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老子用水隐喻权力:美国汉学家艾兰的研究

老子用水隐喻权力:美国汉学家艾兰的研究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为柔弱,所以“抽刀断水水更流”,所以“滴水穿石”,水的特点与道的精神内涵相契合。空中的水蒸气是为隐,是为虚。正因为水有着众多与道相应和的特点,使得老子将目光凝聚于水,借水之喻,来诠释缥缈无形的道。(二)老子眼中的“水”1.哲学之水当水流入其“道”之体现自然和社会规律的幽长隧道时,自然之水便成了老子立说的“哲学之水”。在老子的哲学视野中,水无论是物质属性,

老子用水隐喻权力:美国汉学家艾兰的研究

中国古代哲学家通过观察自然以寻求对宇宙和人性的理解。自然界与人世中存在着某些共同原则,引导着世界及人类社会的生存维系和发展变迁。古代中国哲学之中,自然界是农业社会的自然,道家选择水这一形态多变、蕴涵哲理的物象来隐喻具有水性色彩的哲学。通过对水的表层意蕴及深层文化内涵的真切把握来探讨人性,探索治世之道,以及宇宙的本源——道。

水在中国古代农业社会,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实践活动密切关联。一切生活资料的生产与占有都与水息息相关。水是农业的命脉,是维系生存的生命之源。尽管时有雨水连绵,洪涝为害,危及人类生存,但人类和一切生物不可须臾离开水。人们在农业生产中与水为伴,既依赖于水,也时时观察其自然属性,把握其运行规律。水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不仅促进了文明的发展,也激发了人的智慧及创造力。水作为能够影响人们生死存亡的自然因素,其存在特征、运动方式深刻影响着人们对自然以及自然与人类社会关系的思考。道家哲学作为一门总结生产、生活经验的智慧,以寻求精神超脱为终极目标,与水形成千丝万缕的联系。

中国道家哲学的基本特点与水呈异质同构的关系。水可显可隐,可虚可实,或动或静,或升或降,可内可外,可曲可直,可柔可坚,可容可载,可净可垢,水如道家之“道”,既渗透于万物之中,也可通过隐喻以载道。水的随物性与载物性,使其与“道”最为接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第八章)水深渊莫测,流动易变;水柔弱清静,默默奉献,滋养万物而不与万物争功;水往低处流,甘居卑下,正与“道”的清虚柔弱、处下不争,作而弗有、为而弗恃的特点相似。水的流动,水的生生不息与中国哲学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相吻合。水的柔弱善下,体现了万物之大德。因为柔弱,所以“抽刀断水水更流”,所以“滴水穿石”,水的特点与道的精神内涵相契合。

(一)水的主要特点与道的相关性

老子说“域中有四大”:天、地、道、人。较之于孔子的横向哲学:“人—人—人”而言,老子的哲学则是纵向的。“域”中“四大”之一的道则与天、地、人休戚相关。道存在于天、地、人中,又超脱于天、地、人。换言之,道不仅是天道、地道、人道,道作为具有特点含义的哲学范畴,是天地万物赖以产生的本原。老子说“道”为“天地之始”,“万物之母”,“似万物之宗”,即基于他对“四大”的深邃思考。

水从天而降,入地无形。水布满天空,覆盖大地。水弥漫周边,却又隐于无形之中。《管子·水地篇》云:“人,水也。男女精气合,而水流形。”在此,水与天、地、人之道的关系上有了精神的连接点。

1.可隐可显

水之形态多种多样:在地表及地下时,是液态水,显于世,容于江、河、湖、海;当受热蒸发后,则化为水蒸气,隐于世,藏身于无形之中。水既可以呈现于人之眼际,便于感知和认识,又可以飘散于空中,令人难以捉摸和把握。如同水的状态转化,隐与显同样相辅相成,相互转化。隐于世,则如水气藏身于无形之中,虽或虚无,但渗透于万物之中,如道一般普遍存在而又不可捉摸;显于世,则表现为实体性,同自然界万事万物中都体现出的“道”重合交叠在一起。或隐或显,水与道之间有着形质相通的契合点。借水来隐喻道,一方面,使哲学概念的道更具形象化,一方面,使自然界的水呈现“道”之道。

