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上海画派的形成及其社会背景

上海画派的形成及其社会背景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元代至元二十九年以来,全国经济中心逐渐向上海转移,上海地区商埠云集,日益兴旺,成为全国经济和文化的重要城市。各种画会组织相继而起,切磋交流画艺,此为上海画派兴起的社会原因。鸦片战争失败后,上海辟为通商口岸,从此门户洞开,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城市,成为外国冒险家的乐园,罪恶的渊源。此外还有宛米山房书画会、上海书画研究会、文明雅集、青漪馆书画会等组织。

上海画派的形成及其社会背景

自元代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以来,全国经济中心逐渐向上海转移,上海地区商埠云集,日益兴旺,成为全国经济和文化的重要城市。因为人文荟萃,文物殷盛,所以吸引着各地的书画名家挟艺来游,蔚为风尚。各种画会组织相继而起,切磋交流画艺,此为上海画派兴起的社会原因。另外,早在清代乾隆五十七年至嘉庆十一年(1792—1806年)之间,曾连任苏、松太道的李廷敬(字味庄,沧州人)在上海提倡风雅,延纳书画家平远山房;道光年间,《墨林今话》一书的著者蒋宝龄(字子延,号霞竹,虞山人)来上海,常于小蓬莱召集名流作书画。正是这些雅人和画家,首先开了上海书画会的先声,于此也可见当时这里书画风气之盛。

鸦片战争失败后,上海辟为通商口岸,从此门户洞开,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城市,成为外国冒险家的乐园,罪恶的渊源。在国难当头的年代,中西杂处、土洋并争的土地上,集聚于上海的书画家,仍不忘民族文化的发扬,他们或师承传授,或借鉴创新,交流影响,互切互磋,艺才辈出,风格各异,佳作奇彩纷呈,一时影响全国,与各地画坛共相辉映,出现了中国绘画的复兴期。当时上海画坛的重要活动有:清代咸丰元年至同治十三年(1851—1874年)的萍花书画会,由吴宗麟(字桥孙,号冠云,钱塘人)主其事,江浙名士一时并集。例如,光绪年间创立的“海上题襟馆金石书画会”,汪洵、吴昌硕、哈少甫、王一亭等曾先后任正副会长,会员罗致海上著名书画家就达七八十人之多。另外,清末宣统元年创设的“豫园书画善会”,租赁豫园得月楼为会址,订立章程,成立时有会员百人。一时,得月楼、飞丹阁等处均为书画家游憩临池之所。此外还有宛米山房书画会、上海书画研究会、文明雅集、青漪馆书画会等组织。这些画会虽然组织松散,但对交流画艺、促进艺术的繁荣发展都有其一定的积极作用。对发扬民族绘画传统,抵制帝国主义文化侵蚀,力促绘画流派的形成都有其贡献。(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