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马圈山下吴王营:千年军事遗迹仍存

马圈山下吴王营:千年军事遗迹仍存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岿然稳坐在县城西北角的那座山叫马圈山,山下的河沟,叫夹河堡沟。八百多年时光流逝,东山的阵地工事已不复存在,而马圈山的吴王营垒马场却遗存至今,规模大致依旧。312国道旁的马圈山脚下,在去灵芝乡的分道口,踏上一段斜坡,一截断垣残壁兀然矗立眼前。墙体裂缝中,古瓷残片及动物骨骼比比皆是,为二吴在德顺的军事活动提供了有力的佐证。铁马秋风,冰河霜冷,千载之下,犹能想见吴家军飒爽英姿!

马圈山下吴王营:千年军事遗迹仍存

静宁是一块伟大的土地,两宋之际,从这里走出了刘吴三将军和曲珍、郭成父子等著名将领,面对外族入侵,这些良家子弟慷慨从戎,建立殊勋,彪炳史册。然而它又是一块多灾多难的土地,屡遭强敌蹂躏,家乡父老鲜有宁日。西夏铁骑踏起的烟尘还未散去,金人战车的轰鸣又打破了田园宁静。公元1130年的富平之战,宋军惨败,陕西沦陷。次年二月,金军占领德顺(静宁)。30年后的1162年春,时任四川宣抚使的吴璘父子带领部众,经过殊死攻坚,终于将德顺故里收复,受到家乡人民的热烈欢迎。同年秋,金人组织力量再争德顺,双方展开激烈的拉锯战,战斗中,金军凭借着骑兵优势,屡屡发动强大攻势,吴家军则依托坚不可摧的堡垒,发挥弓弩远射的特长,消灭敌人有生力量。横尸遍野,鬼哭狼嚎,战况空前惨烈。这场恶战从七月打到年底,金军夺取德顺的妄想,始终未能得逞。只是由于朝廷一味主和,诏令吴璘班师,威震敌胆的吴家军只好弃城南撤。

介绍到这里,大家不妨先远眺一下县城北边和东边。

岿然稳坐在县城西北角的那座山叫马圈山,山下的河沟,叫夹河堡沟。康熙《静宁州志·古迹》:“(静宁)西五里吴家口,为二吴(吴璘吴挺)故地,俗传有羊豕等圈。又三十里许夹河堡,或曰即璘复德顺,‘预治夹河战地’处”,史书上一般称为“二吴牧地”,马圈山也因此而得名。

县城东北,是大家熟知的烽台山,俗称东山。《静宁州志·山川》:“东五里曰东山,即吴璘命子挺筑堡东山以拒金者也。”当年德顺攻坚战和德顺保卫战中,这两处地方,始终是吴军苦心经营,赖以进攻、防守的坚固堡垒,是爱国将士们抵御外侮、抛头洒血的热土。八百多年时光流逝,东山的阵地工事已不复存在,而马圈山的吴王营垒马场却遗存至今,规模大致依旧。

312国道旁的马圈山脚下,在去灵芝乡的分道口,踏上一段斜坡,一截断垣残壁兀然矗立眼前。古旧墙体虽说伤痕累累,但扎实细密的夯土层依然十分清晰。再上一段土坡,眼球立即被一道长近二百米的土壁所吸引。土壁高约五米,厚约一米,保存基本完整。这道墙体和刚才所见残垣形成一个约二万多平方米的畜场围圈,如此规模,令人咋舌。墙体裂缝中,古瓷残片及动物骨骼比比皆是,为二吴在德顺的军事活动提供了有力的佐证。铁马秋风,冰河霜冷,千载之下,犹能想见吴家军飒爽英姿!

山下,是至今不改旧名的夹河堡沟。清凌凌的狗娃河蜿蜒流过,地气湿润,水草丰茂,是上苍赐予的天然牧场。吴家军的战马饱食着鲜嫩多汁的苜蓿草,畅饮着甘洌的山泉水,怎不膘肥体壮,腾跃疆场?

累了,坐在营垒的田埂上小憩。脚下,公路如带,桥梁如虹,车辆穿梭,川流不息,哪里还有战争的魅影?遐思中,一首苍凉而令人荡气回肠的影视歌曲在耳边响起——

暗淡了刀光剑影,

远去了鼓角铮鸣。

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

湮没了黄尘古道

荒芜了烽火边城。

岁月啊,

你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www.daowen.com)

兴亡谁人定啊,

盛衰岂无凭啊,

一页风云散啊,

变幻了时空。

聚散皆是缘啊,

离合总关情啊,

担当生前事啊,

何计身后评。

长江有意化作泪,

长江有情起歌声。

历史的天空闪烁几颗星,

人间一股英雄气——

在驰骋纵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