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参与课程体系预评价的评价主体不同,课程体系预评价的方法和程序也不同。就评价主体而言,包括三个层面:学院专业负责人、教研室或课程群负责人、任课教师。这三个层面应做好相应的自评工作,为课程体系预评价收集、分析并提供相应的信息。
1.任课教师开展教学过程评价
在任课教师层面,主要开展教学过程评价,包括教学自评、学习评价、考核评价及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评价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源于教与学过程中产生的反映学生学习成效的数据,进行定量评价;另一种是通过对本门课程学生的问卷调查或访谈而得到的数据和结果,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价。这两种评价,均由任课教师组织实施。
对于教与学过程产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定量评价的程序如下:
(1)确定课程目标对应的毕业要求指标点;
(2)确定每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教学内容对应的考核评价方法,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3)教学自评:对自身的教案、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价;
(4)学习评价:对形成性评价的每项内容进行考核评价,一般采用量规表;
(5)考核评价:通过期末考试等方式进行终结性评价;
(6)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果进行整合,确定该门课程学生的最终考核评价成绩;根据每项毕业要求指标点对应的权重及考核评价成绩,最终得到该门课程的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结果。
对于学生问卷调查或访谈结果进行评价的程序如下:
(1)设计本门课程学生问卷调查的量表或访谈提纲,内容主要聚焦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学习成效,包括知识、能力和素养方面的收获,同时,对课程的课堂教学、课后作业、考核环节、教学资源等各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
(2)问卷调查或访谈可以在学期中,也可以在学期末或课程结束后,可以多次也可以一次进行。一般可利用学习平台实施调查。
(3)对问卷或访谈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4)将分析结果作为课程评价报告的重要内容,并对课程教学进行持续改进。
2.教研室或课程群负责人开展课程模块、课程教学大纲评价
教研室或课程群负责人层面,主要组织开展课程模块、课程教学大纲的评价,包括确定课程模块中的课程之间衔接关系,跨学科课程群中课程的确定,以及对应的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模块和跨学科课程群的评价方法可以采用专业能力矩阵图,具体程序如下:
(1)确定课程模块对应的毕业要求指标点,即专业能力要求;
(2)确定课程模块中的各课程对应的毕业要求指标点,包括跨学科课程;
(3)确定各课程教学大纲;
(4)评价课程教学大纲的合理性、可行性;(www.daowen.com)
(5)评价结果用于改进课程模块和跨学科课程群。
课程教学大纲评价的目的是评价其合理性和可行性,具体程序如下:
(1)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是否明确?
(2)毕业要求指标点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评价方式是否对应?
(3)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的评价标准是否明确?
(4)学习成果是否可衡量?
3.学院专业负责人开展课程体系预评价
学院专业层面的专业负责人做好专业建设,并负责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开展课程体系预评价工作。专业建设是学校办学的基础性工作,对专业质量产生直接影响。而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是专业培养方案的核心,也是开展课程体系预评价的基础。
专业层面做好专业建设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2)向学校、学院充分争取和利用教学资源,做好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条件保障工作;
(3)对拟开设的课程(环节)制订建设方案;
(4)带领任课教师参与并组织实施;
(5)听取行业企业、同行专家、用人单位、校友等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和建议;
(6)总结并持续改进和做好专业建设工作。
专业层面做好课程体系设置,并开展预评价工作。主要程序包括:
(1)做好课程体系整体性矩阵,包括: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矩阵,毕业要求与课程体系矩阵,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矩阵等,保证培养目标、毕业要求都有若干课程支撑,并达到专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2)落实课程负责人和教学团队,组织做好课程教学大纲的制(修)订工作;
(3)课程体系设置过程中听取校内外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和建议;
(4)汇总各方意见,用于修订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持续改进;
(5)撰写专业课程体系预评价的自评报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