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辛亥革命后,出国留学的美术留学生有李超士、冯钢佰、吴法鼎、陈抱一等人,而后又有林风眠、徐悲鸿、潘玉良、周碧初、颜文梁、常书鸿、吕斯百、吴作人、唐一禾、吴大羽等人。
(一)徐悲鸿
徐悲鸿(1895—1953年),出身贫寒,自幼随父亲徐达章学习诗文书画(6岁时跟着父亲读四书五经,后来又学绘画)。出生在屺亭桥镇的一个平民家庭,原名寿康,年长后改名为“悲鸿”。1919年赴法国留学,在北洋政府的资助下,24岁的徐悲鸿到法国学习绘画。抵欧之初,他参观了英国的大英博物馆、国家画廊、皇家学院的展览会以及法国的卢浮宫美术馆,欣赏了大量文艺复兴时期以来的优秀作品。徐悲鸿感到自己过去所作的中国画是“体物不精而手放佚,动不中绳,如无缰之马难以控制”。于是,他刻苦钻研画学,并考入巴黎美术学校,师从于弗拉芒格先生,开始接受正规的西方绘画教育。弗拉芒格擅长于历史题材的人物画,其画作不尚细节的刻画而注重色彩的和谐搭配与互衬,对徐悲鸿日后油画风格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
徐悲鸿在旅欧的最后阶段还走访了布鲁塞尔、米兰、佛罗伦萨、罗马及瑞士等地。欧洲绘画大师们的作品让他受益匪浅,美丽的异国风光更令他陶醉。在长达8年的旅欧生涯中,塑造了徐悲鸿一生的审美意趣、创作理念和艺术风格。
徐悲鸿在32岁回到中国,并投身到中国的美术教育工作中,发展了自己的艺术事业。他参与了田汉、欧阳予倩组织的“南国社”,积极倡导“求美、求善之前先得求真”的“南国精神”。他先后创作了取材于古代历史或古代寓言的大幅绘画作品,这些作品借古喻今,从中能够强烈地感受到画家热爱祖国和人民的真挚感情。1931年日军侵华加剧,在民族危亡之际,徐悲鸿创作了希望国家重视和招纳人才的国画《九方皋》;1933年创作了油画《徯我后》,表达苦难民众对贤君的渴望之情;1939年创作《珍妮小姐画像》,为徐悲鸿最著名的油画人物肖像之一,为支持国内抗战而作;1940年完成了国画《愚公移山》,赞誉中国民众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夺取抗日最后胜利的顽强意志。另外,他还创作了《巴人汲水》《巴之贫妇》等现实题材,《漓江春雨》《天回山》等山水题材以及大量人物肖像和动物题材的作品。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徐悲鸿在担任政务、行政工作的同时,仍笔耕不辍地进行创作,满腔热情地描绘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中的新人、新事、新面貌。他为战斗英雄画像,到山东导沭整沂水利工程工地体验生活,为劳模、民工画像,搜集一点一滴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的素材。
徐悲鸿擅长素描、中国画和油画,他是集国画的写意风格与油画的严谨结构于一身,他的作品兼有中西艺术的特点,绘画技艺极高。他的创作题材广泛,山水、花鸟、走兽、人物、历史、神话,无不落笔有神,栩栩如生。徐悲鸿是一位现实主义的艺术大师,他指出:“艺术家应该与科学家同样有求真精神。研究科学,以数学为基础;研究艺术,以素描为基础”,认为“素描写生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他的《骏马图》最能反映他本人的性格特点。他笔下的奔马体格强健,形神兼备,给人以奔放酣畅、气势磅礴的感觉。他常画的奔马、雄狮、晨鸡等,给人以生机和力量,表现了令人振奋的积极精神。尤其他的《奔马》,更是享誉世界,几近成了“近代中国画”的“象征”和“标志”,代表作品有《奔马》《愚公移山》等。
徐悲鸿先生是中国百年艺术史上的“丹青巨擘、教育巨子”,他对中西方的审美和文化差异进行了比较,提倡对民族艺术加以取舍、改良,形成了自己的艺术改良理论:“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
(二)林风眠
林风眠(1900—1991年),出生在广东梅州市梅江区白宫镇阁公岭村,自幼喜爱绘画,19岁赴法勤工俭学。1921年转入法国第戎国立高等艺术学院学习,9月又转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就读,并得以进入柯尔蒙的工作室学习,开始广泛接触各种艺术形式以及当时欧洲艺术界认为的“东方艺术”。1925年参加巴黎国际装饰艺术展览会,同年冬天回国,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教务长及西洋画系主任等职。1926 年春在北京艺专举办个人画展。1927年任全国艺术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1928年创办杭州西湖国立艺术学院任院长。1929年,组织“亚波罗”社,出版“亚波罗”杂志。1931年率艺术教育考察团赴日本考察。1977年定居中国香港,先后在法国、巴黎、日本、中国台北举办个人画展。1989年梅州客家联谊会成立庆典时将其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作品80余幅在梅州大会堂展出。
