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近代工业设计的流行风格

近代工业设计的流行风格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艺术装饰风格艺术装饰风格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主要的流行风格,它生动地体现了这一时期巴黎的豪华与奢侈。1910年,法国装饰艺术家协会成立,其目标是使艺术与设计相结合。由于上流人士的赞助,使设计师们能使用昂贵、稀罕的材料创造出有异国情调的风格,以满足有闲阶层猎奇的需要。博览会之后,各方面的订货源源而来,这种装饰风格立即被商业化了。在最具商业气息的环境中产生的美国流线型风格正是给现代主义的清高以巨大冲击。

近代工业设计的流行风格

(一)艺术装饰风格

艺术装饰风格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主要的流行风格,它生动地体现了这一时期巴黎的豪华与奢侈。艺术装饰风格以其富丽和新奇的现代感而著称,它实际上并不是一种单一的风格,而是两次大战之间统治装饰艺术潮流的总称,包括了装饰艺术的各个领域,如家具珠宝、绘画、图案、书籍装帧、玻璃陶瓷等,并对工业设计产生了广泛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早期,艺术装饰风格已成了大众趣味的一个标志。在法国,风格的概念传统上是与手工艺和强调个性联系在一起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这两个因素再度复苏,并形成了称之为艺术装饰风格的基础。

艺术装饰风格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艺术运动。新艺术运动在1900年的巴黎博览会上受到了普通大众的关注,由于它所具有的吸引力,很快就被商业化了,但这也导致新艺术渐渐失去了自己的势头。于是设计师们开始寻求一种前人尚未探索过的新风格,这种新风格既要吸收法国19世纪后期的各种风格,又不落入历史主义的巢穴。他们认为,新艺术在抛弃传统方面走得太远了,应该将传统的精华与时代的新潮结合起来。1910年,法国装饰艺术家协会成立,其目标是使艺术与设计相结合。一些新艺术的艺术家改弦易辙,以一种更为简洁的方法来从事装饰艺术,并强调室内设计从家具、墙纸到装饰物品的统一。这些室内设计师在法国装饰艺术界有很高的地位,他们主要是为富有阶层服务,设计都极为豪华。一直到20世纪20年代,巴黎依然是法国上流社会荟萃之地。由于上流人士的赞助,使设计师们能使用昂贵、稀罕的材料创造出有异国情调的风格,以满足有闲阶层猎奇的需要。另一方面,设计师们也希望利用人们仰慕虚荣的心理,借助富人的财富来引导人们的审美情趣,将新风格推向大众。

1910年左右,以维也纳分离派和麦金托什为代表的新艺术中的直线派波及法国,对艺术装饰风格的发展产生了一种新的影响,从历史中寻求灵感的态度开始改变。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装饰艺术在法国得到了更大发展,设计机构纷纷成立。1923年法国海外领地艺术展览又启发了后来装饰艺术中的原始情调。为重建法国自洛可可风格以来在装饰艺术领域中的领导地位,法国装饰艺术家协会早在1910年就提出了举办巴黎国际装饰艺术博览会的建议,要求联合一切艺术家和所有装饰艺术,包括建筑、实用物品和装饰品,共同创造一种彻底的现代艺术,并坚持摒弃一切模仿和拼凑。但由于种种原因,这次展览会迟至1925年才举行,它的全称是“国际现代装饰与工业艺术博览会”,艺术装饰风格的名称即由此而来。这次展览将法国最优秀艺术家的作品集合在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豪华展示之中,这些展品的设计者们雇用技艺高超的手工匠人来制作自己的设计,所用材料大都是珍贵而富于异国情调的,如硬木、生漆、宝石、贵重金属、象牙等,色彩也很艳丽。这种富有而豪华的风格是当时法国人对于装饰的态度的缩影,体现了法国的新富足。正是在这次博览会上,柯布西耶展示了他的“新精神馆”,在一派奢侈之风中以其清新朴素而独树一帜。

