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农村雨水集蓄利用模型:微地形雨水叠加利用的数学模型

农村雨水集蓄利用模型:微地形雨水叠加利用的数学模型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微地形雨水叠加利用原理,叠加以后B区的可利用雨水为降落到B区的雨水与降落到A区的雨水经膜料汇集后平铺到B区后的数量之和。式为微地形雨水叠加利用模式的基本数学模型方程。

农村雨水集蓄利用模型:微地形雨水叠加利用的数学模型

根据微地形雨水叠加利用原理,叠加以后B区的可利用雨水为降落到B区的雨水与降落到A区的雨水经膜料汇集后平铺到B区后的数量之和。由此可知,当拟定种植模式作物的生育期降水量已知,微地形雨水叠加利用模式确定时,可用式(2-31)计算确定叠加后作物种植B区的有效降水量:

引入垄沟比概念,并令K=,代入式(2-31)后,据此可建立式(2-32)的数学模型

其中

式中 P 0——作物全生育期种植区(B区)叠加以后的总有效水量,mm;

Pi——作物全生育期有效降水量,mm;

P p——设计保证率p时的年降水量,mm;

K i——生育期降水系数(生育期降水量占年总降水量的比);(www.daowen.com)

K 0——有效降水系数(年有效降水量占年总降水量的比);

K——垄沟比,即膜料覆盖区(A区)宽度与作物种植宽度(B区)的比值;

A——膜料覆盖(垄)宽度,m;

B——作物种植(沟)宽度,m;

E——塑料薄膜集流效率,在降水量300~600mm地区,分别取0.85~0.92。

式(2-32)为微地形雨水叠加利用模式的基本数学模型方程。由式(2-32)可以看出,利用微地形叠加以后的雨水可利用量与作物生育期有效降水量、垄沟比以及膜料的集流效率均成正比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