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主要灌溉工程类型及适宜性分析—农村雨水集蓄利用理论技术与实践

主要灌溉工程类型及适宜性分析—农村雨水集蓄利用理论技术与实践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灌溉工程类型灌溉是农村雨水集蓄利用工程除解决生活用水之外的又一主要用途,在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西南等季节性干旱缺水地区得到了大量推广应用。

主要灌溉工程类型及适宜性分析—农村雨水集蓄利用理论技术与实践

(一)灌溉工程类型

灌溉是农村雨水集蓄利用工程除解决生活用水之外的又一主要用途,在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西南等季节性干旱缺水地区得到了大量推广应用。从目前我国农村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实践来看,灌溉工程主要有管道灌溉、滴灌、微压喷灌、点浇点灌以及包括膜料覆盖、鱼鳞坑、反坡梯田等雨水就地(叠加)利用技术在内的其他灌溉技术,而在这些技术中,应用比较普遍的主要是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和滴灌技术。

(二)灌溉技术适宜性分析

1.管道灌溉技术

管道灌溉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新型材料管道制造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其核心是利用管道直接输水到田间地头,具有输水速度快、水量损失小,操作简单、灌水方便等显著特点,几乎能够适用于各种土壤、地形条件下的各种作物灌溉,得到了灌区群众的普遍认可,在我国各地得到了大量推广应用。随着农村雨水集蓄利用技术的发展,管道输水灌溉技术以其显著特点,在雨水集蓄利用工程中也毫不例外地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发挥了突出作用,取得了显著效益。

2.滴灌技术

滴灌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始于北京燕山滴灌技术开发研究所研发的“燕山”滴灌,在时间上晚于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其发展的初衷主要是解决果树等稀植作物在大水漫灌中一方面存在的灌水浪费,但另一方面又存在的供水不及时的时段性缺水问题。事实上,滴灌是在管道输水灌溉的基础上通过延长末端灌水管道,增加灌水器直接将水灌到作物根部,改变了传统的“灌地”为“灌作物”,尤其适合于果树、棉花蔬菜以及玉米马铃薯等稀植和行栽作物,在显著减少灌溉水量的同时,有效增加了作物可利用水分,提高了灌溉水利用效率,具有节水、节地、省工、高产等显著特点。与此同时,在雨水集蓄利用灌溉工程设计中,基于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有限水量而采用的限额灌溉、非充分灌溉设计理念,为滴灌技术推广应用提供了用武之地。

3.微压喷灌技术

微压喷灌技术一般较多地应用于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设施农业、经济作物的小区域、小范围灌溉,相对于管道输水灌溉和滴灌技术,微压喷灌技术不仅在应用规模上要逊色不少,而且在技术适应性方面也受到了诸多限制。但尽管如此,随着雨水集蓄技术、雨水水质处理技术和设施农业、经济作物栽培技术的发展,微压喷灌技术仍然得到了一定数量的应用,尤其是在温室、大棚作物夏季的辅助降温中应用较多。微压喷灌见图4-29。(www.daowen.com)

4.点浇点灌技术

点浇点灌在我国极度干旱缺水地区用于果树、蔬菜等作物旱季灌溉由来已久,但作为一项灌溉技术被大量推广应用则始于雨水集蓄利用技术的发展。由此可见,点浇点灌技术是为实现抗旱保苗而采取的一种非常规灌溉技术,通常采用人工措施直接向作物根部灌水,适用于玉米、马铃薯、蔬菜、瓜类等稀植作物的抗旱保苗灌溉。点浇点灌见图4-30。

图4-29 微压喷灌

图4-30 点浇点灌

5.其他灌溉技术

雨水集蓄利用其他灌溉技术主要包括以覆膜为主的农业垄沟种植技术、林业鱼鳞坑栽培技术、水土保持反(隔)坡梯田保水技术等,这些技术的一个显著特点都是以雨水的就地叠加和富集利用为核心,显著增加了可利用水量,提高了雨水利用效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