艺术汇演,受到了奖励。1953年,村里张政民等人曾以此节目赴京参加全国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表演。

扑蛾,村中人叫扇蛾,扑蛾即扇蝴蝶,节目具有抒情优美的特色。表演时,放蛾者扮成穿大襟道袍的老汉,头扎白巾,束黄布腰带,穿白色长裤、黑布鞋,双手指缝中各夹着数十根竹篾(两手共约70根),每根竹篾顶端各扎一个用白麻纸制作的小蝴蝶,蝴蝶约0.5厘米,双手不停地抖动。扇蛾姑娘为女青年,头梳双髻,身穿中式大襟彩服,系黑色短围腰,披彩红色斗篷。另有一小顽童,头扎踺子发,穿白色中式对襟彩服,扎红绸腰带,外套黑马甲,脸画白豆腐块。在打击乐中,放蛾者随着节奏变化不停地用手腕轻轻抖动竹篾,使白蝴蝶上下抖动飞舞,时而双手左右平伸,时而交叉于胸前,一会儿向下,一会儿向上,一会儿集中,一会儿分开,犹如一群白蝴蝶在花丛中上下飞舞。扇蛾姑娘与顽童手持彩扇追撵扑捉白蝴蝶,表现出一派春意盎然、阳光明媚的景象。三位演员的表演要求配合默契,动作和谐,情绪欢乐。放蛾者突出手中竹篾的连续抖动,以达到引逗的作用,扑蛾姑娘与顽童在不停追扑过程中要具有天真活泼、嬉戏逗闹的诙谐情趣,顽童要有憨厚淳朴的性格,姑娘要突出聪慧美丽的形象。晚间表演时,由于观众看不清竹篾,只见无数白蝴蝶在空中上下翻飞,使人们感觉更为真实和优美。角色舞蹈动作主要有放蛾老者抖蛾、平抖蛾、低抖蛾、高抖蛾、跪抖蛾、高低抖蛾,扑蛾姑娘及顽童的追蛾、扑蛾、卧鱼扑、高扑、花梆步扑、探步扑、转圈扑、跪地扑、仰面扑、后踢步追蛾、抖扇扑、弓步扑十二种。扑蛾用打击乐伴奏,乐器配置有大鼓(领奏)、大锣、大铙、京镲,有时有手锣配合,节奏欢快,情绪活泼,并根据舞蹈情绪有轻、重、缓、急变化,以烘托整个舞蹈表演的意境和气氛。(www.daowen.com)

《扇蛾》是上官村的传统社火节目,远近为名,过去一直是男扮女装。据村中老人回忆,北街张庚申扮演的扑蛾姑娘最好,扮相舞步功力都不错。村里最佳的放蛾杆子手,要算住在后街东头的张政民先生,他在村里的小学任过教,村里社火节目的筹划、编排他是主导,实际上他就是村里社火节目的总导演兼化妆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