2.可内可外

水匿于万物之外,又藏于万物之中。水覆盖了地球五分之三的面积。万物存于地球,万物的生存都离不开水。也就是说,万物之外皆有水的存在。人及其他动、植物的存在都是以生命机体内大量存在水为基础条件的。水可以渗透到万物的内部,渗透到细胞之中,渗透到DNA里面。可以说,每一个最细小的物质中都有水的存在。水的入乎其中、深入其内与道相通。万物皆有道,人们可以通过细心体察,感悟到万物之中所蕴含的普遍的道,即道可外;一物有道,就一物而言,道藏匿其中,即道可内。道,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3.自本自根

“黄河之水天上来”,追本溯源,水之源仍是水,水是万物之源,水,泽及万物,滋养哺育了一切生命。水具有本源性。水周而复始的流转循环,创生自我,故水具有创生性。水既是根又是本。道也是自根自本。“渊兮,似万物之宗”。(《老子》第四章)道像源于深泉的水,不断涌出,给万物以生命的源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第二十五章)道既是万事万物产生的本原,又是万象万物存在的基础;既是万象万物皈依的根本,又是人类道德生命的归宿。道,创生万物,对万物“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老子》第五十一章)其自身又保持着高度的同一性。道与水皆是万物之依托,自身的依托,也是万象万物的归宿,是起点,也是终点。

4.流转变动

地球上,水总是不断地流转变动。水的循环,不仅净化了自身,而且滋养了万物。容载于江、河、湖、海的液态水受热蒸发后形成水蒸气,再凝聚成雨、雪、冰、霜润泽大千万物。“瑞雪兆丰年”,“春雨贵如油”,水以不同的状态形式体现其所蕴涵的价值。

正如水循环中各个环节的不断转化,道也与之相类,不同状态体现出了不同的属性。囿于地面的水是显,是聚,是外,显示了宏观意义上的静态性。道同样体现出外化性和可感性。

处于地表水与水蒸气相互转化中的水,具有升降性和动态性。于道而言,形而上的道与形而下的德,也可以相互转化,形而上的道具有世俗性,当自上而下与世俗结合时,便形成形而下的德,反之亦然。道与德的转化是升降的,动态的。空中漂流不定的水蒸气散布于地球周围,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正如宇宙之道一般具有无限性。空中的水蒸气是为隐,是为虚。正因为水有着众多与道相应和的特点,使得老子将目光凝聚于水,借水之喻,来诠释缥缈无形的道。将道这一玄之又玄的众妙之门与水结合,通过水之喻来阐发道之意,化深邃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为有形可感的形象。

(二)老子眼中的“水”

1.哲学之水

当水流入其“道”之体现自然和社会规律的幽长隧道时,自然之水便成了老子立说的“哲学之水”。[65]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学说,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与总结,哲学研究关注宇宙的本质和人的本质。道作为老子哲学中的最高哲学范畴,是宇宙中存在的最高实体。在老子的哲学视野中,水无论是物质属性,还是道德属性,都与道有着一致性,被用来体现道以及作为道在自然界外化的水,因此,也具有了道性,成为哲学之水,体现自然和社会规律。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子》第四十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第七十八章)(www.daowen.com)

老子从自然界与社会的发展变化中观察“柔弱”是万事万物的起点,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推动力。正因为“柔弱”具有极大的潜力,才能具有推动自然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水即具有柔弱的属性。水虽然是最柔弱的,谁都可以搅动它,泼洒它。然而,最柔弱的东西中却蕴涵着巨大的看不见的力量,这种力量是任何坚强的东西所无法抵挡的,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改变其本性,在遇到刚强之物时,水便发挥其百倍力量,无坚不摧,具有强大的破坏力。水,具有柔弱与刚强的两面性。“柔弱胜刚强”,柔弱是水的法则,老子将柔弱提高到“道”的层次加以阐发,认为“弱者道之用”。也就是说,“柔弱”同水一般是道的普遍运用。道产生天下万物,但它并不压迫万物,而是以无形、无为的方式,潜移默化地规范和约束着世间万事万物的产生与发展。

天下之至柔是水,而道则由于柔弱而发生,并向着相反方向而运动。“弱者道之用”是“反者道之动”的具体表现。老子认为自然界和社会总有着一种一致的规律,即为“反”。事物总是向着对立面而发展转化的。万事万物,包括水在内,都是对立统一的,既柔弱,又坚强,这其中体现了老子二元对立的辩证法思想。天地万物都有其两面性,曲直,善恶,行随,强羸,美丑。万事万物在其发展过程中始终是向着对立面转化,如水一般,或坚硬如冰,或柔弱如蒸汽,不断转化。此外,“反”也代表了事物不断循环发展的道理,万物都源于道,而又终于道。由于道即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体现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转化循环的规律,亦如水循环一般,永不止尽。

