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文学家张岱的《陶庵梦忆》卷七中曾有一段关于惠山泥人的记述:“无锡去县五里为铭山。进桥店在左岸,店精雅,卖泉酒、水坛、花缸、宜兴罐、风炉、盆盎、泥人等货。”由此可见,无锡泥人的历史已有近五百年了。
由于惠山黏土滋润,黑色细腻,可塑性好,传说惠山农民在农闲时,采用这种土壤捏制一些“小花囡”“小如意”“小寿星”“小佛像”“叠罗汉”“泥阿福”“小禽兽”等粗货。这些大多用模型印制的粗货制作方便,造型饱满,夸张简练,略加彩绘,色泽鲜艳,神态生动,富有情趣,艺人称之为“儿童耍货”,也是无锡泥人最早诞生的一个品种大类。每逢庙会、香汛、茧汛等季节,他们就托着盘子,到处叫卖或摆摊出售。
到了清代,出现了专业的泥人作坊。据《清稗类钞》记载,此时惠山泥人中的另一个大类——手捏泥人技术已经发展地非常成熟了。惠山上河塘一带开始有袁、蒋、钱、胡等几家小作坊,从事季节性生产,以后逐步发展。在咸丰年间有蒋万盛、钱万丰、周坤记、胡万盛、章乃丰等几家规模较大的泥人作坊。当时生产的产品除小花囡、大阿福等传统儿童耍货外,艺人们还广泛选材,塑造了寿星、济公、观音、财神、文昌、魁星点状元、天女散花、和合二仙、春牛、历史名将以及讽刺作品“烟鞑子”等。此时,养蚕人家买去“镇鼠”的各式“小花猫”销路非常好。
清代中后期,惠山泥人中的手捏戏文开始盛行。手捏戏文是细货,又称“时货”,它从工艺制作上又分为“捏段镶手”和“印段镶手”两种。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在慈禧太后五十寿庆上,无锡地方官员以“八仙上寿”泥塑进贡朝贺,惠山泥人产业达到了历史上的顶峰期。惠山镇的泥人店鳞次栉比,每年8月起至来年的春天,是泥人(主要是泥粗货)的销售旺季,下河塘上络绎不绝来惠山购买泥人的船舶,多时达数十艘之多。产品主要销往上海、苏州、昆山及苏北地区。顾客买手捏戏文一般都会购买四文四的成套戏文,以供当地富户在办婚丧喜庆时做供奉和摆设之用。(www.daowen.com)
鸦片战争开始之后,我国内忧外患,无锡泥人作坊纷纷倒闭,艺人们流离失所,少数艺人除制作一些泥粗货,如大阿福、寿星、财神、观音等佛像以求平安的作品来勉强维持生计外,还创作了历史民族英雄的塑像和具有讽刺意义的“洋鬼子骑马”等作品,以表达对外国入侵者的愤慨。
1921年后,在上海普益平民习艺所学习回乡的高标等学生来惠山定居,并开设了“高标艺术馆”。他们和惠山的艺人一起,改进生产工艺,运用石膏、油漆等新材料,并从单片陶模发展到现今的多片石膏模,加快了泥人产品的更新换代,丰富了泥人作品的种类,造型更趋生动。并且创作了“无量寿佛”“吹风炉”等不少优秀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农村和城市的生活面貌,适应了人们的审美情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