林风眠毕生致力于艺术教育和绘画创作。在留法期间,他认真学习西洋画法,并融入中国文化,创作过许多以反封建为题材的油画,当时受到赞扬的《人道》《痛苦》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回国后,对中国传统绘图,如隋唐山水、敦煌石窟壁画、宋代瓷器、汉代石刻、战国漆器、民国木版年画、皮影等,他也加以研究。此外,他对中国文学、诗词、音乐也认真学习,以丰富自己的艺术素养。林风眠在创作上,非常尊重中外绘画和民间艺术的优秀传统,但是却极力反对抄袭前人,墨守成规;他主张东西方艺术要互相沟通,取长补短,以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为基础,发展出新的中国美术艺术。
他是中国近代画家的代表人物,他的早期作品多为油画,之后慢慢采用水墨、水粉、水彩作画,题材多样,花鸟虫语、山水景物、人物故事等都可入画。他对中西方文化的审美情趣有着自己深刻的领悟,他将西方的印象主义绘画营养与中国传统艺术相结合,创造出了富有时代气息和民族特色的抒情画风。作品中的孤鹭、秋雁、仕女等光影色彩自然柔和,给人以诗意的享受,代表作品有《春晴》《江畔》《仕女》《山水》《静物》《宫女与花瓶图》等。林风眠的作品整体上呈现出悲凉、孤寂的抒情风格。他的作品追求意境,讲究神韵与技巧,强调真实性与装饰性的统一;构图常密不透风,但又不觉局促,运用明亮的色彩,强烈中显示出柔和,单纯中蕴含着丰富,既对立又统一,形成了林风眠自己的独特风格。1991年8月14日,香港《文汇报》报道中说:林风眠的作品“融中西文化传统为一体,创造出个人独特画风,蜚声国际艺坛。”
林风眠于1991年8月12日病逝于香港,终年91岁。有《中国绘画新论》《林风眠画集》等著作传世。(www.daowen.com)
他是20世纪中国实践中西文化融合,最具有革新开拓精神的先辈,他是整个20世纪中国美术界的精神领袖和一代宗师,对许多后辈画家产生过非常深远的影响。
(三)浙江画家群
1.黄宾虹
黄宾虹(1865—1955年),名质,生于浙江金华,自幼喜欢绘画。黄宾虹学识渊博,在绘画上最突出的成就是山水画,他喜爱夜山和“晨昏或云雾当中的山”,一扫前人因袭模仿的风气,作画用墨浓重,追求山水画浑厚华滋的意境,“黑、密、厚、重”是其独特的风格,《山中坐雨》《青山红树》等都体现了他山水画的特色。
2.张大千
张大千(1899—1983年),原名张正权,四川内江人。1917年曾去日本学习,回国后1936年被徐悲鸿聘为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1940年赴甘肃敦煌临摹壁画,历时两年半,摹成壁画200 余件。张大千绘画造诣高深,是近代中国画坛罕见的多面手,他在人物、山水、花鸟、走兽中均有涉及,工笔、写意皆存,晚年将泼彩技法运用于创作,风格独特。他曾与齐白石、徐悲鸿、黄君璧、黄宾虹、溥儒、郎静山等及西班牙抽象派画家毕加索交游切磋。代表作品有《爱痕湖》《长江万里图》《四屏大荷花》《八屏西园雅集》。
3.潘天寿
潘天寿(1897—1971年),原名天授,浙江宁海人。19岁考入浙江第一师范,受教于经享颐、李叔同、夏丏尊等。1928年潘天寿出任在杭州成立的国立西湖艺术院中国画主任教授,1944年担任国立艺术专门学校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副院长、浙江美术学院院长等。
潘天寿的花鸟画作风雄浑奇崛、苍古高华,具有深厚的传统功力,人物画也很有特点。他十分讲究笔墨运用,以瘦劲笔法,精准地表达浙江山水和花草充满活力的姿态,具有雄健、凝练、老辣、生涩的特点;同时他看重画面布局,经营严谨而又出奇制胜。代表作品有《大龙漱》《小龙漱》《雁荡山花》等。
4.傅抱石
傅抱石(1904—1965年),生于南昌,从小自学篆刻和书画,1933年曾赴日本留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南京画院院长,对新金陵画派的形成有突出贡献。他的山水画将皴擦和渲染结合起来,形成特有的“抱石皴”,把水、墨、彩三者有机地融为一体,重视画面的气氛渲染、笔墨韵味及季节表现,讲究意境的加工与创造。代表作有《大涤草堂》《潇潇暮雨》《万竿烟雨》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