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宁州城城址,康熙、乾隆州志均有记述。本土学者赵宗理先生曾著文予以考证梳理,来龙去脉,明晰可观。州城前身名“外底堡”,原为吐蕃占据。宋初蕃部首领厮敦献出该地,这里方归入大宋版图。出于抵御西夏入侵的考虑,哲宗元祐八年(1093),诏以外底堡置陇干县,德顺军治随之迁徙陇干,故民间有“先有德顺军,后有陇干县”之说。陇干县既依托于德顺军,故军治、县治二者合一。其城址选定,理由有下述几点:
1.《宋史·吴璘传》记载,公元1162年农历三月十二日,经过八天激战,德顺收复,军民举行了盛大的入城式。“璘入城,市不改肆,父老拥马迎拜不绝”,城市雏形,已显端倪。
2.从战略角度考虑,城址处于关中平原通往西域的大通道旁,一如顺治“李志”所云:“东阵六盘,西通安会,南控秦徽,北峙固镇,为三边咽喉要冲。”地理位置重要,静宁其他地方无出其右。
3.州城位于烽台山余脉缓坡之上,光照充足,视野开阔。北有苦水河,南有甜水河。二水萦绕,似二龙戏珠,实为风水宝地。(www.daowen.com)
元建立后,“德顺”建置屡有改易,成宗大德八年(1304)赐名“静宁”,静宁州正式见诸史册。
康熙《静宁州志·建置志》对有明以来城垣的增补与踵修记载较详:“洪武初……减外城为内城,仅周五里有奇,外郭只有西、南二关。景泰元年(1450),知州李华奉文筑城,始开西南关二门。天顺初年知州盖羽爰(huǎn)增筑了外城,比内城增加一里。同时更筑了东西月城,即‘瓮城’。”修筑力度最大的,当属成化四年(1468)的知州靳善。明提学副使伍褔撰写的《增修外城记》载:成化三年(1467)秋,山东巨野人靳善莅临州事。巡查中,靳善发现州城“城隘且圮,而外郭旧城遗址悉泯”,本着前人“安不忘危”的古训,出于“一旦设有烽燧之警,何以捍寇难卫人民乎”的现实考虑,靳善觉得加固内城、增修外郭是当务之急。于是他向巡抚项忠请示,会同按察佥事和平凉府、卫诸官,勘察丈量,收归了平凉卫卒侵占的外郭地。在静宁州民的积极协助下,不到三月工夫,内城改观,东西城门上建起高大雄伟的城楼。重筑东南北外郭城,周长九里,重墉深池,号为坚城。工程初竣,就遇上土达满四的叛乱,远近居民“聚落避患,伏城如归”,接着“套寇”不断入侵,“总制诸公,分遣大将,宿重兵于兹,以遏奔冲”,发挥了重要的抵御外侮之作用。靳善“功在后世,为最著”,他的名字被收进《静宁州志·循卓列传》,光耀史册。后任祝祥亦颇多善政,其中之一就是鉴于州城容量不足,增修了外东关,广五里,即今之公路段三角路口至胡家庄路口一带。嘉靖十四年(1535),知州刘珫对东关进行了加固维修。不过这时的州城,仍只有东西两处城门,市民进出十分不便。嘉靖十九年(1540),知州李时中始开南门,于其上修建门楼。且在城墙四隅建筑角楼,以供警戒瞭望。万历四年(1576)知州王冠对墙体增高加厚,且廓西关。二十三年(1595),知州潘汝愈增修北城楼,至此四城楼四角楼完备,严齐规整。清顺治十年(1653)地震,城墙雉堞倾颓,知州刘瑞修复。顺治十七年(1660),淫雨冲毁部分城体,知州李民圣进行了补葺。
乾隆州志记载,州城有内城外郭两重,内城东、西、南开设城门,上建二层城楼,各五楹,雕檐飞翚,十分壮观。正门外有瓮城及城门,兼有藏兵和夹击作用。城门材质为硬杂木,两面以“铁叶子”镶裹,锻入巨钉,坚固了得。三门东曰“迎春”,西曰“饯晖”,南曰“向离”,取意向火向日。北城无门,但城楼耸峙,毫不逊色。城之四角,有向外伸出的墩台,上建角楼,以为瞭望报警。城墙每隔一定距离,亦有“敌台”向外突出,使攻城之敌暴露于弓箭、抛石、火铳有效射程之内。因地方财力所限,静宁州城墙体为版筑夯土结构,仅在门洞等关键处使用大青砖构砌。砖与砖之间虽是白灰灌浆勾缝,但每层砖之间都有一小团熔化了的生铁粘连,十分牢固。夯土层约厚10厘米,层面圆形铁杵印迹明晰如昨,坚固异常。州城城墙高大巍峨,高三丈四尺,约合11.3米,仅比西安城墙低0.7米。周长约2.6千米,墙基按10米计,需用土29万立方米。这么多的土方量,除极少一部分利用挖城壕所得,大部只能就地取土。静宁州城内的大衙门坑、肖家坪坑、集市坑、官院坑、站院坑、黉学坑、仓院隍庙坑、姚家坑等“八大坑”,就是筑城取土的遗存。随着冷兵器时代结束,20世纪50年代,城墙外侧用于射箭、护身的堞垛已不复存在,使城墙的观赏性大打折扣。原来护城河深约6米,引上峡渠灌之,深壕坚城,令入侵者望而却步。加以东关有“东稍门”,南北巷子有“南便门”“北便门”;西关有“戢宁门”,南关有“保障门”和“南关稍门”;城南有“新城门”以通向离门。内城外郭,相为表里,一方闻警,八方驰援,州城之坚,固若金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