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静宁车站:穿越时空中的历史见证

静宁车站:穿越时空中的历史见证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贵的是,车站对面“静宁”地名牌被摄入画面,成为鉴定照片拍摄地的可靠依据之一。汽车运输站,素来有“旱码头”之称,行商坐贩,往来不断。特别是作为国际战略物资运输中转点的静宁车站,其敏感地位日益凸显,因此专设了固定岗哨,密切注视着过往行人,不使匪特间谍漏网。

静宁车站:穿越时空中的历史见证

1993年版《静宁县志》载,静宁汽车站的前身叫静宁运输站,始位于县城东街(今公安局址)。1941年于现老车站址建起土木结构,西式风格的票务办公建筑,运输站遂迁至新址,展开业务,一直延续到“文革”后期,才进行了拆除改建(图六)。这张“毛驴驮运”,清晰地展现了静宁车站的全景。蓝天白云下,车站背依烽台山,面临西兰路,静候着过往车辆的到来。由于当时科技水平的限制,国产汽车尚在襁褓,路上跑的,除了美国大小“道奇”,就是苏联“吉斯”及后来的“嘎斯”。所以车站门前冷落车马稀,公路上最常见的运输工具,便是农民驱赶的自家毛驴(图七)。

时值盛夏季节,农民吆喝着驴队,把收割的苜蓿运往住地。此图和图六摄于同一地点,但选取角度不同;其二,彩色相机尚未问世,两图均由黑白相机拍摄,但上一幅做了“暗房着色”技术,所以视觉效果大不相同。可贵的是,车站对面“静宁”地名牌被摄入画面(见右侧方形牌),成为鉴定照片拍摄地的可靠依据之一。

除了驴骡,新兴的胶轮大车又是这里另一道风景(图八)。随着西兰公路路况的不断改良,买骡马拴胶轮大车一时成为有经济头脑人们的首选。东关北巷子王德义弟兄的“拉拉车”由起初的2挂迅速发展为18挂,曾经红火一时。凭借着公路沿线之便利,胶轮车北上中卫银川,南下汉中广元,去时将本地特产粉条白酒销往外埠,来时满载京广杂货满足百姓需求。雇用的赶车人俗称“脚户”,多为体格强健的青壮年,车过闹市,小伙把缀着红缨的长鞭望空中一甩,响鞭清脆,会立刻吸引人们的眼球。有路必有车,有车必有店。图中,行道树中间悬挂着的“天平饭庄”布幅广告在微风中飘动,招徕顾客。天平饭庄为东关殷实之家杨某经营,其调烹精到,风味独到,在西兰路上小有名气。

卡尔们在车站取景拍照,立刻吸引来一群孩子围观,有富家孩子,也有贫寒子弟。站在我们面前的这位儿童少年(图九),一看就知出自小康之家。你看他蓝色长袍,黑色坎肩,生得天庭饱满,地阁方圆,绝对是个有福的主儿。胸前佩戴的荷包和长命锁,说明家人对他钟爱有加,同时表明卡尔到达静宁是在公历6月初。另一幅女童照片(图十)两女一男,是姊妹仨。右边手拖哄着小妹的女孩,年纪约莫十二三岁,却已经被缠足。县志记载,自民国二十一年(1932)起,民国政府屡屡发布文告,严禁缠足,号召放足,但地方民气不开,观念滞后,故缠足陋习一直普遍存在,作为县城窗口的车站尚且如此,穷乡僻壤可想而知。左边男孩赤足着地,中间腼腆的小女娃似乎很不适应大鼻子叔叔黑洞洞的镜头,抓耳挠腮,手足无措,憨态十足。不过到给她拍单人照(图十一)的时候,她全然没有羞涩的神情,一只小手无意中做出“OK”的手势。卡尔在车站为农家孩子拍摄的照片共有11幅,张张精彩,幅幅动人,充溢着真挚的童趣与大爱,是卡尔留给静宁相册的美好记忆的重要部分。

汽车运输站,素来有“旱码头”之称,行商坐贩,往来不断。眼前出现的这位戴草帽男子(图十二·上)让洋人直呼神奇,这叫“拨浪鼓”,是走街串巷的买卖人随身所带替代吆喝叫卖的“响器”。响器有串铃、梆子、铜锣等,最常见是用羊皮蒙制的拨浪鼓。悦耳的鼓声一响,家庭主妇们就会闻声而至,挑选她们中意的针头线脑、雪花膏。随着时代的变迁,响器已为电喇叭扬声器所代替,人们只能从发黄的旧相片里见识它的尊容了。图十二·下是一位蹲坐在他人店铺门口的小贩。他右边筐里是熟鸡鸭蛋和一杆秤,另一筐里盛着些黄杏和几包香烟。

车站组图之中,“凉粉担”是最精彩的一幅(图十三)。照片中人物细节逼真生动,堪称顶级的人物风俗画。同时,画面时代气氛浓烈,含有宝贵的历史信息。(www.daowen.com)

先说其一。

凉粉是西北地区群众喜食的小吃品种之一,直至20世纪末,肩挑游走于街头巷尾的凉粉担在静宁城乡仍然司空见惯。担子落地,矮凳一放,“美食家”们自然会闻香止步,一快朵颐。这不,照片中老师傅正在往凉粉碗里调汁。以前的凉粉必须用上好的扁豆研粉制作,晾出来的“凉粉坨”晶莹透亮,劲道可口。料汁也大有讲究。调料不用粉料而用颗料,将荜拨、良姜、草果、大香、桂皮、花椒浸泡于陈醋内,醋中则融合了各种香味,久而愈浓。辅料有香油、芥末、蒜泥辣椒、酱油、葱花、芫荽,白绿红黄,色味俱佳,要不怎么说“吃上一碗还想吃八碗”呢。旁边站立的那位长袍客,看来手头并不宽裕,手里的钞票捏了又捏,掂了又掂,舍不得花钱却又抵挡不住香味诱惑的那种犹豫、那份憨厚跃然纸上。照片所显示出来的艺术魅力,使我们不得不佩服卡尔捕捉感人瞬间的高超能力。

次说其二。

1941年,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的相持阶段。作为大后方的静宁,战争的魅影步步逼近,到处弥漫着浓烈的备战气氛。车站围墙上“抗战必胜,建国必成”的大字标语赫然入目。特别是作为国际战略物资运输中转点的静宁车站,其敏感地位日益凸显,因此专设了固定岗哨,密切注视着过往行人,不使匪特间谍漏网。可以说,方寸照片,定格了社会,留住了时空,成为最直观、最有力的历史见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