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青田石雕历史渊源及中国近代美术文化探寻思考

青田石雕历史渊源及中国近代美术文化探寻思考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青田的石雕文化也享有盛誉。唐、宋时期,青田石雕有较大的发展。多层次镂雕是青田石雕一大特色。此外,明初时还有将青田石雕刻成首饰的。清代,青田石雕作为江南名产屡被选为皇家贡品。鉴于17、18世纪之交,一些青田人利用石雕出国谋生,县人对于青田石雕的开发与研究给予了热心关注。1907年,青田县创办了以学习石雕技艺为主体的“贫民习艺所”。

青田石雕历史渊源及中国近代美术文化探寻思考

在中国工艺美术长廊中,青田石刻以其晶莹剔透、工艺精湛而闻名,是中国传统石刻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国家的瑰宝。青田的石雕文化也享有盛誉。据史料记载,青田石雕工艺发端于六朝时期,讲究因材施艺,因色取巧,有相石、开坯、雕琢、封蜡、润色等工序,尤以镂雕技艺见长,且圆雕、镂雕、高浅浮雕、线刻交替使用。

青田石雕题材广泛,鱼虫花鸟、山水人物皆有,均精雕细刻,神形兼备,写实尚意诸法齐备,大气之中不失精妙,工艺规范,自成一格。

唐、宋时期,青田石雕有较大的发展。从龙泉双塔内发现的五代吴越国时期的青田石雕佛像造型说明,唐代青田石雕创作题材和技艺有突破性的进展。

至宋代,青田石雕吸收了巧玉石制作工艺,运用因势造型、依色取巧的技巧,并发挥青田石自身石色、石质、可雕性的优势,开创了多层次镂雕技艺的先河。多层次镂雕是青田石雕一大特色。精致入微的刻画和复杂层次的处理是任何玉石雕刻都难以做到的。元、明时期,青田石除大量制作石章外,尚雕刻笔筒、水盂等文房用具和石碑、香炉、佛像等实用品。在山口村龙溪庙里,发现一只用石雕刻的香炉,体积大似谷箩,重约100千克,上刻“明景泰壬申年(1452年)春立”字样。此炉三足齐腹鼎立,无耳无盖,亦无花纹装饰,炉体隐约可见刀凿痕迹,但炉口、炉腹的四周和三足均分已很精确,在浙江省博物馆藏有大明鱼篮观音一尊,高20厘米,用青田紫岩雕成。雕像姿势生动,仪态端庄,线条流畅,显示了当时高超的水平。此外,明初时还有将青田石雕刻成首饰的。

清代,青田石雕作为江南名产屡被选为皇家贡品。其中,1790年,清乾隆八旬万寿节,大臣敬献的寿礼——青田石印章“宝典福书”“元音寿牒”两套共120枚,至今仍珍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www.daowen.com)

17世纪,青田石雕远销海外,据1935年英文版《中国年鉴》记载:“在17、18世纪之交,就有少数国人,循陆路经西伯利亚前往欧洲经商,初期前往者以浙江青田籍人为多,贩卖青田石制品。”另据史料载,1853年,青田石雕在南美洛易赛会上展出;1889年,青田旅法华侨在“巴黎赛会”上出售青田石雕。1893年,石刻商人参加意大利“都灵赛会”。1905年,20位青田石雕艺人,前往美国圣路易参加“世纪万物博览会”。

至1911年,持石雕从事国际贸易的青田人多达4000人。其中获得丰厚利润后,有定居国外者,成为最早的华侨;有回家乡购田置业者,山口的花旗街,就是用在美国石雕贸易中所得“花旗银”而建造的;也有到温州置业者,带动了温州周边地区的出国之路。

鉴于17、18世纪之交,一些青田人利用石雕出国谋生,县人对于青田石雕的开发与研究给予了热心关注。

1907年,青田县创办了以学习石雕技艺为主体的“贫民习艺所”。1910年,“改进图书石雕刻技艺局”在山口设立,聘请良工传授雕刻技艺。次年,青田石雕在南洋劝业会上荣获银牌;1914年,浙江巡按使屈映光为青田翕和美术公司题词:“工精刻楮”。1915年,周芝山、金兼三的“竹林七贤”“小屏风”等十余件作品,在美国旧金山“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上展出并获两枚银牌奖,青田石雕声名鹊起,石雕界大受鼓舞,推动青田石雕进一步走向世界。1934年10月,冻石图章在英国伦敦举办的“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上展出。1936年,山口图书石刻生产合作社成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