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夏代的建立和神话传说:揭秘中国历史的秘密

夏代的建立和神话传说:揭秘中国历史的秘密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此系列中,也有一个隐形的拒位者,即伯成子高。从禹至益的权力传递,仍遵循前两种传说系列所构建的非世袭传递模式,并包含了对德治原则的调和;从益到启的过渡体现了对世袭原则的调和。系列三最为关键,因为它代表了由非世袭体系转换到世袭体系的变化,而且相同主题出现,相同的对立被调和。如传说系列二中,禹因为其父而破坏了世袭原则,而在系列三中,通过从禹到启的权力转换得到了调和。

禹的统治权最终由其子启继承,但文献却仍记载了与尧至舜、舜至禹相同的权力过渡——由禹至益。益与前边两个系列传说中的舜和禹,在作为开国之臣与摄政者方面,在结构上是平行的。在此系列中,也有一个隐形的拒位者,即伯成子高。《庄子·天地》载:

尧治天下,伯成子高立为诸侯。尧授舜,舜授禹,伯成子高辞为诸侯而耕。禹往见之,则耕在野。禹趋就下风,立而问焉。曰:“昔尧治天下,吾子立为诸侯。尧授舜,舜授予,而吾子而辞为诸侯而耕。敢问其何故也?”子高曰:“昔尧治天下,不赏而民劝,不罚而民畏。今子赏罚而民且不仁,德自此衰。”

益并没有成为实际的统治者,因此与前两个系列不同的是,它就没有了拒位者的这个结构成分,也没有了其与接受逊位者之间直接的比较。因此,伯成子高从未直接与益并列比较。但是,益被禹任命为开国大臣,并乐于为禹服务,接受了禹的任命。益的接受隐含着与伯成子高品行的对比。

从禹至益的权力传递,仍遵循前两种传说系列所构建的非世袭传递模式,并包含了对德治原则的调和;从益到启的过渡体现了对世袭原则的调和。在启与益的对立中,代表了与贤能原则相对的世袭原则。启又与另一位或一些世袭人物启的儿子或者儿子们五观并列,五观因为反叛而被启所杀,启与五观的并列表示五观是调和人物,启继位并不是因为他的美德,五观在这里充当了对立与调和的人物,这就使得权力转换的结构又一次得到了平衡。

由禹到夏朝益王权更替的历史人物关系可以参见图4—3:禹益权力转换结构。(www.daowen.com)

图4—3 禹益权力转换结构

禹:统治者;益:继任统治者、开国大臣、摄政者;伯成子高:(拒位者)、美德的象征;启:统治者;五观:反叛者、世袭的象征。

这一系列包括了传说系列一和二中所有主题的转换。如上所述,当禹违背世袭原则把权力传予其子而得以调和时,由禹至益的阶段包含了美德统治的主题,而后一阶段启得王位则包含了世袭统治。在传说系列一和二中,继位者一方面与贤者并列,另一方面,又与世袭继承者平行,在两方面都表现为调和人物。系列三最为关键,因为它代表了由非世袭体系转换到世袭体系的变化,而且相同主题出现,相同的对立被调和。在每个系列中,两种原则都被同等地对立并得到调和,其中每个系列的形成,都影响着下一个系列并由此产生对德治与世袭统治的调和。如传说系列二中,禹因为其父而破坏了世袭原则,而在系列三中,通过从禹到启的权力转换得到了调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