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上,越来越多的高校已将定期开展课程体系预评价作为高校内部质量保证的重要内容。就高校内部而言,普遍将课程体系预评价与专业评估相结合,凸显学习成果导向;利用直接或间接的评价工具,收集、分析定量和定性的数据信息,客观评价课程体系;重视监控、分析和反馈,以自我评价推动专业建设和持续改进;建立内外部利益相关者参与的协同模式,提高大学治理能力。就高校外部而言,一些国际组织和第三方认证机构通过开展专业认证或质量保证体系认证服务,为高校课程体系预评价提供标准参照;国家层面组织制定的学科基准,成为高校课程体系预评价的基本要求;区域资格框架、国家资格框架的构建,为专业的跨境互认和校际互认提供依据。概言之,在质量保证视域下高校开展课程体系预评价主要聚焦目标适切、能力递进、协同治理和持续改进等理念的贯彻落实上。
1.目标适切:课程体系设置是否符合学校定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
高校类型、层次和定位不同,其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也不相同。质量是个多维的概念,正如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委员会(CHEA)对质量的定义,“适切于目的(Fitness for Purpose)”,或者符合普遍公认的由鉴定或质量保证机构定义的标准。课程体系设置应与高校的办学定位相符合,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能够支撑毕业要求,实现分类指导、注重特色,从而达到目标适切。
2.能力递进:课程体系设置是否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成果为导向
学生通过本科阶段的专业学习,保证毕业时达到设定的专业能力要求,实现预期学习成果。正如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署(QAA)对学习成果(Learning Outcomes)的定义:完成一个学习过程后,学习者期望知道、理解和/或能够证明什么。通过课程体系预评价,重在判断专业所定义的预期学习成果是否能够实现,课程体系设置中关注能力达成是否有递进过程,学生完成课程体系所设置的课程学习和教学过程实施后,其专业能力的预期是否达到毕业要求。(www.daowen.com)
3.协同治理:课程体系设置及预评价是否有利益相关者的多元参与
所谓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是指,在组织内外部环境中受组织的决策和政策影响的任何相关者,反过来,这些群体也可能影响到组织。课程体系设置不仅需要社会、用人单位、教师、学生、校友和同行等内外部利益相关者参与,而且课程体系预评价也需要内外部利益相关者的信息反馈,在机制上确保课程体系预评价的有效开展。通过内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协同治理,从而切实提高高校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4.持续改进:课程体系设置是否基于教与学过程的数据分析和满意度调查
持续改进是全面质量管理(TQM)“计划、执行、检查、改进”(PDCA)的重要环节。持续改进过程具有顺序性和连续性的特征。全面质量管理强调质量的保持、改进、提高的过程始终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不能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持续改进从教学基层组织开始,依赖于持续、小规模、渐进的变革。基于教学过程数据分析以及学生、毕业生、用人单位等满意度调查,为课程体系设置以及教学组织实施提供持续改进的依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