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湘绣的发展历程
湘绣是中国刺绣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文化遗产代表。中国刺绣工艺史的载体就是一部材料史,据《皇图要览》记载:“伏羲化蚕,西陵氏始蚕”,在距今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国就开始出现了养蚕、缫丝、织帛;约2500多年前,开始出现刺绣。当时的刺绣主要以纹样和色彩为蓝本,因此,《周礼考·工记》的“五彩备,谓之绣”就将刺绣和形象的描画结合起来。《诗经》中的《唐风》载有“素衣朱绣”,《左传》中的“衣必文绣”,都说明远在2500多年前的东周时期,刺绣就已十分盛行。
1958年,在湖南长沙烈士公园工地所发掘的战国木廓墓中,出土了两件绣花绢残片。佐证湖南刺绣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田自秉教授在所著的《中国染织史》中指出:“湘绣的历史,过去一般都认为创始于清朝末年,最为晚出。但自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绢地长寿绣’‘绢地乘云绣’‘罗绮地信期绣’等精美汉代刺绣后,对于它的历史有了新的认识。可以这样说,湘绣是在清代后期形成了独特风格的刺绣体系。”
湖南民间妇女很早就普遍从事刺绣。据清嘉庆庚年(1810年)《长沙县志》卷十四“风俗”条载:“省会之区,妇女工刺绣者多,事纺绩者少”。光绪丁丑(1877年)《善化县志》(含长沙市西南,望城县)卷十六“风俗”条载:“省会刺绣者多,乡村习纺续者众”。这是长沙县现存方志中,两条内容相近且仅有的关于刺绣的记载。可知在1810—1877年之间,湖南的刺绣原只限于自绣自用,美化自己的生活。因此,大约在光绪丁丑(1877年)以前,湖南还没有“湘绣”这个专门的称谓。湘绣是在湖南民间刺绣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优秀绣工胡莲仙的儿子吴汉臣,在长沙开设第一家自绣自销的“吴彩霞绣坊”,作品精良,流传各地,湘绣从而闻名全国。清光绪年间,宁乡画家杨世焯倡导湖南民间刺绣,长期深入绣坊,绘制绣稿,还创造了多种针法,提高了湘绣艺术水平。光绪末年,湖南的民间刺绣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刺绣工艺系统,成为一种具有独立风格和浓厚地方色彩的手工艺商品走进市场。这时,“湘绣”这样一个专门称谓才应运而生。湘绣技艺起始年代当在清光绪四年至二十四年(1878—1898年)之间,是在湖南民间自绣自用的基础上,伴随着商品经济繁荣的催化和适应市场的需要,开始受“顾绣”的启发和影响。后来形成有独立的创稿、染丝线和自绣自销的绣庄,随着刺绣技艺的精进,逐渐不再沿用“顾绣”之名,而“湘绣”这一名称,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见称于世。
(二)湘绣的发源地
湘绣最初是在都市流通市场的需求和文人绘画的不断参与下应运而生的,而在长沙城区,随着众多绣庄的设立和湘绣技艺的发展,促使农村和城镇妇女从事刺绣的增多。发源地在长沙东乡的袁家冲、沙坪,浏阳门外的东山、圭塘,河西的渔湾市、澡湾市、三叉矶,宁乡的朱石桥,当是湘绣的最早发源地。
在1884年前后,到辛亥革命时期,长沙地区从事刺绣者已发展到2000多人。因袁魏氏在袁家冲及邻近的沙坪传授徒弟100余人。发展至今,已逾百年,沙坪还是湘绣的生产加工中心。为此,在1995年,首批“百家中国特产之乡”命名活动组委会正式授予湖南省长沙县沙坪乡为“中国湘绣之乡”的称号。2003年,通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认定,特发湘绣《原产地标记注册证书》,确立沙坪乡为湘绣的主要发源地。
(三)湘绣的代表人物
湘绣的发端,最初始于一些民间妇女的家庭劳作。至清代末叶,湘绣才逐渐成为商品,进入市场流通。由于从业者众,湘绣品质得以逐步提升,特别是涌现出来的具有开拓和创作精神的杰出绣工代表胡莲仙、魏氏、李仪徽等人,她们长期辛勤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刺绣经验,再经广泛吸收中国其他绣种的优点,开始对传统的刺绣方法进行变革,推动了湘绣的崛起。又由于她们将自己摸索的经验、技巧,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人,使湘绣的技艺价值、实用价值和商品价值得以迅速提升,为湘绣在清代后期逐渐形成的独特风格奠定了坚定基础。
胡莲仙,生于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安徽人,她少时长住江苏吴县,很早就学会了刺绣,亦擅绘画。20岁结婚后跟丈夫回到湖南。中年寡居后,因为生活困难才开始以刺绣为生。胡莲仙的生活尽管很艰难。但是依旧没有放弃刺绣这门技艺,反而根据湖南当地的民俗风情,与她原先所掌握的苏绣技巧、图案、风格结合起来,使刺绣表现力有所改进。
