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美国汉学家艾兰探讨莱克夫隐喻理论

美国汉学家艾兰探讨莱克夫隐喻理论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外学者对隐喻的研究可谓历史悠久。1962年,布莱克发表了《隐喻与模型》的论文集,他在理查兹隐喻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和完善了“互动论”,并对隐喻的认知功能进行了深刻的论述和分析。隐喻理论的发展都是在前人理论的基础上一步一步走向成熟的。莱克夫等人的隐喻观也就是艾兰教授在《水之道与德之端:中国早期哲学思想的本喻》这本著作里重点提到的。

概念的厘定是学术研究的第一步。无论是国外学者还是国内学者,研究隐喻时总要提出自己对隐喻的见解。传统的隐喻观认为,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它是增强文章感染力和生动感的一种有效的修辞手段,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拓展,隐喻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成为一种广泛而重要的文化现象,它能揭示出人们认识世界、认识社会的基本观念,它自身具有内在的逻辑和规律。也就是说,就像越来越多的学者所说的那样,隐喻已经成为一种思维方式,对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动有着明显的规范作用,影响着人们的心理活动。因此,隐喻不仅是一个语言学修辞学问题,它还关涉人类学哲学、认知学、心理学文学美学社会学等诸多方面,是一个多层次跨学科的问题。

无论在西方文化史还是在中国文化史上,就其认知功能来言,隐喻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国外学者对隐喻的研究可谓历史悠久。很久以来,隐喻都被认为是语言学领域的一种极为重要的有效的修辞格,它的主要作用就是,使表达显得更生动、更具有感染力,或者引发人们丰富的想象,用已知事物去表达其他事物或者更复杂的内容。西方学者对隐喻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对比论”和公元1世纪罗马修辞学家昆体良的“替代论”。“对比论”的主要意思是,把隐喻看作一个物体到另一物体的转移,主要功能是修饰作用。这一点可以用亚里士多德的话证明:“隐喻是一个陌生的名词性词的转义,不是从‘种’转移到‘类’,就是从‘类’转移到‘种’,或者从一个‘类’转移到另一个‘类’,或者依照类似完成转移。”而“替代论”,就是用一个表达式去取代某一个意义相等的仅仅取其字面意思的表达式,结果形成隐喻,也就是用词语意义的丰富性来传递要表达内容的丰富性。这两种观点都认为,隐喻是一种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手段,是语言学领域的一种重要的修辞格。

西方研究界对隐喻特别关注,随着西方研究的深入和发展,特别是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和发展,很多哲学家、社会学家、符号学家,甚至一些心理学家也开始关注隐喻这种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也就是说,隐喻研究突破了单一的修辞格研究,走向了多学科、多角度的研究道路。语言学界的研究是沿着亚里士多德确立的修辞格传统一路走来的,现代修辞学、问题学和风格学仍然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但是随着认知心理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认知语言学也迅速发展起来,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于是,隐喻的认知功能也成为语言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很多研究者达成共识,隐喻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是以一种事物去理解和感知另一种事物,并从该事物中体会其所内含的深层结构和意义。到了20世纪30年代,有人质疑亚里士多德的定义,并提出了他的理论——互动理论,这个人就是理查兹。他1936年发表了《修辞哲学》后,又引起了人们对隐喻的高度关注。理查兹认为,思想是隐喻性的,隐喻不是普通语言的偏离,隐喻是不同事物在词语或者词组交互作用下产生出两种思想。理查兹首先提出了“互相作用”的概念,人们使用隐喻时有两样不同的思想在一个词语或者短语中活动。1962年,布莱克发表了《隐喻与模型》的论文集,他在理查兹隐喻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和完善了“互动论”,并对隐喻的认知功能进行了深刻的论述和分析。他认为,隐喻出现在句子中,一个句子中只有部分词用作隐喻,其他部分用作字面意义。做隐喻用的这些词语就是“焦点”。每一个隐喻陈述中都有一个主要概念和一个次要概念,这两个概念互相作用,并激活了听众的想象力,使这个相关的次要概念适合主要概念。(www.daowen.com)

隐喻理论的发展都是在前人理论的基础上一步一步走向成熟的。认知观的隐喻理论研究成果最突出的就是乔治·莱克夫和马克·约翰逊1980年发表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这本著作发表后,就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他们理论的基础上,福科尼耶(Fauconnier)又提出了“合成空间理论”,重点也是论述互动作用。莱克夫等人的隐喻观也就是艾兰教授在《水之道与德之端:中国早期哲学思想的本喻》这本著作里重点提到的。艾兰运用该理论解释和分析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范畴中的哲学概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