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高校课程体系预评价研究成果

高校课程体系预评价研究成果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合理、有效的预评价指标体系是开展课程体系预评价的前提。本书仅给出原则性的评价指标项供参考。专业应根据自身特点,确定具体评价指标项和权重。该指标体系共设7个主要方面23个子项。各评价指标项具有独立性、协调性、可测性和可行性。预评价指标体系要求指标的设置既是合理的,又是有效的。课程体系预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项及内涵要点详见表7-1。

高校课程体系预评价研究成果

合理、有效的预评价指标体系是开展课程体系预评价的前提。指标体系由评价内容、指标项内涵和权重构成。

就评价内容而言,包括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专业能力、教学大纲、课程比例、教学过程以及设计审批等方面,并具有其内在逻辑性,主要体现在知识导向、问题导向和任务导向等三个层面。知识导向的课程体系是指课程体系中各门课程的知识结构是按其内在逻辑系统地组合起来,它强调知识的递进关系,由浅入深。并且,课程与课程之间也是相互关联,从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到专业知识,逐步深入。知识导向的逻辑与金字塔型课程体系结构相对应。问题导向的课程体系是指课程体系中的各门课程组合以解决某一领域的问题而专门设置,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关系是围绕解决问题而设置。任务导向的课程体系是指课程体系中各门课程的组合以任务为导向,重在培养学生完成某项任务的相关能力。问题导向和任务导向的逻辑一般与多柱状结构和嵌入式结构相对应。

就评价指标而言,不同专业领域、不同学校办学定位,其评价指标的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本书仅给出原则性的评价指标项供参考。专业应根据自身特点,确定具体评价指标项和权重。指标项一般反映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专业能力、教学大纲、课程比例、教学过程以及设计审批等方面的具体指标内涵。评价指标的7个主要方面包括:①培养目标适应性;②毕业要求可达成;③专业能力可衡量;④教学大纲具体化;⑤课程结构须恰当;⑥教学过程重引导;⑦设计审批规范性。该指标体系共设7个主要方面23个子项。培养目标方面包括4个子项,即:①学校定位;②社会和国家需求;③个人发展;④专业领域和职业特征。毕业要求方面包括2个子项,即:①预期学习成果描述,涵盖知识、能力和素质等维度;②支撑培养目标。专业能力方面包括3个子项,即:①支撑矩阵(含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矩阵、毕业要求与课程体系矩阵、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矩阵等);②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法;③能力评估量规表。教学大纲方面包括4个子项,即:①课程目标;②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③教学内容和方法;④考核评价标准。课程结构方面包括4个子项,即:①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②理论与实践;③必修与选修;④课内与课外学时。教学过程方面包括3个子项,即:①教学自评;②学习评价;③形成性和终结性考核评价。设计审批方面包括3个子项,即:①定期评价;②利益相关者参与;③持续改进。

各评价指标项具有独立性、协调性、可测性和可行性。预评价指标体系要求指标的设置既是合理的,又是有效的。所谓合理性是指设置的指标体系能否用以评价课程体系,指标项不缺项,也不多项。而所谓有效性是指设置的指标体系能否对课程体系设置科学做出有效评价,能否达到评价目的。课程体系预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项及内涵要点详见表7-1。各专业可根据学校自身特点,合理确定每个子项的评价要点。(www.daowen.com)

就评价指标项权重而言,由各专业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及评价的重点确定。表7-1给出的评价指标项权重相同。

表7-1 课程体系预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项内涵要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