胡莲仙的精湛刺绣手艺传开了,单靠她一人制作已无法满足顾主的需要。于是,她便邀约了街坊邻里上的贫穷妇女,同时还收了一些女徒,向她们传授刺绣技艺。她擅长刺绣,又能绘画和剪制绣稿,向她学习刺绣者日众。她的每一张绣稿和每一件绣品几乎都凝聚了其智慧的创造,这就为她的刺绣开辟了一条实用和创新之路,也奠定了她在湘绣形成和发展中的地位。
(四)湘绣的历史沿革
湘绣在(光绪戊戌)1898年到(宣统辛亥)1911年之间为初创时期。著名艺人胡莲仙、魏氏在长沙设立自产自销的绣庄并传授和推广湘绣技艺。李仪徽使用和改进了掺针绣法,为湘绣的形成做出了基础性贡献。后来主要是不断有著名文人画家忠诚地和绣工密切合作,促使湘绣风格的凸显和技艺体系的初步形成。最早对湘绣有过很大贡献的画家是杨世焯先生。杨世焯,字季堂,生于1842年,湖南宁乡人(属长沙市辖),他青年时曾师从湘潭著名画家尹和伯学习水墨画,造诣甚高,尤工花鸟人物。他是当时文人中难得的重视民间艺术的画家。杨世焯晚年着重于湘绣艺术的创新和改进。据《宁乡县志·故事篇》卷五八载:“世焯工绘花鸟草虫,晚年间尝作画稿,教人刺绣,得其传者,肖妙入神。绣像尤工。湘绣之驰名中外。实世焯倡之。”又据《宁乡县志·工艺编》卷一O 五载:“湘绣与顾绣争雄。大抵宁乡女工之成绩。先是光绪间麻山杨蔚青妻肖氏学画于其族人世焯,所绣山水、人物、花草、翎毛、走兽,其物则采筛、桌围、椅披、戏衣、架装之类。精妙绝伦,一时有‘神针’之誉。虽江苏沈寿不之过也。”杨世焯在1898年从宁乡来到长沙,看见有人绣花。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时绣工刺绣感到最困难的是缺乏图样稿本。于是他一连几个月到绣坊去考察刺绣情况,并虚心向绣工们学绣,先后绘制了许多稿本,有些是他自己的创作,有些是古代绘画的摹本,供绣工们用水粉勾脱到绢缎上去付绣。由于他的努力,丰富了湘绣的题材内容,同时把中国画移植到刺绣上面去了。杨世焯自己也曾一度在宁乡县城及长沙澡湾市开设绣坊,因为不善经营,不久就结束了。但他培养了许多绣工,不但教授绘画的造型,讲解颜色的浓淡变化,他还创作了多种绣法,提高了湘绣的艺术技巧。湘绣在这一时期,从表现形式、题材内容、针法创新、技艺合一到大幅作品的产生都完成了开拓性的铺垫。(www.daowen.com)
湘绣在1911—1949年为定型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社会状况是内忧外患,处于极不稳定的过渡发展阶段。绣庄虽在增加,销售区域已在扩大,使许多民间手工艺的画工改行进入绣庄工作,他们和绣工们生活在一起,对湘绣工具的使用以及上稿、施针、用线、染色等方面,都摸清了一定程序,使湘绣有较为统一的刺绣方法。推动这一发展的画师以陈登赢、朱恒、吴棍、廖凯、陈英、齐播等人最为知名。湘绣发展到这一时期,在上稿、临绷、拈针、选色、用线、刺绣的基本针法上已形成了一整套定型的使用工具和刺绣方法。这是众多画师和绣工们几十年来长期实践、集体创造和总结出来的,为今后湘绣的进一步提高奠定了基础。
湘绣在1949—1978 年之间从恢复走向全盛。特别是1972—1992年为湘绣技艺风格形成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湘绣创作了大量经典作品。如单面绣的鬅毛针法《狮·虎》《韶山全景》,双面全异绣《望月》《杨贵妃》,大型双面绣《洞庭情趣》等。[1]一批著名老艺人发挥了承前启后的作用,特别是美术高等专业院校毕业生的进入,使画稿设计丰富多彩,在掺针的基础上创造发明湘绣独有的品牌针法——“鬅毛针法”,双面全异绣的出现使湘绣技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湘绣原创作品和成熟的技艺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五)湘绣工艺技法演进
湘绣工艺的历史,就是一部原料史、针法史、绣法史。杰出绣工代表胡莲仙、魏氏、李仪徽等;杰出工艺美术大师余振辉、周金秀、刘爱云、江再红等边实践、边积累、边创新,在不同时期改进刺绣方法,使部分湘绣工艺技法遥遥领先。
1.原料的演变
从真丝丝绸、绢缎硬缎、交织软缎,发展到土布,织锦、绎丝、化纤,后来还增加了透明玻璃纱、尼伦加真丝、棉线、绒线、纱线、麻布等为原料绣制。
2.针法的演变
从掺针、平针、网针等,向前演进到游针、鬅毛针、打子针等。尤其是掺针演变成绩较显著,有专绣色彩梯度变化的接掺针,专绣花草树木的拗掺针,专绣圆形或曲线形凸体的挖掺针,专绣肖像人物的直掺针,多用于风景或天空色彩的横掺针,专绣透空花纹的排掺针,专绣桃、李、梅、杏花蕊的打子针,专绣鸡冠或鸡冠花的钩针等。
3.绣法的演变
绣法上从辫子股、平绣、网绣、结绣,演进到打子绣、剪绒绣、鬅毛针绣、乱针绣等。绣面上从单面绣、立体绣,演进到双面异物绣、双面全异绣等。同时还将打花、扎染、编织、镶嵌、贴补等工艺结合在湘绣中。
4.题材的演变
在湘绣发展的各个时期,湘绣艺人都注重将传统工艺与时尚元素相结合,在尽量体现日用品(如服装、鞋帽、被面等)、欣赏品(挂件、屏风、摆件等)和收藏品(如名人名画名绣)等功能的基础上,创作了各类题材绣品,且表现出不同的时代特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