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美国汉学家艾兰的中国研究:水的概念隐喻与权的结构转换

美国汉学家艾兰的中国研究:水的概念隐喻与权的结构转换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艾兰教授认为,“水”就是源域,先哲们表达的深层哲学思想就是目的域,从对“水”的理解到哲学思想的理解再到表达的实现,是隐喻的思维机制在发挥作用。老子表达自己的治世哲学时,同样也是通过隐喻的机制来完成的。自然界里的“水”没有固定的形态,它可以随圆就方。图3—4源于“水”的哲学概念隐喻机制在上图中,A代表源域,即对自然界客观存在的“水”的体验或看法,B代表目的域,即哲学界想要表达的抽象的哲学观念。

美国汉学家艾兰的中国研究:水的概念隐喻与权的结构转换

(一)隐喻理论

约翰逊和莱克夫认为,隐喻的实质是用一种事物来理解或者阐明另外一种事物,就是在一种已知的概念基础上理解另一种未知的概念,而两种概念的联系正是通过隐喻连接起来的,建立在这种基础上的源域到目的域的理解就是人们的隐喻性思维。约翰逊和莱克夫认为,隐喻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语言中,同时他们还指出人们的经验在语言理解中是非常重要的。人类的经验来源于人与大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来源于人类自身的身体器官、大脑、感情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等。人类最初的最基本的经验来源于大自然的物质,即对具体的、能够明确确定的事物的经验,如大小、轻重、远近、多少等基本概念,人们通过自身的感觉和简单的判断就能很具体地感受到。但是对于那些抽象的,难理解的深奥的概念,如观念、范畴、思想、感情等,人们不能像感觉大小、多少、轻重等概念那样容易,因此人们需要根据对具体事物的概念形成的经验,以相似的方式去理解抽象观念。这就是前面说的隐喻思维。也就是说,隐喻思维可以使人们根据一种已有经验或体验去把握或理解另一种经验域,这也意味着隐喻思维产生于两种不同的经验域之间。隐喻思维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和人们思维之间相互作用的产物。

(二)隐喻认知机制分析

艾兰教授认为,中国先秦诸子哲学家看到了水,“水”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饮食、清洗、灌溉、水运等人类生活、生产活动都离不开水,先哲们与水亲身接触的体验就会让他们产生很多经验,形成对“水”的看法,进而通过对“水”的看法来表达更深层对人、对社会、对人生、对历史、对世界、对宇宙等方面的看法。艾兰教授认为,“水”就是源域,先哲们表达的深层哲学思想就是目的域,从对“水”的理解到哲学思想的理解再到表达的实现,是隐喻的思维机制在发挥作用。哲学家深刻的哲学思想正是通过“水”的隐喻达到了表述和让别人理解明白的目的,人们根据自身跟“水”相关的经验、体验,去理解哲学家想要表达的抽象的哲学概念,即人们的思维在隐喻机制的作用下,完成了从源域——水,到目的域——抽象概念的投射,达到了把握理解抽象概念的目的。隐喻思维的产生和实现都源于人们的已有经验。

作为与人相对立的客观事物——“水”,先秦哲学家观察到它具有多种特征。例如,孔子看到的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水,水是奔流不止、生生不息的,孔子看到的不仅仅是自然界永不停歇向前奔走的水,他想到的是人生之“水”。他认为,“人生之水”也应该像自然界里这些大江大河的水一样,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积极进取,隐喻思维帮助人们从源域到目的域的理解,即通过对“水”永不停息的经验来理解不怕困难、积极进取的人生观的看法。

老子认为:“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先哲老子是说,大江大海为什么能成为容纳百川的“百谷之王”,原因是“其善下之”。水往低处流,这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但老子并非只想表达对自然界江河湖海之所以成为百谷之王的看法,下文是这样说的:“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第六十六章)从后半段文字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出,老子在表达完对自然界之水的看法以后,直接提出了自己对于有道君王如何治世的看法,表达了老子“不争”、宽容的治世哲学。老子表达自己的治世哲学时,同样也是通过隐喻的机制来完成的。他以大海为源域,以不争宽容的治世哲学为目的域,通过对大海海纳百川的经验来表达君主治理国家的看法。(www.daowen.com)

水“就下”的特性是客观事物“水”本来的自然属性。但是,不同的哲学家眼里就会产生不同的哲学看法。孟子认为:“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孟子同样说的也是“就下”的特征,但他表达的治世哲学和老子不同。老子主张君主“不争”,孟子主张一个贤明的君王要想把一个国家治理得国泰民安,人们安居乐业,做一个有道圣君的话,就要引导天下百姓像水“就下”一样效忠君主效忠国家。

荀子认为:“君者盂也,盂方而水方。”自然界里的“水”没有固定的形态,它可以随圆就方。荀子认为,天下百姓的样子就像“水”一样,没有固定不变的形态,百姓的形态如何完全取决于他们所遇到的君王如何。

先秦不同的哲人面对自然界客观存在的水,看法和体验是不同的,他们都根据自身对“水”的体验,以“水”为本喻表达出各自不同的哲学主张,即源域都是“水”,通过隐喻机制表达了目的域——哲学主张。哲学家隐喻思维的工作机制可以用图3—4来表示。

图3—4 源于“水”的哲学概念隐喻机制

在上图中,A代表源域,即对自然界客观存在的“水”的体验或看法,B代表目的域,即哲学界想要表达的抽象的哲学观念。抽象的哲学观念如果直接表达出来,由于人们缺乏相关的哲理思考体验,不具备哲学家那样的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能力,因此直接理解关于人生观、宇宙观等抽象概念并不容易。所以,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们就采取了一个相同的做法,以象立意。先哲们就以生活中最常见、人们最熟悉的“水”为本喻,通过隐喻来表达深奥的哲学思想,让人们通过自身对“水”的认识和体验来实现对哲学概念的理解。人们通过对“水”的特性或者自然规律的认识而理解目的域深层的抽象概念,就是隐喻思维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它帮助人们在大脑中实现了从已知源域到未知目的域的投射,从而达到理解未知目的域的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