2.社会、人生之水

当水流入其“道”之体现生活准则的宽大河床时,自然之水又成了老子思想的“社会之水”“人生之水”。

关于处世哲学,老子云: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老子》第八章)

老子推崇水,认为水具有道的特性:柔弱、谦下、不争。水处于最卑微的境地,即使化为雨露,从天而降,也会沿着万事万物顺流而下,注入土壤之中。水,积于深潭,清明澄澈,虚静以待一切过往是非。水无私地奉献自己的一切,不求回报的施舍,润泽善待万物,友爱而真诚。水,静时如明镜,透过水,照出万事万物的本来面目,还事物以真实。凡水流经之处,经过水的冲刷,所有污垢都被涤除,即使是低洼污秽之地,经过水的洗礼,也将孕育新的生机。水不屈不挠,韧劲十足,勇往直前,不达目的不罢休,不论高山还是深渊,它都因顺自然,一依地势起伏而流动,锐不可当。水待机而动,应时而动,合乎时宜。水的所作所为在无形与自然中,与“道”相近,所谓“几于道”,即指出水具有“道”的品德。“上善”之人若要体悟道,则于处世时须如水一般,处众人之所恶,利万物而不争。“上善”之人应具备水的七个特性:“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即“自居于社会低下的地位,乐意去别人不愿意去的地方,担任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像水一样包容一切,承担一切;心胸像水一样阔大而平静;与人相处,如柔水一般利人爱人;讲话要讲真话,讲实话,要言而有信,言行一致;为政要合乎正道;为官清正无私欲,无妄为,则人民自正自朴自化,社会安宁,国家康泰;做事要具有水那样的滴水穿石、以柔克刚的韧力,润物载舟的能力;行动要善于把握时机,与时俱进,善于抓机遇,当动则动,当静则静。”[66]

关于治世哲学,老子说: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第三十二章)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

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第六十六章)

老子以大海为喻,大海之所以为“百谷王”,是因为大海“善下”,“有容乃大”。大海处下,水流自然顺势而下,趋之若鹜。大海宽容,无论清浊苦甜,都容于一身,不离不弃。大海无欲无求,谦下不争,唯其不争,所以万物莫能与之相争。老子指出治理国家者应该像大海一样心胸宽阔大度,“上善若水”,善于听取臣下的意见。

老子在经过观察、分析各种现象背后的潜规则后,以自然哲学为理论基础,立足于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省,指出任何事物的紊乱,归根到底,是因为违反自然准则。他倡导“无为”,主张顺应自然,遵循自然法则。他认为,合理运用“无为”这一道家最高层次的法则,是根本解决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种种矛盾的最佳途径。由此,万物生生不息,“治大国如烹小鲜矣”。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天降甘霖,不含有任何的目的,然而万物得其滋润,即使不“令”,它也“自均”,因为治理者只要能效法天道,“无为而治”,不带有任何不符合客观规律的功利的目的,则“莫之令”而民“自均”,人民无须指使自会相安无事。只要治理国家者以“无为”待民,使民自由生存,国民则必将如同“谷之于江海”一般归顺拥护其统治者。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哲人善用象征、隐喻等方式,表述其直觉感悟和理性思考,其表述哲学思考的语言也往往文约义丰,充满随意性、不确定性、模糊性和暗示性。在特定的历史人文背景之下,思维方式,以及道自身的特点成就了道家使用隐喻这一辅助手段,来进行某种意义上的“实物教学”,水的哲学也给了道家这一水性哲学以无穷的启示与暗示,成就了水与道交相辉映的局面。道与水形影不离,借水喻道,使道更具体、生动和形象。老子以水的智慧来体现道的智慧,化无形于有形,化无名为有名,化虚无为现实。老子以“水”作为“道”的本喻,通过浅显的已经熟悉的关于“水”的规律和道理,来阐述抽象的治国之道、做人之道、相处之道、社会之道、宇宙之道、学习之道、教育之道等,寓抽象予具体,寓深奥以通俗,以“水”为道家哲学的具象载体,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表达出了其深邃的哲学思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