博览会之后,各方面的订货源源而来,这种装饰风格立即被商业化了。随着塑料之类新材料的出现而取代了昂贵的材料以及手工制作让位于批量生产,艺术装饰风格进入了更大的市场。略带贬义的法语单词“摩登”(Modeme)成了“艺术装饰”风格的同义语,以描述这一现代美学与巴黎奢侈豪华的畸形儿。与新古典一样,它是一种规范化的风格,不同于洛可可和新艺术。它趋于几何又不强调对称,趋于直线又不囿于直线,并满足机器生产和塑料、钢筋混凝土、玻璃一类新材料的要求。它最终的目标是通过使艺术家们掌握手工艺和使设计适应批量生产的需要,来结束艺术与工业之间旧有的冲突和艺术家与手工艺人之间旧有的势利差别。”这种“摩登”风格在20世纪30年代由法国影响到了其他欧洲国家,金字塔状的台阶式构图和放射状线条等艺术装饰风格的典型造型语言被作为“现代感”的标志而到处使用。在美国,艺术装饰风格被好莱坞发展成了一种以迷人、豪华、夸张为特色的所谓“爵士摩登”(Jazz-Modeme),并为批量生产所采用,涉及20世纪30年代早期从建筑到日常生活用品的各个方面,成为人们逃避经济大萧条的一剂药方

(二)流线型风格

“流线型”原是空气动力学名词,用来描述表面圆滑、线条流畅的物体形状,这种形状能减少物体在高速运动时的风阻。但在工业设计中,它却成了一种象征速度和时代精神的造型语言而广为流传,不但发展成了一种时尚的汽车美学,而且还渗入家用产品的领域中,影响了从电熨斗、烤面包机到电冰箱等的外观设计,并成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最流行的产品风格。任何有关流行风格的讨论都不可避免地要涉及产品的商业化以及它们和消费者之间在心理学上的联系。早期的现代主义无视工业资本主义以市场为主导的消费特点,片面强调批量生产的民主理想和产品的实用价值。在最具商业气息的环境中产生的美国流线型风格正是给现代主义的清高以巨大冲击。流线型在实质上是一种外在的“样式设计”,它反映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人对设计的态度,即把产品的外观造型作为促进销售的重要手段。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寻找一种迎合大众趣味的风格,流线型由此应运而生。大萧条期间产生的激烈的商业竞争,又把流线型风格推向高潮,它的魅力首先在于它是一种走向未来的标志,这给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中的人民带来了一种希望和解脱。因此,流线型在感情上的价值超过了它在功能上的质量。在艺术上,流线型、未来主义象征主义一脉相承,它用象征性的表现手法赞颂了“速度”之类体现工业时代精神的概念。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流线型是一种不折不扣的现代风格。它的流行也有技术和材料上的原因。20世纪30年代,塑料和金属模压成型方法得到广泛应用,并由于较大的曲率半径有利于脱模或成型,这就确定了设计特征,无论是冰箱,还是汽车的设计都受其影响。工业设计师多仁(HaroldVanDoren)曾在《设计》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流线型:时尚还是功能》的文章,论述了冰箱形式与制造技术发展的关系。他以一系列图示说明了尽量减少冰箱外壳构件的趋势,1939年,威斯汀豪斯公司推出了以单块钢板冲压整体式外壳的技术,完全消除了对结构框架的需要,圆滑的外形也是这种生产技术的结果。

流线型与艺术装饰风格不同,它的起源不是艺术运动,而空气动力学试验。有些流线型设计,如汽车、火车、飞机、轮船交通工具是有一定科学基础的。但在富于想象力的美国设计师手中,不少流线型设计完全是由于它的象征意义,而无功能上的含义。1936年,由赫勒尔(OrloHeller)设计的订书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号称“世界上最美的订书机”。这是一件纯形式和纯手法主义的产品设计,完全没有反映其机械功能。其外形颇似一只蚌壳,圆滑的壳体罩住了整个机械部分,只能通过按键来进行操作。这里,表示速度的形式被用到了静止的物体上,体现了它作为现代化符号的强大象征作用。在很多情况下,即使流线型不表现产品的功能,它也不一定会损害产品的功能,因而流线型变得极为时髦。(www.daowen.com)

滥用流线型风格并没有掩盖流线型的真正成就。在一些工程设计师的作品中,流线型有力地综合了美学与技术的因素而极富表现力。流线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对自然生命的研究以及对于鱼、鸟等有机形态的效能的欣赏。这些观念被应用到了潜艇飞艇的设计上,以减少湍流和阻力。到1900年“泪滴”状已作为最小阻力形状而被接受,并在第一次大战前后用于小汽车的外形设计上。1921年,一位在德国流线型订书机厂工作的匈牙利工程师加雷(Paul Jaray),开始在风洞中试验流线型汽车模型的空气动力学特性,他所试验的形式对于两次大战之间欧洲的汽车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从增加速度和改善稳定性两个方面为流线型提供了科学的解释。

