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编制立项报告
根据水利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规定》(水建〔1995〕128号),水利工程建设程序一般分为: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施工准备(包括招标设计)、建设实施、生产准备、竣工验收、后评价等阶段。由此可见,立项报告主要包括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立项报告要符合国家有关政策以及已批准的水资源利用规划、江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专业规划、专项规划与水利发展中长期规划等。
(二)开展影响评价
在需要进行雨水集蓄利用的地区和流域,编制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时,应从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等方面出发,统一规划该地区和流域降水、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的综合利用,并对开发利用雨水资源对其他形式水资源以及环境的影响做出评价。
1.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立项之前,首先应该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主要是运用气象学、生态学有关理论和方法,对工程完工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变化有一个比较详细的描述,包括在哪些方面会发生变化,对哪些方面会有影响,对生物链会产生什么影响,是否会造成洪涝和干旱频发,当地植被是否会发生改变等。对这些问题的描述要有充分的数据作基础,相关结论的得出应建立在充分事实的基础之上。(www.daowen.com)
2.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立项之前,应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办法,对工程施工建设、运行期间可能产生的社会问题进行详细评估;应重点对工程完工后对当地社会结构变迁、人际关系改变,甚至社会习俗与文化遗存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全面系统的综合评价。
3.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立项之前,应依据《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 72—2013)进行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应对工程完工后产生的直接效益、间接效益等进行全面、详细的分析估算,科学合理地评价项目实施的经济净现值、内部收益率和效益费用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