在飞机设计方面,金属材料的改进、结构技术和科学研究的发展,对设计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笨重的盒式框架机身和沉重的双层支撑翼被具有流线型空气动力学形式的整体结构所取代。采用这些成就的第一架商业飞机是1933年的波音247,它是由军用轰炸机改型而成的。同年道格拉斯DC出现,这是一种专为民用而设计的飞机,使用全金属结构,机翼与机身合为一体,覆以熠熠发光的铝质蒙皮,这种形式产生了戏剧般的效果。第二年,一架波音飞机和一架更大型的道格拉斯DC2参加了由伦敦至澳大利亚墨尔本的飞行比赛,并获得成功。这两架飞机引起了轰动,参加这次飞行比赛的一位驾驶员凯(Cyril Kay)回忆说:“只要瞧一眼它们空气动力学的简洁线条和闪闪发光的蒙皮,就足以认定它们是当代设计的佼佼者。”

尽管风洞试验广为汽车工业使用,证明了流线型能减少风阻,并在高速行驶时降低油耗,但需进一步在技术和机械上进行改进,以完全发挥其潜在优点。美国建筑师和设计师富勒(Richard B.Fuller,1895—1983年)于1933—1934年设计的“戴马克松”小汽车在这方面做了大胆尝试。这是一辆大型的三轮汽车,呈“泪滴”状。设计师声称它性能超群,在时速50英里时能节油50%。但是,对于美国汽车工业来说,富勒的设计在形式上和结构上都太离谱了,不能马上用于批量生产,因为他们必须顾及公众接受创新的程度。

美国式流线型风格的影响并不局限于美国,它作为美国文化的一个象征,通过出版物、电影等形象化的传播媒介而流传到世界各地。在某些地区,如拉丁美洲,美国经济的支配和美国工业产品的大量进口使得这种影响更为直接。此外,为了追求更广泛的市场,许多美国公司在国外投资办厂,如福特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在20世纪30年代都在欧洲设立了子公司,从而把底特律的设计和生产方法带到了欧洲。但在某些方面,欧洲与美国有明显区别。欧洲对于流线型的贡献并不依赖于美国人,而是形成了自己的研究和表现方式。

(三)斯堪的纳维亚风格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地处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在设计领域小崛起,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形成了影响十分广泛的斯堪的纳维亚风格。这种风格与艺术装饰风格、流线型风格等追求时髦和商业价值形式主义不同,它不是一种流行的时尚,而是以特定文化背景为基础的设计态度的一贯体现。这些国家的具体条件不尽相同,因而在设计上也有所差异,形成了“瑞典现代风格”“丹麦现代风格”等流派。但总体来说,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设计风格有着强烈的共性,它体现了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多样化的文化、政治、语言、传统的融合以及对于形式和装饰的克制,对于传统的尊重,在形式与功能上的一致,对于自然材料的欣赏等。斯堪的纳维亚风格是一种现代风格,它将现代主义设计思想与传统的设计文化相结合,既注意产品的实用功能,又强调设计中的人文因素,避免过于刻板和严酷的几何形式,从而产生了一种富于“人情味”的现代美学,因而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

早在1900年,巴黎国际博览会上,斯堪的纳维亚设计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同时也标志着斯堪的纳维亚设计从地方性的隔离状态激烈地转变到面对国际性竞争。从20世纪20年代初开始,设计师和厂家就在积极为1925年巴黎国际博览会做准备。在这次博览会中,瑞典玻璃制品取得了很大成功,获得了多块金牌,并打进了美国市场。

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为包豪斯所推崇的功能主义也影响到了斯堪的纳维亚各国。其中瑞典受到的影响最大,因为瑞典相对来说工业较发达。受到包豪斯启发的一些最富成果和艺术性的思想体现在1930年著名的斯德哥尔摩博览会之中,这标志着功能主义在斯堪的纳维亚的突破。这次展览是由瑞典工艺协会主办的,它成了现代主义的国际性广告,标准化、合理化和实用性被应用到建筑和设计中,改变了先前国际博览会炫耀和虚饰的惯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